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主要對aaawebmaster的說法發表我的一些意見。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想學會彈貝多芬的熱情)》之銘言: : 先評你最後一段,我認為你完全在編故事: : 第一你猜測劉備和關羽的關係是否真那麼穩固,第二你猜測關羽不辱罵來使就會落人口實 : ,第三你猜測關羽不辱罵來使就是接受攏絡 : 劉備與關羽的關係是否穩固,我想這不用提了,你自己心裡的看法我不想改 : 關羽不辱罵來使為何就會落人口實? : 又,除了辱罵來使,難道就沒有其它處理方式? : 對你而言真的只有"接受"與"辱罵"兩種選擇? 難道不能婉拒 : 婉拒====低聲下氣? 好聲好氣? 你要問我如果是我我要怎麼拒絕,我認為你應該去問有 : 談判經驗的人 這個我贊成a的說法,不卑不亢的回應對方比較好,將來可以選擇的外交策略會比較靈活 。 : 你知否外交手腕是種藝術,溝通也是種藝術? 是種技巧,所以外交成功都會留名史冊, : 只是關羽是個武人缺乏這種技巧,我也說過沒有對錯之別,只是他沒有那種溝通技巧 : 強關羽為他不能為之事,似乎有點強人所難,但我也只是就事論事,事實上在三國裏有一 : 籮筐的人可以處理比他好 : 致於你講光是一個來使就能把關羽弄走,這倒是你的"一家之論" : 果真你對你的一家之論那麼有信心,那麼你可以去各大版發文做個歷史頗析 : 再評你對關羽整個爭伐過程的護短: : 另外你說關羽北伐是最佳時機了,如真是如此,恐怕他不會遭致失敗,先撇開孫權不談 : ,關羽這次北伐也根本是個失敗,他首戰擒于禁,但在之後攻城戰完全攻不下,又拖延 : 三個月,諸葛亮打陳倉不到一個月就糧盡而退,關羽補給線即使沒有秦嶺困難,但圍城 : 一兩個月打不下來,情勢早就不在蜀軍,為何要拖到三個月? 這是不察情勢 : 蜀軍的實力根本不足夠,關羽以為擒了于禁,要打曹仁是勢在必得,所以還分兵 : 打襄陽,結果當然兩手空空,兩邊都打不下來,攻城本就不易,蜀軍又沒有足夠兵力 : ,怎麼可能分兵個別擊破呢? 這的確是很好的時機,因為關羽攻打荊北前,荊北有民亂,而且關羽與農民軍有連絡,這 說明曹操在荊北的統治是不穩定的。 至於補給,徐晃的補給比關羽更困難,關羽可以用水軍運糧,而且可以用水軍阻隔樊城 和襄陽的連絡,所以要不是孫權扯後退,襄陽應該是可以拿的下來。 至於敗給徐晃,只要關羽固守甚至退回漢水南岸,在水軍的保護徐晃也拿他沒輒,關羽 可以繼續圍困襄陽 : 更糟糕的是,關羽還拖了兩三個月讓援軍來援,等到被徐晃擊破才想逃已經逃出無門 : 關羽在整個戰略上就已經是錯誤連連,先是輕敵而分兵,後是不知道適時而退,作繭自縛 : 陸遜等一直都在等待關羽自己顯露敗相,陸遜等就是在等那時機到來,而那時機也真的 : 來了,果然關羽攻不下城池,糧盡援絕又士氣低落 : 三評你說麋芳等叛軍都是"呂蒙"厲害: : 引用史書: 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 : 懼不安 : 事實上關羽和麋芳等關係處理得很差,關羽太目中無人,還威脅屬下,遭到怨懟本就可 : 能,更何況是"懷懼不安",這是叛降的一個因素,你不能說麋芳等被叛,關羽完全不用 : 負責 : 關羽此時的情況就和魏延一樣,魏延帶兵打仗是受到肯定的,但是他也是很不得人緣, : 最後他的下場如何? : 這說明在官場本就該注意做人,不然你怎麼得罪人,別人何時會反過來桶你一刀都不知道 : 關羽在荊州是當權者,自己本就該負責政治的事情,不能完全以一個武人的姿態在做事情 : ,當然你也可以說劉備怎麼沒有派人相輔? 關羽一個武將,本就缺乏政治洞察力,需要 : 可信賴的左右手也是必然的 : 四說說關羽對孫權出兵意圖到底該不該"察": : 孫權主動攻打關羽是客觀因素,雖然以我們後人看歷史會認為有蛛絲馬跡顯示孫權的野心 : ,但我退一步撇開這點不算在關羽的錯,畢竟關羽也不是諸葛亮或陸遜,沒那麼深思熟慮 : ,也沒那麼謹慎,這是個人性格不同,但是也各有所長 : 不過若照你的說法認為關羽早把孫權當敵軍,那就是關羽錯,但實際情況是關羽對於陸遜 : 的心計搞得糊里糊塗,好像又要防備,好像又可以不看在眼裡,最後決定還是出兵打曹操 : ,這說明他不認為孫權會偷襲他 : 否則一個將領真的心裡審慎思考會被盟友被後偷襲,他又怎麼可能放心去攻打敵人? : 所以你這說法基本上我不認為正確,我認為觀羽根本沒有體察孫權方面的意圖,他也許 : 稍有警戒,但是卻沒有仔細考量可能性,所以最終還是決定北伐 : 你說關羽北伐背後有可能還是萬全的防備嗎? 