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Hartmann (銀之朔風)》之銘言: : 2.讓我們來看《鄧艾傳》原文:「今賊摧折,宜遂乘之,從陰平由邪徑經漢德陽亭趣 : 涪,出劍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劍閣之守必還赴涪,則會方 : 軌而進;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 』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 所以鄧艾的意思是:讓我走小路奇襲涪城再直指成都。而他認定蜀地後方空虛(今 : 掩其空虛),所以在姜維不回援的情形下,他不會遇到多大的抵抗;如果姜維回援 : ,那鍾會可以乘勢進攻。 : : : → wholmes:第二點最後更是可笑 這不就是結果論英雄嗎 10/06 08:51 : → wholmes:那推議反對的原因不就很明顯 因為魏延死 所以他提出的計畫 10/06 08:52 : → wholmes:可笑 妄言 還有幹嘛去看完美的奇襲 一點意義也沒有 10/06 08:55 : → wholmes:是要看了後體會這才叫奇襲 魏延那什麼鳥計畫嗎 10/06 08:56 : → wholmes:那請問以這麼高規格看 有多少奇襲計畫是可行的 10/06 08:57 第二點有可笑嗎? H大的意思應該是雷同精華區3-15-4 =========================================================================  所有的奇襲都需要冒險,但是一定要有合理的理由配合。韓信暗渡陳倉 是因項羽在東方有事,因此在關中所遭遇的楚軍少;鄧艾偷襲也因有鍾會 在劍閣吸引蜀軍主力,所以遭遇的蜀軍不多,都相當合理。而子午谷奇謀 的假設建立在「主帥會被嚇跑」或是「長安無備」基礎,決策過程會不會 稍嫌草率? ========================================================================== 今天不是高規格看待鄧艾的奇襲,而是鄧艾奇襲就算失敗,也達到牽制蜀軍 讓鍾會軍有可乘之機,但魏延呢?失敗的話,有任何利於蜀軍的副案嗎?所以版上 才有人質疑魏延的奇襲 至於這個奇襲可不可行?當然可行,但敢用嗎?某君愛說想當然爾,怎麼就 沒說他自己對魏延的計劃"想當然爾"? 小弟學淺,在精華區看到一篇南北朝一場奇襲,結果呢?外城被奇襲成功了, 可是內城在一個女人的指揮下守住 ======================================================================= 這次事件的起因在壽陽.此地為當時的戰略要點,且為著名堅城.同時,那裡在當時也是負責 東線戰事的任城王˙元澄的指揮部所在. 一開始元澄帶主力離開去攻鍾離,只留下部分人及長史韋X(那個字不知如何打)守城.這情 形被梁將姜慶真得知,趁機領軍奇襲壽陽,結果長史不知所措,於是壽陽外城被梁軍攻陷. 但就在這時,元澄他母親孟太妃出面領導守軍退守內城,並親自巡城督戰,於是城內軍民士 氣大振,死戰不退!後來蕭寶寅率軍趕到,和守軍內外夾擊,於是姜慶真敗走. 姜慶真的確奇襲成功了,否則對方指揮官就不會驚慌失措,外城也不會淪陷,但是城中卻出 現了意料之外的因素--孟太妃--,如果不是她,今天歷史就改寫了吧,但就是出現了這種事, 使梁軍功敗垂成. 和長安比一下:共通處: 1.都是堅城. 2.最高指揮者都很無能(魏的夏侯楙,北魏的長史). 3.主力都不在(在此假設長安及其附近的確沒有太多守軍). 4.進攻者都是奇襲. ======================================================================== 今天長安大城就算給魏延奇襲了,也不盡然全部陷落,就算夏侯駙馬跑了 長安名城,歷年來早就經歷不少戰亂,軍民多少都有經歷過戰爭,又豈是隨便跟著跑? 結論是什麼?結論是鄧艾奇襲或許也不周全,但他最低限度還能配合鍾會攻勢 但魏延此計卻沒有鄧艾的假設:劍閣之軍不還,則應涪之兵寡矣。 這才是魏延策略受人質疑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248.208 ※ 編輯: Kiri1enko 來自: 61.229.248.208 (10/06 21:17)
wholmes:你真是把別人的推文混著看的代表 10/06 21:20
wholmes:我說第二點的最後 跟最後兩段問的根本是兩回事 10/06 21:21
wholmes:原文說除非魏延證明自己能像陳慶之再說 不是結果論是啥 10/06 21:25
wholmes:而且從來也沒人說子午谷計是完美奇襲 原文寫成那樣 10/06 21:46
wholmes:你這邊才在補充說明什麼麼最低限度 這不就是沒意義 10/06 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