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護軍這個詞 在史書上常出現 但其實可能有多重用法 常見到的是中護軍的簡稱 這是與中領軍並稱曹操親信集團的總和 包括大家以往都知道的韓浩 史渙 趙儼 薛悌等 這裡面其實有很多可討論之處 護軍領軍 根據夏侯惇傳:"韓浩者,河內人.沛國史渙與浩俱以忠勇顯.浩至中護軍 ,渙至中領軍,皆掌禁兵" 後人常以此為準 認為中護軍中領軍只能掌管禁兵 但事實上韓浩從破柳城 張魯 未必只是掌管禁軍 此外護軍應該略比領軍高 這個可以從武帝紀中載魏書上表魏公的順位看出一個有趣的順序: 中護軍國明亭侯曹洪、中領軍萬歲亭侯韓浩、行驍騎將軍安平亭侯曹仁 、領護軍將軍王圖 事實上韓浩應該是先由中領軍 再升為中護軍 但根據韓浩傳 韓浩在從破柳城之後就領中護軍 一直至他死為止 或許中間並是有短暫接過中領軍的職務過 此外 這個順序有趣的是 曹洪跟韓浩位置居然比曹仁前面~ 其次是護軍"將軍" 不過這個用法很少遭到誤解 因為將軍兩字很少會被省略 根據晉書職官志 中護軍中領軍後來引伸出護軍將軍這個職位 護軍將軍更比中護軍還要高 例如蔣濟就是以中護軍更升護軍將軍 最後 是一個暫時戰時的職位 這個職位卻可以幾乎跟"都督"的意味相提並論 例如夏侯淵:"行征西護軍,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 屠其城.從征韓遂等,戰於渭南.又朱靈平隃糜、汧氐.與 太祖會安定,降楊秋" 曹真:"夏侯淵沒於陽平,太祖憂之.以真為征蜀護軍,徐晃等破劉備別將高詳於陽平"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職位出現 其實從韓浩時代 曹操應該就有以親信監督諸軍的習慣 例如前面提到的韓浩:"從討張魯,魯降.議者以浩智略足以綏邊,欲留使都督諸軍 ,鎮漢中" 例如與韓浩齊名的史渙:"從征伐,常諸將,見親信" 在合肥三將 樂進>張遼>李典 但曹操卻寧願讓護軍薛悌去給予作戰指導 此外還有在權傾一時的趙儼 趙儼能夠:"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 "使平難將軍殷署等督領,以儼為關中護軍,盡統諸軍" 當然 護軍幹的受人景仰差異很大 張遼就曾經想要換掉武周 XD 至於當天提到的徐宣:"宣為左護軍,留諸軍" 是曹操帶回韓浩的替代人選 我後來想了一下 不知道這個"左"字 會不會跟"征西"護軍類似 是一個方位的代稱 而未必是需要有右護軍的呢? -- 昨天晚上 我托一隻蜘蛛跟你說 叫牠告訴你 我很想念你 你知不知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7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