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ge317 (望斷天涯)》之銘言: 這個議題小弟有些興趣,可惜還沒看到有回應 先回一篇拋磚引玉吧~ 不過我手邊沒書參考就是了... 沒有參考資料回文,錯誤處在所難免,祈見諒 我想這個問題,可能可以從東漢時代的官制開始看起 雖然漢末號稱「天下大亂」,但是從來沒有到真正的無政府狀態 當時除了黃巾是以要打倒政府為目標之外 在黃巾被平定之後,因董卓擅朝政而起兵的各路「諸侯」 大多仍是打著支持朝廷的旗號。 所以我推測,也許除了明於史書上有記載的脫軌現象外 當時政治上的運作,應該仍然是依循東漢的常軌來運轉的 只是我學識淺薄,對於當時的官制病沒有很清楚的了解 對於他們如何遴選官員的流程並不清楚 要認命某人為一郡之守,要考量的似乎不少, 如名望、本籍等,但如何考量?由誰考量?這我就不甚了了 不過我想,作為天子的在這之中,雖然形式上最終的裁量權是他, 但是他的參與並不會很多,很可能大多的工作都是由尚書代勞 我比較有興趣的,倒是另外一點: 某人被任命為某郡太守或某州牧,他們是如何上任? 以及前任的太守或州牧他們的下場如何? 他們上任之後,朝廷與他們的互動又是如何? 凡此種種,可能才是評斷朝廷威望的關鍵所在。 若朝廷本身有能力,把認定為不適任的太守拉下來,把新太守送上去 才是能有效控制當郡。否則任命僅為形式而已。 age兄前文舉的幾個上任不成的人 似乎正是朝廷無法控制當地的例證。 在這種狀況下,接獲任命,應被認為只是有個名份而以 但要實際去當地上任,就還需要一些其他的因素 比方說當地軍閥不反對、大族支持,或者自己有很高的手腕等等.. 我還想到一個人,就是劉表。他赴任荊州也是有一段曲折。 當時原來的荊州刺史被孫堅所殺, 朝廷(董太師在位)「任命」劉表擔任荊州刺史。 當時荊州有很多的「宗賊」, 這讓劉表感受到不妙。 他先是「單馬入宜城」,跟在地的蒯良蒯越蔡瑁商議, 然後用策略誘殺了宗賊首領,且併其眾,然後才成為一個控有當州的軍閥。 我想,漢獻帝在當時的地位,應該就只是國家至尊的代表而已 畢竟當時的政府一直存在,雖然最慘的時候曾經流離過,但也沒死光 他在國家的政治上一直都是處在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至少形式上如此 但是漢獻帝畢竟沒有自己的實力, 所以他的影響力,最多也只是能讓人有「名正言順」的稱號而已 儘管如此,這名號對名士們應該也有不小的吸引力了, 畢竟,他們是「名」士嘛 Orz~~ 突然想到,日本天皇的地位似乎也有類似之處(狼刃大哥有在看嗎?) 之前,直到最近幾天前, 我一直認為日本從藤原氏以外戚身分展開攝關政治以來, 到幕府結束大政奉還為止,天皇都是被架空的... 事實上似乎並非如此。 雖然政府的運作天皇的影子很少,但絕非沒有影響力, 無論是藤原家、平清盛或幕府時代,他們的權力也都是名義上來自皇家。 幕府時代的幕府雖然不在京都,但是貴族仍然還是在京都活動 題外話... --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g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it was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7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