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aijr (時差13HR)》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譙周主張投降 後主聽了譙周的意見投降魏國 : 司馬昭父子對譙周多有封賞。 : 姑且不論譙周為人,但譙周在曹魏還沒攻擊蜀國時就公然散播投降理論。 : 為什麼沒人理他? 照說像孔融 禰衡這樣公然和當局唱反調 可能你講到了重點 因為他沒有和當局唱反調 其實古時一切的演變和當權者的想法最有密切的關係 例如 在赤壁之戰前 吳國也有戰和派之爭 而孫權也真的有猶豫過要戰要降 這部份詳細的歷史我忘了 也懶得找原文 只是周瑜分析了戰與降的利弊給他聽之後 他才毅然決然的砍桌子宣戰 例如輸了不能當王 只能當個小諸侯 要送出大喬 拜曹操當表大哥 對周瑜來說更不能降 輸了要把林志玲送出去 X的 是你你戰不戰 當然 如果實力真的差距太大 就沒有戰的可能了 但是以當時曹操來說 剛打完袁紹 戰力可能還沒完全恢復 馬騰也還沒全滅 兵力沒有號稱的那麼巨大外 也有前後夾攻的顧忌 另外還是主打曹操不熟的水軍 吳國擅長的水軍 孫權才覺得有一戰的機會 : 最後只有被砍了這樣的下場。 彌衡是白目吧 他比較像是IDXX5566在PTT那樣 有時候PO一些中肯 有時候鬧場的文章 可是他後來是去罵了當權者才會被灌水桶的 : 但是譙周卻可以整天在那邊繼續尋求蜀國會被魏國滅亡的理論。 : 就好像有人在老蔣時代主張 解放軍終究會武力解放台灣 這又不同老蔣時代是剛撤退 老蔣時代比較像是赤壁之戰後的蜀吳 戰力仍佔有絕大優勢的曹操(共)要來打弱小的蜀吳聯軍(國民黨) 也許操之過急 也許天災問題 但在赤壁(823)之戰大敗 只好退回長江(台灣海峽)以北 奠定了偏安局勢 這時候怎麼可能還會主降 一來因為勝利大家戰意正盛 趁勢打回去也不是不可能的決定 更不可能投降 二來就算對方主力未有太嚴重損失 但你剛把對方打的那麼慘 你投降對方不懷恨才有鬼 三來其實在赤壁之戰前就已經有戰和的爭議了 而孫權決定了主戰 劉備更是不可能降曹 我們現在反而比較像是劉禪時代 因為蜀雖然不是未經戰事 但七出祁山 連年征戰 還是久未獲得勝利 戰意消弭 失守荊州 戰敗夷陵之戰後 蜀的領地戰力越來越比不上其他兩國 後期吳國出了個暴君孫皓 蜀國劉禪自己知道自己是個怎麼樣的君主 魏國地大物博 人才輩出 經過一段時間休養生息 戰力已經不成均勢 這時候再度出現主和派當然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了 : 不被槍斃也會被送去綠島。 : 但是蜀漢當局卻沒人理他 這是為何? 難道投降派很多 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恩 我相信是心照不宣的 : 還是蜀漢當局像台灣一樣 主張投降中國 然後著書立說並不是甚麼嚴重的事? 不是不嚴重 而是實力差太多 已經變成一種客觀了 -- █◣◢█ ▄▄▄    Thank you, Rasheed Wallace WALLACE2005-2006 STATISTICS   PISTONS 36 PPG 15.1 RPG 6.80 APG 2.3 EFF +17.62 36 Selected to third All-Star team 02/09/06 Receives NBA Community Assist Award For April   ★Starts dodge ball free-for-a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213.131 ※ 編輯: demon616 來自: 61.217.213.131 (09/01 02:42)
Bismarck:應該說比較像蔣經國與1996年以前的李登輝時代,那時還存 09/01 11:25
Bismarck:有反攻大陸的念頭,但是從李登輝當選第一任民選總統後, 09/01 11:26
Bismarck:已經沒有那種想法。 09/01 11:26
badlife:輸了不能當王是魯肅說的 09/01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