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ge317 (望斷天涯)》之銘言: : ※ 引述《YANGGUOl (文籍雖滿腹)》之銘言: : : 我也不認同拿陳邵的例子來比 : 為什麼大家都認為我把陳邵跟關羽兩例來相提並論,我並沒有這樣的意思阿, : 不解..........  看完a大的這篇文章後我想我比較瞭解a大的意思了。  之前我以為a大的想法是︰   連陳邵(這種小角色)都可以把襄陽吃下來了,   關羽(這種大咖)怎麼可能吃不下襄陽?  但a大實際上的意思應該是︰   從陳邵都可以吃下襄陽這件事,   可知曹家這邊已經在關羽圍襄樊一役中耗盡力量,   也就是說關羽已經把曹家這邊逼到極限了;   所以如果關羽再圍襄樊圍久一點,   而且孫權不要跟關羽(劉備)作對,如果孫權可以幫幫關羽(劉備)更好,   這樣一來關羽應該可以攻下襄陽。   (甚至孫、劉兩面出兵,痛宰累爆了的老曹~~)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符合a大的原意? : 雖然我沒有花費心力特地解釋那兩份史料,但從史料中應該可以清楚得知, : 220年曹丕自棄襄樊的原因,在於魏方經不起第二次襄樊戰役。因為220年沒 : 有任何水旱天災的紀錄,所以跟219年相比,魏方國力沒有下降,但220年十月 : 曹丕即帝位後,卻因為孫權可能進軍襄樊,雖然已經休息一整年,仍然自動放 : 棄兩城,可見219年曹軍抵擋關羽進逼,已經到達國力的極限了,雖然運氣好呂 : 蒙偷襲關羽敗死,但第二年十月後聽到孫權可能來攻的消息時,害怕吳軍成為 : 壓垮襄樊魏軍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有點像當初曹仁放棄南郡一樣,自動放棄 : 襄樊地區。等到後來看清孫權的主力是拿來西防劉備(或西攻?),陳邵只是偏 : 軍佔領襄陽,這才讓曹仁出馬,重佔襄陽。不過漢水以南也實在是無力控制, : 漢水以南的郡縣民(還歸順魏方的)全部遷到漢水以北,說實在話襄陽到底還有 : 沒有魏軍駐守也實在不得而知,曹仁也不在南陽的宛屯守了,跑到更東北的潁 : 川郡臨潁縣屯守。(魏方的南界大概要等到後來曹丕南攻江陵時,才重新回到關 : 羽北伐前的大致情況) : 在這樣的情勢下,219年十月關羽若能繼續圍困下去,相信魏方會更早出現 : 棄守襄樊的舉動(反正220年一月曹操就死了),雖然關羽後勤也有些問題(湘關 : 米),但如果吳方不計較甚至全力相助,魏方的後勤絕對比關羽崩潰的早(漢中 : 戰役、襄樊戰役連著來,魏方後勤早已天怒人怨)。 : 所以我並不是拿陳邵跟關羽來相提並論,我是強調歷史要連貫著看,220年魏方 : 棄守襄樊的原因,除了曹丕當國以外,更重要的是國力已用到極限,若關羽能 : 把僵持局面再撐幾個月(等220年一月)或一年,最終必然等到襄樊手到拿來的那 : 一刻。  我也試著綜合各條資料來描述一下當時可能的情形好了,還挺有意思的。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關羽北攻襄樊,八月于禁七軍皆沒,曹仁被圍,  許都、洛陽鄰近地區群盜紛起響應關羽。  曹操十月甫自長安返抵洛陽,此時孫權上書向曹操稱臣,請求合力討伐關羽,  之後孫權於閏十月出兵襲擊荊州,曹操除了先前即匆匆加派部隊前去救援襄樊,  隨後曹操也自己繼領諸軍前往接應。  在此期間,徐晃與曹仁取得聯繫,擊破關羽數屯,關羽又聞知後方被襲,  因此解圍退走。  襄樊圍解後,曹操便自摩陂返回洛陽。十二月,關羽敗死。  次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於洛陽,曹丕代為漢丞相、魏王,改元延康。  十月,曹丕篡漢,改元黃初。  說起來公元 220 年局勢詭譎,下面要稍微整理解釋一下。  綜觀史書,看起來孫權這一年應該是一直待在南郡及鄰近地區,  整備新拿下的荊州領土。  《晉書‧宣帝紀》說曹丕打算放棄襄樊之時,司馬懿的官職是丞相長史,  可知該處所說曹仁焚棄襄樊之事必發生在本年(220)正月至十月之間,  因為這期間的丞相正是曹丕,曹丕是新任的大漢丞相、魏王,  而過了這年十月之後,沒有大漢,也就沒有「丞相」了,曹魏此時也未置丞相一職。  由於曹操的靈柩從洛陽運回鄴城,加上一些相關事宜得打理安排,  猜想曹丕決定放棄襄樊,應是在二月曹操下葬後才作的決定。  