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ACH1BANA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之銘言: :  另一個話題是如何稱呼面前的人。比方說日本電玩裡的「殿(どの)」 :  常被翻譯作「大人」,於是在中文版裡就會看到呂蒙稱呼「甘寧大人」 :  這樣的對話。其實稱呼「大人」以漢末三國的背景可能是很不貼切的。 :  《三國志》裡的「大人」有這幾種分類(以下書名號恕略): :  1.成年人 :   「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大人馳往觀之。」 :   「大人來者,猶及見焉,飄飄漸高,有頃而沒。」(孫皓傳注) :  2.豪強望族 :   「胡文才、楊整脩皆涼州大人」。(董卓傳注) :  3.異族的部落首長 :   「丁零大人」(明帝紀) :   「匈奴大人」(明帝紀) :   「烏丸大人」(烏丸傳注) :   「鮮卑大人」(明帝紀、梁習傳注、杜畿傳、任城王傳等) :  4.巨人 :   「襄武縣言有大人見,長三丈餘,跡長三尺二寸」。(陳留王紀) :   「昔大人見臨洮而銅人鑄,臨洮生卓而銅人毀」。(魏書卷六評注) :   「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徑去。」(先主傳注) :   「其畫作大人而埋之者,即是言先主死意。」(先主傳注) :  5.儒家經籍裡的理想品格 :   「夫大人者,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文帝紀注) :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高貴鄉公紀) :   「夫大人者,行動乎天地」。(高貴鄉公紀注) :   「簡而易從,大人之化也。」(司馬芝傳) :   「故非大人,莫之能造;故非斯器,莫宜盛德。」(鍾繇傳注) :   「夫大人動合天地,垂之無窮」。(陳群傳) :   「夫大人君子之所不為也。」(諸葛亮傳注) :   「況大人君子懷樂生之心,流矜恕之德」。(李嚴傳注) :  6.子姪輩稱其父執輩 :   「先時聞大人謂愚為不繼,愚今竟云何邪?」 :    (倉慈傳注,令狐愚對族父令狐邵語) :   「大人率厲燉煌,忠義顯然,豈以就在困危之中而替之哉?」 :    (閻溫傳,張就對父張恭語) :   「主上明聖,大人大臣,今若不合,不過不作公耳。」 :   「陛下意解,故見大人也。」 :    (陳矯傳注,子陳騫對父語) :   「大人宜小降意,和光同塵;不然必有謗言。」 :    (辛毗傳,子辛敞對父語) :   「大人清白,不審於何得此絹?」 :    (胡質傳注,子胡威對父語) :   「大人居方獄重任,國傾覆而晏然自守,將受四海之責。」 :    (毌丘儉傳注,子毌丘甸對父語) :   「一朝屠戮,攙其不意,豈大人經國篤本之事乎!」 :    (費禕傳注,論司馬懿戮曹爽事) :  因此呂蒙要稱「甘大人」,恐怕是將甘寧視作父執輩了。(也可以啦) :  那麼怎樣子可能會較接近漢末三國時的稱呼,比方說「甘將軍」?其實 :  當時通行講法似乎並非將對方的姓氏加在頭銜上,然後直接稱呼對方, :  以《三國志》裡「使君」前有姓氏的為例(書名號恕略): :  「呂將軍來助曹使君擊陶謙」。(荀彧傳,劉翊與荀彧語) :  「曹使君智略不世出」。(程昱傳,對靳允語) :  「崔使君初不與相聞」。(王雄對幽州別駕語) :  「韋使君遇難」。(楊阜傳注,姜敘母對子語) :  「冀州裴使君才理清明」。(管輅傳注,趙孔曜對管輅語) :  「未若顧豫章、諸葛使君、步丞相、嚴衞尉、張奮威之為美也。」 :                     (步騭傳,引周昭所著書) :  均為對別人談到這位「使君」時的稱法,也就是屬於第三人稱,而並非 :  對於第二人稱的講法。《三國志》裡其他像是「曹公」、「諸葛公」、 :  「袁公」、「劉公」等也都是對別人提到這位第三人;上述例子文中的 :  「呂將軍」、「顧豫章」、「步丞相、嚴衞尉、張奮威」也都是如此。 :  (一個有意思的例外是《袁紹傳》注引《獻帝春秋》提到,袁紹憤怒地 :  回嗆董卓:「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對於第二人稱恐怕並非敬稱。) :  因此假設呂蒙稱「甘將軍」時,甘寧應該並非呂蒙當時講話的對象。 :  那麼到底怎樣會比較接近漢末三國時的稱呼?一種講法就是對方的字, :  例如「興霸」。另一種講法是對方的頭銜,不須加姓,例如「將軍」。 :  還有一種敬稱也許有同好記得,就是對方頭銜前不加姓而加「明」字, :  例如對方是將軍,就尊稱「明將軍」;對方是監察轄區的刺史、州牧、 :  司隸校尉,就尊稱「明使君」;對方是可自己徵辟僚屬的太守、縣令, :  就尊稱「明府」;對方是三公、上公、大將軍,就尊稱「明公」。其他 :  「明上」、「明陛下」甚至「明帝」、「明太子」,不一而足。 :  以上倒不是強求遊戲這樣譯,只想分享同好,以後看相關作品、影視、 :  文學創作時,胸中自有丘壑即可。最後想聊一下對於漢末三方領導人的 :  特別稱謂:曹操是可以稱「大王」的,如果覺得這樣子叫太草莽,那麼 :  「魏王」、「魏公」也是獨特只此一家的。孫權的稱呼方式,其實該用 :  「至尊」(見甘寧、周瑜、賀齊、魯肅、呂蒙、陸遜、諸葛恪等傳), :  這麼一來也是別無分號。至於「主公」一詞,《史記》《漢書》均無, :  在正史即最早見於《三國志》,且全集中於《蜀書》對於劉備的稱呼, :  後來南朝寫成的《後漢書》《宋書》等開始出現「主公」這樣的叫法, :  如此看來有可能是劉備集團自己發展出的對領導人稱謂。 :  順祝同好們春節愉快! 有幾個難點,在於: 1.低(同)階武官互稱,該如何?互稱「郎」、「尉」? 2.同場合有多個同職人等,該怎辦? 第一個問題,似乎還好解決,事實上史料上是用字。 赤壁之戰黃蓋落水,向韓當呼救,韓當說:「此公覆聲也」。 或者如呂蒙自至甘寧處道歉,呼之以「興霸」。 這一點似乎問題不大。 第二個問題,則,似在《魏書‧文帝紀》註引《典論‧自敘》, 曹丕和劉勳(平虜將軍)、鄧展(奮威將軍)同飲, 這個場景下,曹丕發言, 若只說「將軍」就不知指哪位,易生誤會了。 於是對白中曹丕對鄧展就用了「鄧將軍」以稱之。 (這個場合若稱「平虜」「奮威」來區別,似乎又太正式?) 當然,這麼看來似乎是孤例。 不過,我倒以為,後世創作, 除了以字稱人以外, 用「某(姓)將軍」稱人,似乎多少仍可行。 首先,當時許多區域盜匪,不敢稱尊,也往往自稱「將軍」, 看來泛泛用「將軍」作武人尊稱似乎尚可。 其次,即便是孤例,總之也還不盡算是無例。 若是多人在場(史料裡單用「將軍」往往是僅稱對方且無歧義) 或者為作區分, 看來這也是個不得已的辦法。 不過實際上古中國各不同時代,稱謂禮節都可能很複雜。 可能在同樣面對長官時,同僚間仍應直呼名。 但,在孫權面前, 呂蒙說著「寧雖能,未若蒙之巧也」這樣的話, 若是想用今日白話表達,那單名似乎又不讓人習慣。 若是連姓帶名: 「甘寧耍戟雖然強,還不如我呂蒙玩刀巧妙。」 似乎又顯得太直白、在白話口氣中稍嫌失禮。 (也許這才是史實上呂蒙的口氣?) 《三國演義》,對這一段是有所改寫的。 但與其說是改白話,毋寧說是改語氣: 「二公雖能,皆不如我巧也」。 這種改寫,或者也是可資借鏡的? 上面所提到的, 某個意義來說,也可以引申到不同敬語體系間的語感轉換問題。 例如說吧,日文裡依著適合當代日本人的語感, 丁奉黃蓋用了「黃蓋殿」「丁奉殿」來互稱, 翻譯成當代中文白話的時候該怎麼處理? 或者甚至原文細膩些,用了「公覆殿」「承淵殿」來互稱, 那麼難道就直譯作「公覆大人」「承淵大人」? 看來是很不合過去的時代。 但,在敬語感與漢末三國又不同的當代白話,又該怎麼處理? 也許是可以想一想的。 ****** 又,史料上孫權得以稱「至尊」, 是否主要仍是在赤壁戰後? 戰前諸下屬仍多以「將軍」稱之? 這點想法不知確否,仍請各位板友指教。 ****** 倒是說個閒話, 《水滸傳》裡面, 除了少數人外,大半的人物是沒有「字」的。 至於渾號, 一部分人物本來連渾號都沒有(武松就是), 而且看起來渾號似乎也不太具有取代名以稱呼的功能。 感覺上恐怕所欲描寫的正是另外一個迥異於士大夫層級的群體, 對於「諱」不「諱」的不太在乎。 這恐怕又是另外一種感覺了。 -- Immer mit den einfachsten Beispielen anfangen.                     David Hilber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22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