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在討論撤軍問題時,要考慮以下 1. 遺令的真實性,陳壽也只講這是在秘密的軍事會議中得出的,後繼也看 不到有人可以拿出遺令來命令魏延,當然也沒有史料是顯示魏延是趕不 及參與軍議,使這軍議得出的命令本身已經是個問題,以諸葛亮的權限 是可以不理魏延就開會,這樣的話必然會有諸葛亮確認的軍令留世,如 果趕不及寫也就只有當不存在。從諸葛亮行動來看,也沒有任何想撤軍 的想法,撤退是否就是他的意思,諸葛亮也可能報有「受恩過量,常恐 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因此唔覺得自己的生死是什麼大事自己的病死 沙場更可激勵蜀軍的斗志,可以參考張嶷出征時的辭表「臣當值聖明, 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天不違願,得豫 戎事。若涼州克定,臣為藩表守將;若有未捷,殺身以報。」 2. 遺令本身的有效性,這個問題可能也是關鍵,諸葛亮的命令在他死後恐 怕就會遇到挑戰,持節不光是用來殺人,其代表的意思是節將能夠不用 事前上表就可以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不然皇帝就沒有需要給予他的信物 ,諸葛亮離世後,魏延的權限就不受限制,要重新部署按理也是合法的 ,這是為什麼魏延找費禕聯書,好等諸將知道魏延已經成為新指揮官。 丞相雖是百官之首,但在軍中執法的權威不是丞相本身,是皇帝給予的 信物,只有皇帝才有決定權。用遺令來指揮節將應沒有效力,因此也不 存在違令問題,反而不服從節將的命令本身才是違令。 3. 楊儀實際職務按現代軍制當只是掛准將或少將銜的副官,而且還是非正 式的,正牌軍務副官是費禕,要統領軍隊,在還有一堆少將、中將、上 將的情況下,這樣的等級是不夠格的,諸葛亮在生還可以依靠授權來取 得合法性,至少其他高階還是要買司令官的帳,人一死就沒有權可以授 ,大家都只有按自己的官階爭權力。副官可不是副指揮官的簡稱,在軍 旅上副官相等于是秘書,等級與參謀長差遠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3.252.1.198
chosenone:小小意見 可以不要再用現在軍事體系去比擬三國嗎? 08/26 23:02
chosenone:明明就差很多 要比還不如用三國或漢晉較近的情形來比較 08/26 23:04
chordate:這是為什麼魏延找費禕聯書,好等諸將知道魏延已經成為新 08/26 23:09
chordate:指揮官...看不出「為什麼」的關連性 08/26 23:10
chordate:到底是魏延無論怎麼樣都可以接任,還是魏延需要費禕開死 08/26 23:10
chordate:亡證明?還是你所謂的命令一定要從中軍發佈?(其實跟 08/26 23:11
chordate:死亡證明是同樣的意思) 08/26 23:11
chordate:這邊其實也是老問題了 08/26 23:12
chordate:because 後面連的句子常常沒有邏輯關連 08/26 23:17
alexch:推認真論述,但是猜測太多,再說以承平官僚制來論戰時前線 08/26 23:39
alexch:向來是依我的邏輯無法將其連貫處,所以無法理解 08/26 23:40
boman:制度上往往只是名字上的差異,轉變並不會太大,同時也一直 08/26 23:46
boman:有人以楊儀是參謀長來作為楊儀接班的根據。 08/26 23:46
boman:行文有少許跳躍但也不算怎樣難理解,再說講的也不是什麼新 08/26 23:54
boman:鮮事。另制度上也沒有什麼平時和戰時,都只是看那個權限大 08/26 23:59
boman:,戰時更加沒有什麼比持有皇帝符節的權限更大。 08/27 00:00
alexch:如果你要這麼說我也沒話講,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認知不 08/27 00:28
alexch:同。制度派跟實務派的分歧點本來就沒有對錯之分。 08/27 00:29
godivan:我覺得跟什麼實務派沒啥關係 08/27 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