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赤壁之戰, 曹操戰敗.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無疑的, 這是當代的轉捩點. 三國可以三分全是因為這場戰爭 就是因為太重大了, 產生了一大片燈下黑... 果然光越強, 影越黑 首先想討論了, 當劉備關羽的數百船人, 和劉琦的萬餘人會合後 到底帶了多少人去和周瑜會合呢? 被帶去的人, 是不是都是吃東吳的糧, 所以落人口實, 事後荊州才說是向東吳借的? 此外, 沒被帶去的是多少人呢? 隨劉琦回江夏了嗎? 此時, 江夏似乎沒受到攻擊, 赤壁戰後呢?? 江夏為何落入東吳手中呢? 其次, 赤壁戰後, 史書都聚焦到曹仁與周瑜的征戰 對於曹仁為何退出江陵卻少有說明. 周瑜傳大致上是說, 周瑜雖然受到箭傷, 但是仍然繼續督戰 於是曹仁撤退了 <--- 似乎撤退不用受罰一樣 另外, 最大的疑點就是, 劉琦死前, 是生活在哪裡?? 江夏郡嗎? 那江夏郡是何時被東吳佔領的呢? 若不是江夏郡, 又會是哪裡呢? 劉琦手下, 赤壁之前萬餘人, 之後呢? 江夏被東吳佔了又到哪去了? 萬餘人不是小數目, 赤壁時, 周瑜的東吳軍也才三萬多 劉備的傳裡面說, 赤壁戰後, 劉備攻佔荊南四郡. 張飛被調去歸周瑜管 <--- 精華區裡說的 關羽似乎是在襄陽與江陵間打游擊 據精華區裡的前輩說, 似乎被打得滿頭包, 老是被打敗 這樣跟北伐時威震中原相去甚遠 所以我實在十分懷疑 於是, 我推測一下當時的狀況, 大家就當作是說書好了. 當陽一役, 劉備只剩下核心幹部, 幸好與關羽的水軍會合 之後, 這數百艘船又跟劉琦的萬餘人會合了. 其實, 這是十分奇怪的, 各位站在劉琦的位子想想 曹操大舉南下, 已經占據襄樊, 接下來呢?? 他為何那麼肯定他不是下一個目標而放心地帶了萬餘人來會合呢? 我猜測, 可能跟演義一樣, 是劉備軍請劉琦前來支援的 既然曹操都輕軍追擊劉備, 目的地又是江陵, 所以江夏暫時是安全的 所以可以帶萬餘人出來逛大街, 接應劉備. 就在此時, 魯肅找到了劉備, 一方面看到劉琦也在, 加上劉備似乎還有點人馬, 所以自作主張, 締結盟約. 為何此時劉琦很重要呢? 因為若是劉琦追隨著劉琮投降於曹操, 那跟東吳相鄰的江夏也將落入曹操手裡. 一旦江夏落入曹操手中, 東吳將十分被動. 若是可以藉由與劉備結盟而穩住劉琦, 將是十分划算的事. 於是劉備軍前往東吳, 劉琦軍返回江夏 站在劉琦軍的立場, 先前跟著黃祖與東吳大打出手. 現在要共同抗敵 似乎十分尷尬. 加上江夏萬萬不可被曹操所得, 所以劉琦的萬餘人應該是此時回到江夏 沒有江夏的的曹軍, 雖然荊南四郡很給面子地投降了. 但是江夏郡沒投降, 而曹軍主力已經已經隨著曹操來到江陵, 所以不得不順江而下, 誰叫曹操太心急. 但是壞就壞在順江而下, 當時長江沿岸很多都是瘴癘之地. 這也是為何東吳不能繞過江夏進軍襄陽的原因, 就是因為長江當時是落後地區, 人口稀少. 所以能補給的地方也少. 也就限制了進軍的方式. 難以迂迴或是跳躍. 順江而下, 能落腳的地方其實很少. 偏偏被周瑜搶佔了赤壁南岸, 北岸的烏林一帶是沒人煙的地方 不但補給不便, 也容易受蚊蟲侵擾, 容易生病. 總之, 赤壁曹操戰敗. 曹操迅速北返. 當初號稱物資豐富的江陵由猛將曹仁鎮守. 而聯軍一開始只敢駐紮長江南岸. 所以我十分懷疑赤壁的戰績, 曹操說他是自己燒船的, 雖說誇張 但是似乎不是慘敗, 不然江陵的軍心不會那麼穩固. 周瑜也不會很保守地先駐紮長江南岸與江陵相望. 此時, 劉備的幾百艘船, 諸葛亮傳裡說精甲萬人 經過赤壁之戰, 吃誰的糧呢? 是吃東吳的應該是無庸置疑的. 但是, 人數是增了還是減了?? 很明顯的, 是增加很快. 後來劉備還自誇說, 多到滿出來了, 東吳多給點地阿 赤壁之戰的損員應該不多, 我想周瑜應該是用慣了自己人. 所以主戰場都是東吳兵, 也因此劉備軍戰損的應該很少. 接著, 荊南四郡似乎很順利的打下, 部眾應該可以成長得很快 所以心腹張飛可以如精華區前輩所說率領1000兵去換得2000兵 此時, 周瑜還在打江陵. 因此, 我猜想荊南四郡應該是在赤壁戰後約半年就陸續被劉備軍打下 但是在打下的過程中, 糧食是東吳供給的. 不然 精甲萬人 在沒根據地的情況下能跟誰討飯吃呢? 所以, 東吳認為荊州都是他們的其實也是有點道理的. 此外, 我猜測關羽在赤壁戰後應該是立刻就前去跟劉琦會合. 雖說是同盟,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守住江夏, 劉備可以斷周瑜後路, 以防周瑜黑吃黑. 於是關羽前去與劉琦共同守住江夏. 並試探性的攻擊襄陽. 好摸清楚曹軍的分布, 畢竟不是打電動, 不能呆在自家城裡 就知道敵軍多寡, 是誰率領. 