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oman (暴 民)》之銘言: : 《魏略》的記載應是從蜀軍的行動來判斷中,因此中間發生的支節掌握 : 不到重點。因此從《魏略》去判斷諸葛亮決定撤退並非適合。 "謂延等云:「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令延攝行己事,密持喪去。" 同樣是北伐軍內部的事,說到要撤退就說魏略掌握不到重點,說要給魏延攝行己事 就是事實,就是中肯?請問你的標準在哪 : 我的看法是諸葛亮並沒有打算撤軍,也認為給予魏延的權限已經足夠表 : 明魏延會是繼任人,因此一直都沒有再特別指示。在諸葛亮真的到倒下 : 來不能指揮時,或者有指示楊儀等繼續北伐並請魏延回營,但楊儀與魏 : 延關系惡劣,並不想招魏延回來領導,也對繼續北伐沒有信心,不只楊 : 儀這樣,費禕應也不讚成北伐。加上魏延官大,繼續北伐只有進一步推 : 高魏延的權勢。於是楊儀等自行商量好撤退安排,然後去看魏延是怎樣 : 的態度。 就算諸葛沒要撤軍,但快死了總要把你所謂的繼任者找來講說接下來是要繼續北伐呢 還是撤軍?又不是人人都想北伐,總是要把所有的高層找來講清楚吧?怎麼可能會" 沒有再特別指示"。所以你提出另一種可能,就是楊儀從中搞鬼。那請問在孔明 尚有意識的狀態下,楊儀是要怎麼唬弄統帥?難道要說"抱歉,文長已經殺到他 念念不忘的長安了,一時半刻回不來"? 別忘了你前面自己特別強調"諸葛亮可不是急病去世,李福來來回回也都已經花了數天都 趕及問到丞相位的繼承人",以你自己認為孔明都還有意識的情形下,楊儀是要怎麼 唬弄他,而且楊儀有沒有這個膽都不一定。 : 魏延對北伐的態度可以講是決定了魏延的生死,魏延堅決北伐則楊儀等 : 會決定清除魏延,楊儀等相信不會以為魏延有機會坐諸葛亮的丞相位, : 但魏延官高威望高,北伐回歸舊都也是蜀漢建國以來的重心,從軍事和 : 政治上要壓住魏延繼續北伐聲音相信有難度。 : 在發現不可以壓抑魏延時,於是決定把魏延孤軍留在前線,等曹魏來解 : 決魏延,對內則稱魏延兵變投魏或魏延斷後戰死也可。魏延與諸葛亮一 : 樣是主張北伐,發現楊儀等擅自撤退,於是趕在他們前面撤退並向成都 : 報告楊儀等反叛或違反軍令。楊儀等控制了部隊主力,魏延兵少,因此 : 撤至南谷口據險防衛,不放楊儀主力入平地,等成都方面來處理。 : 蜀軍主力雖然是還留在褒斜谷,形勢上並不危險,蜀軍對褒斜谷的控制 : 力很強,因此不論魏延屯褒谷北口或南口都不用擔心有什麼危險。出斜 : 谷前,蜀軍已經能運米到斜谷口並建立倉庫,斜谷口對蜀軍來講已經是 : 很安全的地方。 : 楊儀等是強攻破陣還是魏延不戰而退則很難講,王平的實力也很強,魏 : 延也可能無心硬拼。 好啦,就算楊儀是包龍星附身,講到孔明身邊所有的人都聽他的,然後孔明也相信 文長跑到長安去了,那還是跟你說法互相矛盾。你前面的文章講說根據魏略,楊儀 是到了褒口才發喪,所以在那之前士兵都不知道孔明已死,他們會以為是魏延 反叛蜀國和孔明。那魏延怎麼會知道是楊儀擅自撤退?他應該是覺得"厚,丞相偷偷撤退 都不跟我講。"然後就應該摸摸鼻子趕快跟著撤退吧。 難道你覺得楊儀有辦法斷絕孔明跟外界的連絡獨攬大權,其他較低階的軍官和士兵都不 知道丞相掛了,但文長可以知道孔明已經駕鶴西歸,所以搶先率兵堵住南谷口。 難不成是孔明臨死前飛鴿傳書給文長? 就算我前面講的荒謬情節都給你發生好了,那魏延還不左手持節,右手拿刀,帶著鴿子 和眾親兵和所有挺他的軍官(你自己說諸將都認為魏延會是孔明的繼承人,那挺他的人 應該滿坑滿谷,除了被楊龍星催眠的姜維和費禕)。衝到中軍帳說"丞相已經歸天了, 楊儀這個狗官,想帶著丞相的遺體偷跑,今天大家一定要把他碎屍萬段"。 既然大家都覺得文長會繼任,文長自己也這麼覺得,那知道孔明死掉且楊儀亂搞的 情形下,還不一人一腳把楊儀踹成豬頭? 我整篇不跟你討論你不信的史料,都是你自己的說法,你自己解釋你的邏輯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152.168
yenhawk:Excellent!!! 08/08 17:28
ataki:要符合boman的說法的話要魏延至少要跟姜維也不和。 08/08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