身為主帥陣首領地本就是首要,若真的查 : 覺有異就不該出兵 : 但回到前面提的,關羽不察孫權方面的企圖,我覺得也不能盡怪關羽,畢竟關羽本就不是 : 對這類心計能防範之人,只能說身邊缺乏謀士 : 第五評你這句: 你真以為關羽自己衝出去的喔? 別傻了你 : 史書上沒有記載劉備受權給關羽進攻襄樊 : 當你可以說那是史料未載,搞不好時情是有的,但既然是史料未載,你又如何能下定 : 論不是關羽主動出擊? 劉備售予關羽假節,就表示關羽有權力在荊州有完全的軍政大權,再加上隆中對的目的 是全據荊州,所以關羽的進攻是執行隆中對的目標,不能說是關羽自己腦充血。 : 六評你認為關羽留兵在後,就是足夠的防備 : 我要說關羽北伐增兵到前線圍城,我們在很難說後方有足夠兵力守城 : 基本上你若認為關羽邊北伐邊守孫權,是正確的戰略的話,那我只能配服你 : 蜀軍會比孫曹的兵力還多嗎? 前面已經說過關羽分兵的失誤,現在你強調關羽 : 後被留兵,來未關羽解圍,可是你不知道這顯示兩種錯誤: : 1.陣守領地乃是"首要之事",能守成才能進攻,這是孫子的思維,要先立不敗之地 : ,然而關羽用兵分兩路一邊守城,一邊主力放在進攻,你能說這是個專心於防備的做 : 法嗎? : 如不能,那你又何來已經防備很嚴謹的說法? : 這說明你還是一廂情願認為關羽有在守備孫權,可是事實上他就是出兵啦,他都出兵了 : 你怎麼能說他對孫權很有防備? 防備算是充分了,除了沿江有哨站之外,也留有相當多的兵力。要不是因為呂蒙裝病 換了個無名的陸遜,關羽不會把留守的兵力往前線調。 : 諸葛亮北伐前先做什麼? 第一和東吳恢復邦交,二評定後方蠻族,無後顧之憂才北伐 : ,這才是一個主帥該有的戰略計畫 : 如果諸葛亮當時沒有派使成功和孫權何解,也沒有去定南蠻,只是分兵防守南蠻,那不 : 是在給已經困難的北伐增加變數? : 關羽打襄樊在戰術上失敗,戰略上也沒有審慎考量,焉能不敗? : 當然回到我之前論點: 關羽本就不是戰略行家,他是打仗帶兵專家,但謀略還是不夠 : 終歸一句: 不能怪關羽,因為他本就無此能,這樣的心態對嗎? : 2.如果關羽對孫權防備,那麼當他收到陸遜來信實為何一點警惕都沒有? 為何他圍襄樊 : 不成還要繼續增兵? 不但沒有戰果還不知退,還威嚇後援的麋芳等,這真的是錯誤連連 : 你在前線卻對後方威嚇吵架,那不是斷自己後路? : 你在攻城攻那麼久還攻不下,已經感到士兵疲累,為何還要堅持? : 史書記載: (曹操) 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 羽猶豫不能去.... : 關羽已由曹操方面經知悉孫權意圖,為何還"猶豫不能去",終於導致敗局? 這是因為他為人爭強好勝,不願意輕易放棄戰果,此外他也不能確定是不是 曹操放的謠言,所以暫時不動 : 我光是看整個戰役關羽就已經錯誤連連,當然史家要給他一個批判,難道不公允? : 拿掉客觀的孫權主動出擊因素,拿掉你說是"拿掉關羽"的外使事件,關羽難道就不用負 : 敗戰責任嗎: ※ 引述《[email protected] (虎!虎!虎!)》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0.203.115
SkyScorpio:史書上有記載假節賣多少嗎?不知關羽跟大哥有沒買貴? 05/08 21:53
Lordaeron:嗯, 老是有人不看別人講的話, 而自己爽論一翻. 05/08 21:54
arthurkot:就算那個假節並無實際效力關羽還是掌握了荊州大半權力吧 05/08 22:06
godivan:就算再大的權力也不可能"外交" 05/08 22:10
arthurkot:樓上言之有理 05/09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