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前文恕刪 其實這個問題好像陳壽就提出了,孫策傳尾巴的評語最後說到「割據江東,策 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個人頗為認同孫盛的意見。 同頁注引孫盛曰如下: 孫氏兄弟皆明略絕戝。創基立事,策之由也,自臨終之日,顧命委權。夫意氣 之閒,猶有刎頸,況天倫之篤愛,豪達之英鑒,豈吝名號於既往,違本情之至 實哉?抑將遠思虛盈之數,而慎其名器者乎?夫正本定名,為國之大防;杜絕 疑貳,消釁之良謨。...(引用春秋時代的不良典故)...皆心存小善,而不達經 綸之圖;求譽當年,而不思貽厥之謀。可謂輕千乘之國,蹈道則未也。孫氏因 擾攘之際,得奮其縱橫之志,業非積德之基,邦無磐石之固,勢一則祿祚可終, 情乖則禍亂塵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慮難於將來?壯哉!策為首事之君,有 吳開國之主;將相在列,皆其舊也,而嗣子弱劣,析薪弗荷,奉之則魯桓﹑田 巿之難作,崇之則與夷﹑子馮之禍興。是以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 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戝情絕異端之論,不逞杜覬覦之心;於情雖違, 於事雖儉,至於括囊遠圖,永保維城,可謂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亂者也。 陳氏之評,其未達乎! 孫盛說的很明白,孫家在江南的統治並不穩固。也許陳壽先在蜀國,後至中原侍奉西晉 ,實際上不夠瞭解江南,個人也覺得吳書寫得不如蜀書與魏書。而孫盛雖時代較晚(東 晉),卻同在江南,會不會他對吳國的認識,有優於陳壽之處?因此他更清楚吳國需要 加強皇權以確保孫家(甚至是淮泗人)在江南的生存? 就算孫家在江南的統治很穩固吧。孫盛皆下來說的個人也覺得很有道理。為了維持 皇權的穩定發展,確定繼承人選的尊貴是絕對有必要的。孫權為了確保自己子孫的地位, 因此給大哥小小的桓王爵位。吳國的皇帝似乎總是提心吊膽,對宗室是既重用、又提防, 簡直像曹魏與西晉的合體。250年代孫權死後吳國一系列的內鬥,其實就是皇帝、宗室、 淮泗功臣這些非江東人的鬥爭,甚至往往內縮為皇帝、宗室的鬥爭。我們看到孫權有七 個兒子-登(首任太子)、慮、和(二任太子,孫皓老爸)、霸(魯王)、奮、休(三 任帝)、亮(二任帝)。老大老二在245年二宮鬥爭前就死了。245-250年的二宮鬥爭, 使老三孫和被廢,老四被迫自殺。孫權死時七子只剩下三、五、六、七等四人。老么孫 亮時代,權臣孫峻強迫孫和自殺。孫亮被廢後,在孫休時代以「惡言」被貶,半路自殺, 一說為孫休所殺。所以在末帝孫皓登基時,孫權諸子只剩下老五還在。很明顯吳國宗室、 皇帝在250年代不斷在剷除其他可能取代皇帝的人,孫權子孫距離最近,死的最快。孫皓 不但殺掉孫權最後一個兒子,甚至殺掉自己的親弟,連其他關係較遠的宗室也遇害。死 因多半是當時有人謠傳這位宗室應該當天子、人們稱讚某某宗室聰明,或甚至有叛賊挾 持宗室登基,孫策之孫孫奉便死於前者,孫皓三弟孫謙死於第三種。由此來看,孫家上 下始終重視帝系的尊貴與穩定,作為開國皇帝的孫權,此舉想必發揮很大的示範作用吧? age兄的第二點提點建議。我同意吳四姓十分痛恨孫策,但孫權自己也跟陸遜有 始無終。220年代本身是個奇妙的時間,田先生認為這是孫吳政權江東化的完成期。但 我們也可發現孫權正是在220年開始由「忘過記功」變成「忘功記過」,甚至連淮泗功 臣韓當的兒子都因受不了孫權的嚴格叛逃。加上最後孫權仍舊選擇打擊江東世族。因此 對他而言,任用吳四姓恐怕也不是真正願意讓他們牽著自己鼻子的。那麼他真的會為了 吳四姓而貶低孫策的地位嗎?我想這還是有可能的,只是可能性或許比尊崇自己的帝統 小一些吧?但這並不妨礙兩種原因並存。 最後再講一點。要是孫權真的那麼清楚維持帝統尊貴的重要性。那他晚年「嫡庶不 分」,過度寵愛魯王霸使大臣舉國二分,不是很奇怪嗎?深深明白貶低其他宗室身份、 同時維持皇帝身份尊貴才能確保政權穩定的孫權,為何在繼承人上如此搖擺,寵愛老四 到老四與許多大臣都相信孫權可能會換太子?這會不會是我所假設的,二宮鬥爭是孫權 在暨艷案與呂壹案失敗後,用以打擊江東世族的手段?所以二宮案中不論黨於太子或魯 王,江東世族的領袖都飽受打擊,淮泗人物被殺的都是二流角色,一流的諸葛恪與步騭 反而高昇,取代陸遜原本的地位。這是否能作為孫權陰謀發動二宮鬥爭的佐證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2.113 ※ 編輯: blackillidan 來自: 220.136.12.113 (02/25 20:33)
jackthegreat:最後一段的陰謀論太牽強了 如果有意打擊江東士族 這 02/26 02:59
jackthegreat:個方法的風險太大 一有不慎很容易玩火自焚 02/26 03:01
abn:維持帝統尊貴孫權有可能是為了維持帝統尊貴,稱帝後一開始也只 02/26 08:27
abn:封孫慮為侯,未進爵稱王。之後他可能糊塗了像李世民一樣 02/26 08:31
sai1126:孫堅在天之靈 看到子孫如此 大概也會吐血吧 02/26 16:08
rssai:有沒有可能皇帝當久了,就會老番顛的可能? 02/26 16:31
yenhawk:人老了總會有機會變番顛的 02/26 21:32
khara:雖說訴諸個人非當代史家所樂為, 02/27 20:43
khara:不過我還是認為,孫權過寵孫大虎,是晚年亂來的主因 02/27 20:43
khara:其他訴諸地緣、訴諸陰謀(真是弄險),都有窒礙難通之處。 02/27 20:43
khara:孫大虎這號政治野心極高(實際是個廢柴)的人物,才是亂源 02/27 20:44
vicboy777:好文推啊~我覺得寫得比火鳳的文好多了 03/05 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