推測曹丕是因延康元年(即公元 220 年)上半年襄樊乏糧而放棄襄樊,  因為積儲的軍糧在之前的大戰中消耗殆盡,而接下來的收成季節又還沒到之故;  孫權一直在荊州盤桓不去,也讓一些人心裡發毛,因此提出了保守的放棄襄樊方案。  然而,在曹丕放棄襄樊後,孫權一開始確實未對襄樊地區採取行動,  所以《晉書‧宣帝紀》說曹丕對於放棄襄樊的決定感到後悔,  司馬懿判斷「孫權新破關羽,此其欲自結之時也,必不敢為患」,眼光很準;  而由「孫權新破關羽」這句話,我推斷曹丕決定放棄襄樊的時間,  應該是在公元 220 年的上半年。  到了該年秋季,襄樊西面民夷紛紛歸附孫權,這是否是孫權煽動後的結果不得而知,  但很可能這地區的大姓、少數民族酋領早就對曹家的統治感到不滿,  轉投其他政權的意念醞釀已久。  推測孫權可能是順著襄樊地區歸附請求納撫的機會,乘勢派陳邵進駐襄陽,  反正是曹丕自己把襄樊二城給焚棄的,  那麼孫權進駐這廢毀之地應該也不算冒犯曹家吧~~形式上孫權是可以這麼主張;  此時的曹丕正忙於因準備受禪而實行的「南征」行動,  (可注意曹丕此時仍有本錢搞這套,襄樊缺糧可能只是一時的過度耗損來不及補充)  加上孫權這時亦「遣使奉獻」,所以曹丕暫時坐視孫權佔領襄陽之舉,  等到該年十月曹丕篡漢稱帝之後,便急於彌補之前放棄襄樊的錯誤決定。  在此之前,孟達已於該年七月投降曹魏,曹丕也派夏侯尚、徐晃順勢擊破上庸劉封,  取得上庸鄰近地區,因此在篡位的正事忙完之後,  曹丕便乘勢派曹仁、徐晃攻襄陽,趕走陳邵,  也重行招撫早先改附孫權的那些地方勢力。  (其中一個代表人物是統有萬餘家的「梅敷」)。  曹仁重新進佔襄陽的時間,最晚不會晚過黃初二年(221)的四月,  因為曹仁是在襄陽被曹丕拜為大將軍的,時間就是黃初二年四月。  回過來講孫權,孫權似乎在取得原本在關羽(劉備)控制下的荊州後,  便長駐於公安,一直到黃初二年(221)四月才移駐鄂縣,並改鄂縣為武昌縣,  建都於此;同年八月,孫權在武昌築城。  孫權之所以沒有因襄樊問題與曹丕決裂,關鍵在於劉備的行動,  迫使孫權不得不遣使向曹丕稱藩,受其冊封︰  在孫權駐於公安的同時,肯定一直注意著劉備的反應與動態,  在襄陽被曹仁搶回去之時,孫權恐怕已經被西邊傳來的各種情報搞得很緊張了,  襄陽丟了就丟了吧,反正那裡已經沒有城防可言,本來就很難守了呀~~。  (也因為襄樊已被焚棄,所以搶回襄陽的曹仁、徐晃,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漢水南岸的歸附百姓給遷到漢水北岸去,   至少暫時可以憑河而守,同時趕築樊城與鄰近所需諸屯)  黃初二年(221)八月,孫權使者抵達洛陽稱藩,並送還于禁,  估計孫權使者大約最晚是在七月下半月左右出發,為什麼孫權這麼做呢?  因為這年七月,劉備率大軍出征伐吳,這就是孫權之所以遣使向魏稱藩的主因。  該年十月,曹丕遣使冊封孫權為大將軍、吳王,加九錫。  (曹丕的使者於十一月抵達武昌)  參考資料︰《三國志》武帝紀、文帝紀、曹仁、曹休、徐晃、夏侯尚、劉備、關羽、       劉封、孫權、朱然、周魴、呂蒙、潘璋諸傳以及裴松之注引書,       《晉書》宣帝紀。 : : 因為關羽當時可是"威震華夏" : : 逼得曹操親征 動用東線大將 異姓五將中還活著的用上了三個 : : 而且擊潰了曹操最信賴的于禁 : : 把諸曹夏侯裡面最有戰力的曹仁關在城內 想要棄城逃走 : : 換句話來說 關羽沒什麼需要大規模跟曹操援軍交戰 : : 他只要牽制住這部分大軍 讓他們全被拖在漢水一線 那就夠了 : : 難不成還想寄望曹軍跟關羽打水戰? : : 西線呢? 東線呢? : : 同樣的場面換給孫權 孫權拿到荊州後 可有過類似的戰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2.118
age317:沒錯,另外大推這篇 12/21 03:50
GDBS:推~ 整理的很清楚 12/21 09:25
josephhou:推 :) 12/21 11:18
lcu481131:推 好完整^^ 12/21 13:58
saviora:講解頗清楚的 12/21 14:13
Lordaeron:非常有時序觀念的講解!! 12/21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