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cabon (低語森林悄悄寧靜)》之銘言: : 獻 帝 起 居 注 曰 : 「 建 安 十 八 年 三 月 庚 寅 , 省 州 并 郡 , 復 禹 貢 : 之 九 州 。 冀 州 得 魏 郡 、 安 平 、 鉅 鹿 、 河 閒 、 清 河 、 博 陵 、 常 : 山 、 趙 國 、 勃 海 、 甘 陵 、 平 原 、 太 原 、 上 黨 、 西 河 、 定 襄 、 : 鴈 門 、 雲 中 、 五 原 、 朔 方 、 河 東 、 河 內 、 涿 郡 、 漁 陽 、 廣 陽 : 、 右 北 平 、 上 谷 、 代 郡 、 遼 東 、 遼 東 屬 國 、 遼 西 、 玄 菟 、 樂 : 浪 , 凡 三 十 二 郡 。 這是一個有趣的事件 也是一個悲慘的事件 單就省州并郡短短四個字 或許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 這關係到曹操想法跟立場的轉變 同時也是荀彧悲慘一生的警鐘 講到這個九州 先要提到荀彧傳中:" 九年,太祖拔鄴,領冀州牧。或說太祖「宜復古置九州,則冀州所 制者廣大,天下服矣。」太祖將從之,彧言曰:「若是,則冀州當 得河東、馮翊、扶風、西河、幽、并之地,所奪者眾。前日公破袁 尚,禽審配,海內震駭,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眾也; 今使分屬冀州,將皆動心。且人多說關右諸將以閉關之計;今聞此 , 以為必以次見奪。一旦生變,雖有守善者,轉相脅為非,則袁尚 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間,天下未易圖也。願 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後修復舊京,南臨荊州,責貢之不入,則天 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議古制,此社稷長久之利也 。」太祖遂寢九州議。 " 曹操打下鄴之後 有人想建議曹操恢復古代的九州規劃 這個規劃會讓冀州多得到許多地 也就是原文中後來獻帝重劃的分法 但荀彧諫止 這個諫止並不是第一個衝突點 之後還有大家知道的 阻撓曹操進公(甚至當時曹操也已經得到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 的特殊待遇 ) 這釀成了曹操極大的不滿 最後在征孫權途中 (可能)逼死荀彧 而荀彧死後 一切都這麼如曹操意 操本紀中只有寥寥數語:" 十八年春正月,詔書并十四州,復為九州 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命公為魏公" --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7.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