就在此後, 徐晃, 樂進, 文聘, 李通都跟關羽交手過, 也都打敗過關羽 首先, 我是不相信是真的打敗啦 大家都知道, 關羽很驕傲, 所以寫信去問說馬超算什麼人阿? 諸葛亮怕關羽知道與黃忠並列會不高興... 等等 那這麼驕傲的人會常吃敗仗嗎? 或是說常吃敗仗的人會驕傲嗎? 後來留守荊州的是關羽, 當時可以留下的人選有張飛, 其次是 諸葛亮, 雖說他 "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 但是威望還是低了點. 所以說次於張飛. 捨此兩人而選關羽, 想來是更看重關羽才是, 但是劉備會看重常敗將軍嗎? 所以我認為, 關羽應該是以江夏為根據地用漢水藉舟船偷襲曹軍 而且成績應該還不錯, 所以有威望, 留他下來可以鎮住曹軍 而史書上的敗績應該是, 關羽認為不易取勝而主動撤退所致 但也由於是偷襲或是小規模奇襲, 就算勝利史書也不記載. 但是對於關羽的敵人們卻不是這樣, 能逼退關羽就是值得記載的事 所以這些事跡都在漢水附近的漢津或是荊城與其他地方 因此萬人敵關羽留下的反而是敗績, 而沒留下勝績. 所以在周瑜跟曹仁對耗的時候, 劉備使用東吳的糧秣補給 很快地攻佔荊南四郡. 張飛基於維持住盟約, 跟著周瑜打曹仁. 諸葛亮在取得荊南後開始展現內政長才, 督三郡調其賦稅 黃忠, 魏延加入劉備軍, 成為將來第一批入蜀的劉備軍 荊州的人才開始投向劉備帳下, 例如馬氏五常 關羽穩住劉琦在江夏郡形成飛子, 所以只能小規模襲擊曹軍 接著, 曹軍發生重大變化. 江陵棄守. 周瑜傳是這麼說的: "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 后仁聞瑜臥未起,勒兵就陳。 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 曹仁傳裡沒什麼交代, 呂蒙傳也沒寫什麼. 所以我實在很難想像, 東吳軍士氣大振後, 曹仁就撤退了. 好像丟個江陵城不算什麼 曹仁傳裡 "太祖益壯之,轉封安平亭侯。" <-- 不曉得這安平亭侯有沒被拔掉 所以我猜測是, 由於江陵受到兩邊的壓力, 東方劉琦關羽藉漢水機動襲擾 南方周瑜拼命攻堅. 加上江陵的豐富物資在赤壁之戰與江陵守備戰時使用殆盡. 於是曹操同意後撤到襄陽. 而且是從容撤退, 不然周瑜傳不會寫得這麼平淡. 也因為是從容撤退, 加上益州將領襲肅舉軍來附, 以及甘寧本是益州人. 所以放棄容易接近的襄陽不打, 轉攻上游難行的益州. 並不是想貶低周瑜的才能, 而是想還原當時的情況. 若是曹仁潰敗, 周瑜必會隨後追殺, 但卻完全沒這樣的記載. 所以入蜀雖難, 但是周瑜恐怕也是想柿子挑軟的吃. 轉攻較弱的劉璋. 也就是說, 曹軍不好打. 赤壁之戰的曹軍恐怕主要是敗在生病之上, 與不習舟船 而非吳軍. 此後, 周瑜計畫攻蜀, 隨即病故. 接著劉琦身亡, 劉備被荊州人推為荊州之主. 劉琦身亡後, 江夏軍推測是被關羽帶領. 接著劉備借江陵 (南郡) 恐怕是用江夏郡去換的, 所以關羽的駐地從江夏回到江陵, 之後關羽就一直在江陵與襄陽間與曹軍糾纏. 日後入蜀不利時, 調用比較沒事的張飛與諸葛亮, 一方面關羽威名最大. 一方面也是不用換防了, 關羽就繼續鎮守江北, 糾纏曹軍. 赤壁戰後, 劉備方的要角要一直到入蜀才有事可記. 但是這中間的空白 卻是引人遐想的, 所以我做了這番推測 希望拋磚引玉, 請大家出面, 一同聊聊. -- 歷史總是這樣 又翻過了一頁 遺憾的是 當代的人沒有誰能看清楚它 是因為有太多的愛恨情仇 後來的人也沒辦法從歷史學到什麼 是因為不能超越自己的情慾糾葛 於是 一頁 兩頁 ... 滿滿一本 同樣的錯 不斷發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4.6.215
hihi28:諸葛是一開始留守荊州 還是一開始就跟著劉備跑啊?? 01/06 04:32
fansla:先鎮守吧 01/06 11:24
bire:大哥是對的!!!! 01/06 11:31
vicboy777:很有邏輯的推理耶~大推大推!!! 01/07 00:05
age317:文中周瑜、劉琦死亡的先後順序有誤,實際上是劉琦先死,周 01/07 14:11
age317:瑜後死 01/07 14:12
wtj1003:謝謝 a大校正 ^^ 01/07 22:52
duo751111:大推這篇 還滿有道理的推測~ 01/08 23:54
Houei: 周瑜穿越荊州轉攻益州??考慮補給問題 以及日後對孫吳充滿敵 01/12 19:04
Houei: 意的關二爺 閣下真的覺得可行嗎?? 01/12 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