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age317 (望斷天涯)》之銘言: : : 壓垮襄樊魏軍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有點像當初曹仁放棄南郡一樣,自動放棄 : : 襄樊地區。等到後來看清孫權的主力是拿來西防劉備(或西攻?),陳邵只是偏 : : 軍佔領襄陽,這才讓曹仁出馬,重佔襄陽。不過漢水以南也實在是無力控制, : : 漢水以南的郡縣民(還歸順魏方的)全部遷到漢水以北,說實在話襄陽到底還有 : : 沒有魏軍駐守也實在不得而知,曹仁也不在南陽的宛屯守了,跑到更東北的潁 曹仁在面對關羽之時 或是說從關西打完馬超之後 主要應該還是駐紮在樊城 宛城他在建安二十四年才屠城過 沒幾年的時間應該不容易讓大軍繼續長期駐守 : : 在這樣的情勢下,219年十月關羽若能繼續圍困下去,相信魏方會更早出現 : : 棄守襄樊的舉動(反正220年一月曹操就死了),雖然關羽後勤也有些問題(湘關 : : 米),但如果吳方不計較甚至全力相助,魏方的後勤絕對比關羽崩潰的早(漢中 : : 戰役、襄樊戰役連著來,魏方後勤早已天怒人怨)。 其實若不是有滿寵極力諫阻 曹仁有之前的江陵為例 很有可能就會棄城而走 最後可能只倒楣了呂常一人 更何況 當時的情勢 自許以南,百姓擾擾 只比之前的江陵更糟 曹仁要堅持下來的機會更是低 比後勤的話 關羽的後勤是有問題 從他對麋士二人的衝突可知 但 關羽的後勤難度也不過是從長江到漢水 曹操動員的可是豫州等更遠的後備部隊 連新兵都用上了 後備的捉襟見拙更不用談 否則宛城也不用民變 :  建安二十四年(219)夏,關羽北攻襄樊,八月于禁七軍皆沒,曹仁被圍, :  許都、洛陽鄰近地區群盜紛起響應關羽。 根據武帝記:" 二十三年春正月,漢太醫令吉本與少府耿紀、司直韋晃等反,攻許,燒丞 相長史王必營,必與潁川典農中郎將嚴匡討斬之。" 而這裡裴注引三輔決錄注提到:" 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備。時關羽彊盛,而王在鄴, 留必典兵督許中事。文然等率雜人及家僮千餘人夜燒門攻必" 同處有提到 宛城侯音聯絡關羽而背叛曹操是在該年十月 而之後提到:"初,曹仁討關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圍宛." 值得注意的是 這時魏軍的主力已經後退到漢水以北的樊城 雖然確實防線位置不清楚 但是可以肯定當時魏軍對於守住漢水以南已經有所保留 同時裴注引曹瞞傳提到:"南陽功曹宗子卿往說音曰:「足下順民心,舉大事,遠近莫不望 風;然執郡將,逆而無益,何不遣之.吾與子共戮力,比曹公軍來,關羽兵亦至矣.」 當然關羽最後是趕不及 但是也可由此推斷關羽主力當時已經進逼至漢水周圍 否則絕不可能讓宛城的人相信他有機會趕去救援 由以上我們可以得知 雖然關羽與于禁對抗是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之後的事情 但是最晚在建安二十三年末時關羽部隊已經進逼至漢水上游周圍 而關羽北上戰況 最晚在建安二十二年末之前已經有決定性的勝利出現 根據曹仁傳:" 以仁行征南將軍,假節,屯樊,鎮荊州.侯音以宛叛," 曹仁在侯音叛之前就已經謹守至樊城 漢水以南會不會有其他主力? 根據資料來看 關羽後來所圍困在襄陽的是呂常 呂常雖然也是將軍 但是肯定不比曹仁的"假節,鎮荊州"來得大 更之前留守襄陽的樂進大家都知道 後來被抓去合肥擋孫權了 因此就這樣的資料看來 曹軍當時主力確實是留在漢水以北 :  曹操十月甫自長安返抵洛陽,此時孫權上書向曹操稱臣,請求合力討伐關羽, :  之後孫權於閏十月出兵襲擊荊州,曹操除了先前即匆匆加派部隊前去救援襄樊, :  隨後曹操也自己繼領諸軍前往接應。 其實孫權在建安二十二年就已經投降曹操了 這兩年期間也可以說是孫權國策的重要轉換 以兩年的時間來準備偷襲關羽 吳方花的心血相當不少 *[1;37m推 *[33mlcu481131*[m*[33m:這樣討論下來可否認定呂蒙偷襲荊州是戰略上的大 錯 *[1;37m推 *[33mage317*[m*[33m:對蜀來說是大錯,對吳來說難講 對的 這樣的國策轉換 對吳來說確實難講 從交戰記錄看來 劉備在兩個戰線的操控都相當成功 在西線 先斬殺諸曹夏侯中戰功最高的夏侯淵 然後劉備與曹操親自對陣 又擊退曹操 在中線 關羽的威震華夏 逼得曹操不得不想要遷都 不得不動員剩下的後備部隊 孫權呢? 孫權在東線 除了讓曹操稱讚說:"生兒子要生這種的" 可以幾乎說是片土未得 最後還不得不投降曹操 以這樣的成績看來 若是不向荊州下手 是也確實沒有更好的出路了 -- 昨天晚上 我托一隻蜘蛛跟你說 叫牠告訴你 我很想念你 你知不知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38.65
chordate:曹操其實是被劉備耗到撤退,不過這邊的攻守逆勢的關鍵 12/23 00:40
chordate:到底是因為劉備佔到那個據點呢?陽平嗎? 12/23 00:42
chordate:還請版友指教。 12/23 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