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這篇可以當作Sunjoe33大在9072那篇推論的後續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 、允咸保儀疑延。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 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禦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 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 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如果因循我的推論 這時北伐軍因為魏延想再戰 而楊儀等人奉武侯遺命進行撤軍 導致雙方在北伐軍指揮權的所有上起了衝突 也因此互相指責對方抗令不聽指揮 "一日之中 羽檄交至" 為的就是取得成都方的背書以確立指揮權的所屬 後主收到消息後 問了蔣琬跟董允的意見 兩人表示應該把指揮權給楊儀讓他領兵撤軍 此時後主很可能也立刻派蔣琬為特使去處理魏 楊的指揮權問題 再來看與此同時 魏延在山谷口跟楊儀本軍起了衝突 但因為此時魏楊兩人如果只是就指揮權所屬 其實雙方都有理 各說各話 這時候楊儀知道在這邊爭執指揮權的所屬也爭不出個所以然 於是就出奇招 抬棺開路 [嗚嗚嗚嗚~~ 丞相 您為國不辭辛勞 今日不幸出師未捷身先死 魏延卻在前擋路 不讓您回去 啊嗚嗚嗚嗚~~~ 丞相您好可憐~~~~~~] 冏> \ /魏 `[X!楊儀竟然給我來這招!] OrzOrzOrz諸葛亮靈柩OrzOrzOrz /\ OrzOrzOrzOrzOrzOrzOrzOrzOrz 大概就像這樣(0.0)/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這才能解釋為什麼不是用武侯遺命來爭取指揮權所屬的正當性 反而只是拿武侯的死來作文章就使魏延部潰散 魏延部未戰先潰後 楊儀便藉機公報私仇 派人殺了魏延並夷其三族 等蔣琬到達北伐軍時 魏延已經遇害 人都死了指揮權也不用爭了 -- 這篇文,將內容覷得淡薄,論引了廢,才得明瞭 吾將它放在版裡,刻在心上,留在一段大學的歲月,以廢入文,撰寫至今 ψak47 @ bs2.t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23.186 ※ 編輯: jackthegreat 來自: 140.113.123.186 (08/25 20:17)
chordate:完全不通,如果按你所說的,王平說的話豈不是增加魏延 08/26 00:34
chordate:的正當性?士兵怎麼會潰散?暴民兄主張眾寡不敵 08/26 00:35
chordate:魏延自己跑掉,王平完全沒說過這些話還比較合理 08/26 00:35
chordate大 你覺得我的說法矛盾 表示你對我的說法不夠了解 不知道是我推測的權力結構圖表說明不夠好懂 還是我遣詞用字上造成你的誤解 我的說法是 魏延在諸葛亮死後擁有北伐軍指揮權 這是常態狀況 但諸葛亮死前擔心魏延不願撤退(魏延因故沒能參與撤軍會議) 因此又在死前授權楊儀等人 想要買個蜀軍在他死後必定會進行撤軍的保險 而這是非常態狀況 而楊儀要能指揮北伐軍的條件必須是魏延不願撤退 因此他才要去探聽魏延的動態 魏延若要撤軍那就是常態狀況 沒有什麼好說的 但今天魏延戀戰不撤 楊儀便奉諸葛亮遺命出面接掌指揮權 魏延大怒 循常態狀況 魏延認為自己是當下北伐軍的指揮官 但楊儀等人認為魏延不肯撤軍 屬於遺命中的"非常態" 應該由楊儀領軍進行撤軍 這時除非成都方面調解 否則就是各執一詞的狀況 因此在爭取指揮權上 武侯遺命並無法完全發揮效力 魏延可以藉由發布新命令來蓋掉武侯遺命 而楊儀方也可以宣稱根據武侯遺命 魏延不撤軍繼續打的命令是無效的 因此只會陷入無限迴圈LOOP 這時候楊儀認為於法於理兩邊都站得住腳 只好以情來收攏當下的軍心 確立指揮所屬 而向魏延部告知武侯身故的消息 魏延部兵士在知道武侯身故後 以諸葛亮身前的影響力 當然是想把諸葛亮的遺體送回蜀中 (如果真的是用上述插圖的手法 那情感渲染力更強) ※ 編輯: jackthegreat 來自: 140.113.123.186 (08/26 01:46)
Sunjoe33:順序有點問題,魏延是已知楊儀接權在先。但我也認為王平 08/26 12:01
Sunjoe33:說那話是於情而言,蜀軍聽到孔明陣亡於情緒面的衝擊難以 08/26 12:03
Sunjoe33:評估,甚至可能超過法理層面。 08/26 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