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il protected] (白河家的螢天下無雙)》之銘言: > ※ 引述《[email protected] (想學會彈貝多芬的熱情)》之銘言: > : 有假節,軍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就可以燒棧道搞鬥爭嗎? > : 當魏延燒棧道,兩位"天兵"互訴叛國,楊儀也沒能拿他怎樣,所以才交由阿斗來定奪 > : ,魏延燒棧道後已經注定這場鬥爭無法挽回了,果不其然他守在南谷口逆擊楊儀等人 > : ,就是他自己搞得自己走退無路,所以要以武力來服人 > : 1."假節唯軍事得戮犯令者"..... > : 楊儀沒犯軍令,魏延也沒道理鬥爭他,魏延平日和他吵架就亮刀要殺他了,有假節就 > : 可以殺人嗎? 不能.... > 你還是搞不清楚魏延手中有什麼東西 > 結論:你是來亂的 > 以上 你就直說有什麼 你引用費瑋的話引用錯誤我可沒說你是來亂的 討論就討論,不要口水 > : 2.最後是非交給阿斗來定奪,阿斗問左右無人保魏延,魏延自然理虧,他自己把事情 > : 搞大了,平素又處處得罪人,現在出事當然得找個替死鬼,要不是楊儀要不就魏延, > : 魏延無人挺他,阿斗能怎麼做? > : 我只能說,一個位高權重者,處理事情搞到自己命都沒了,也實在很厲害! > : 如果魏延能忍一時,也沒叫他學韓信忍胯下之辱,只需要忍到退兵回國, > : 接下來以他的位高權重,冷靜下來思考同儕關係,再次上表領兵北伐是絕對 > : 有可能的,何必爭一時? > : "......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 : 三國誌評曰:「魏延以勇略任。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 : 不公允嗎? > : 魏延並沒有叛國,但他為權鬥爭,也是違反軍法的,雖然沒有蜀漢軍法的資料 > : ,但在前線率先領部眾搞鬥爭,我相信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允許這種事發生 > : 可惜魏延至死都被自己的血氣剛強遮蔽了判斷力.... > : 能說他被害嗎? 如果他好好控制脾氣,他根本不會死,也沒人有理由能奪他權 > 有人活生生的假傳命令 > 我不知道這不叫做奪權叫什麼? > 你又要拿蜀傳那一套來說,我是不是還要把某篇文給複製貼上一次? 第一:你的論點幾乎是以"官位"和"魏略"作為基礎,然後就放著不分析其他資訊,等於 是在蓋棺論定,可惜你引野史為證又完全否定信史的這段記載,本身就有漏洞可尋 第二:你沒發現魏略不合邏輯之處嗎? 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複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 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臣松之以為 此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 1.這牽扯到陳壽蒐集資料的正確程度,你認為蜀後的陳壽其資訊會比魏國人魚豢還要 不準確,那我也沒話說 如果你認為是因為陳壽乃蜀漢之後,所以政治思想被蒙蔽,誤信官方宣傳,那我真 不知道該怎麼跟你討論下去了 如果對史料抱持陰謀論,那等同於否定史料,史料都被你否定了,那就直接頒獎給你 算了 2.魏略記載甚簡,比之於三國志的詳載何者可信度高,看三國志集解所註可之前人看法 魏略云: 亮長史楊儀宿與延不和,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 遂率其眾攻延 a.楊儀與延不和,那麼魏延掌軍楊儀就要怕被殺嗎? 這動機似乎不合邏輯啊,魏延要殺 楊儀不是沒機會 b.張言延欲舉眾北附: 這句話誰信? 如果魏延軍往南下,而非北上,你楊儀說魏延造反 恐怕蔣琬都要叫他閉嘴,怎麼還能讓他發兵打魏延呢? 難道楊儀在丞相府都是自領軍 ,無人可管之? c.(儀)遂率其眾攻延: 既然魏延乃閣下等所稱頌之軍事家,又是蜀漢最有猛略之人,楊 儀何人? 和魏延吵架都要涕淚綜橫者,今天魏延領大軍回國,楊儀竟膽敢以寡兵攻擊 魏延,豈不可笑? 且魏延燒棧道此事,諸多文獻記載,包括正史、野史、書信及奏章等,唯一不采只有 野史魏略 3.三國志說魏延沒有參加孔明臨終撤兵會議,相府幹部「全部參加」開會;     魏略卻說僅魏延一人參加孔臨終撤兵決定,相府幹部「全不參加」開會。 ^^^^^^^^^^^^^^^^^^^^^^^^^^^^^^^^ 參加人員比較: 三國志: 丞相孔明、丞相長史楊儀、丞相司馬費褘及丞相護軍姜維等 魏略:  丞相孔明、將軍魏延     很簡單的標準,孔明臨終究竟吩咐相府幹部撤走孔明大軍,還是使喚將軍魏延來撤走 孔明大軍?若照魏略的魏延指揮孔明大軍,意思就是魏延當著相府幹部的面,帶走所 有丞相軍隊。相府幹部如楊儀等人再領隨侍或親兵追擊。 試問魏延有淩越丞相府各人的本事嗎? 4.正史的楊儀仍有丞相大軍無疑,若按《魏略》的說法,先被魏延帶走大軍,然後楊 儀最多僅帶剩下部眾追擊。所以魏延除了將軍所屬本軍外,另外多增主力軍,與楊儀 比較,魏延兵多而楊儀兵少。 閣下等皆認為魏延武勇有謀,又相信魏略說法是魏延代丞相領兵退,因此楊儀率領小 眾若能突襲魏延主軍,然後打得魏延落荒而逃,而且還要追殺魏延,那請問楊儀恐怕 才是蜀漢的兵聖、應該讓他來主導北伐。 5.三國志認為:「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褘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 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褘往揣延意指。」     魏略的說法:「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延遂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     一個是丞相營楊儀等秘不發喪,一個是將軍魏延秘不發喪,歷來爭論不斷,其實看看 孔明遺體,究竟死在「丞相營」還是「將軍營」,就能簡單分辨。     因此裴松之認為魏略不足以勝過正史本傳,應為楊儀秘不發喪,魏延不可能進入丞相 營,然後還能能秘不發喪,難道說諸葛亮是死在魏延那嗎? 以上,你要怎麼鬧隨你 -- ┌─────KKCITY─────┐ (((((((( KKCITY電話聊天廣場 )))))))) bbs.kkcity.com.tw http://www.kkcity.com.tw/phone/ └──From:118.166.72.148 ──┘ 來電約會‧幫你預約完美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