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恕不引用原文 會回覆這篇文章,因為實在感覺原作者擴大解釋史書中某些部份 反而把一些重要的細節忽略掉了,關於劉巴,我的理解依然很簡單 依據三國志裴松之注,諸葛亮講他不如劉巴的原文為 零陵先賢傳曰:張飛嘗就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恚。諸葛亮謂巴曰:「張飛雖 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 也。」巴曰:「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備聞之,怒 曰:「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專亂之。其欲還北,假道於此,豈欲成孤事邪?」備 又曰:「子初才智絕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難獨任也。」亮亦曰:「運籌 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枹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 耳。」初攻劉璋,備與士眾約:「若事定,府庫百物,孤無預焉。」及拔成都, 及拔成都,士眾皆舍干戈,赴諸藏競取寶物。軍用不足,備甚憂之。巴曰:「易 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巿。」備從之,數月之間,府庫充實。 劉備氣劉巴不尊重張飛,諸葛亮欲保劉巴,因而幫劉巴講話 劉巴實際在成都的生活是怎樣,同樣由下面這一段可以看出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巴為尚書,後代法正為尚書令。躬履清儉,不治 產業,又自以歸附非素,懼見猜嫌,恭默守靜,退無私交,非公事不言。 他可是戰戰兢兢的耶,可以推測諸葛亮雖保他,劉備卻不喜歡他 至於講劉備喜得巴的那段 零陵先賢傳曰:璋遣法正迎劉備,巴諫曰:「備,雄人也,入必為害,不可內也 。」既入,巴复諫曰:「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璋不聽。巴閉門稱 疾。備攻成都,令軍中曰:「其有害巴者,誅及三族。」及得巴,甚喜。 劉巴是人才呀!多這個人才對劉備這個梟雄來講當然重要 以劉備當時的情緒而言,當然高興,可是這段三國志原文寫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辭謝罪負,先主不責。 然後 而諸葛孔明數稱薦之,先主闢為左將軍西曹掾。 如果還要諸葛亮大力推薦,劉備才任用劉巴 所以可以推測劉備喜得巴,充其量不過一時的情緒 劉備不樂用劉巴,劉巴也不樂被劉備所用 最後談「忠」,原文作者言及的「忠」,頂多是表面的「服從」 不管從前或現在,部屬真的「忠」於長官 必然會在這長官下大力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負 比如希特勒侵略整個歐洲,法國、波蘭幫希特勒做事的人不在少數 可是他們真的「忠」於希特勒嗎 還是從中替自己國民多做些事情呢 所以三國志劉巴傳提到劉巴無法北還 又不願留在劉備陣營,就逃到交阯 然後又入蜀,最後才被劉璋留下來 因此可推論劉巴不「忠」於劉備 要是真的「忠」於劉備的話 以劉巴的才華,必然能幫劉備更多事情 可是劉巴不就告訴我們沒有了嗎 話說曹操已死,劉備大敗,眼前只有扶不起的阿斗 換作我已中年,一個傷風感冒就足以讓我抑鬱而終啊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142.200
age317:劉巴從來沒有不忠於劉備阿,你的理解實在很奇怪 04/19 18:28
zeuklie:就劉巴沒有「真心支持(忠)」劉備 也沒有對抗劉備 04/19 19:52
是的,劉巴從未真心支持劉備,換句話說 若是他願意忠於劉備,赤壁之戰後無法北還 自然就會留在劉備陣營 他既然不願留在劉備陣營,也沒有投靠東吳 反而展開千里大逃亡,先到交州,然後入蜀 推測是想從張魯那邊過去,然後被益州的守軍抓到 零陵先賢傳曰:巴入交阯,更姓為張。與交阯太守士谿計議不合,乃由牂牁道 去。為益州郡所拘留,太守欲殺之。主簿曰:「此非常人,不可殺也。」主簿 請自送至州,見益州牧劉璋,璋父焉昔為巴父祥所舉孝廉,見巴驚喜,每大事 輒以諮訪。 自此劉巴在成都形同軟禁,至少不能自由遠行 況且劉備入蜀前,劉巴是站在反對立場的 劉備平定益州後,自然不肯放劉巴走 劉巴如果不任官,不服從劉備的話 就沒俸祿養家,而且性命也難保 因此劉巴能排進蜀漢的第幾策士嗎 如果行的話,三國演義早就大書特書了不是嗎? ※ 編輯: monomorium 來自: 118.169.142.200 (04/19 20:11)
age317:劉巴既然接受曹操的辟用,忠於曹操拒降劉備,是他的氣節。 04/19 20:28
age317:214年後他既然接受劉備的辟用,忠於劉備也是他的責任阿,他 04/19 20:31
age317:也幫劉備出意見做了許多工作,如新鑄值百錢充實府庫、合造 04/19 20:34
age317:蜀科、撰寫詔策文幫劉備稱帝,中間又頂著壓力勸諫劉備緩稱 04/19 20:36
age317:帝,就算劉巴非真心降服,至少也是盡忠職守、盡力為臣了 04/19 20:38
age317:其實我認為劉巴已經真心降服劉備了,至少他對劉備並無二心 04/19 21:45
rssai:這樣描述感覺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沒有特別的想法這樣 04/19 23:37
achech:通篇我只看到張巴~ 04/19 23:53
age317:來首歌吧~~~ 張爸 XD 04/19 23:54
and629:就兩位的論述來看我覺得劉巴跟劉備的關係是否比較像 04/20 11:53
and629:司馬懿跟曹操的關係那樣。司馬懿原先也是不想受曹操任用, 04/20 11:54
and629:被迫出仕後卻與曹丕交好,而在曹丕稱帝時對他是真正效忠。 04/20 11:55
and629:套用回劉巴身上,也許他是因為認同諸葛亮所以才會接受他的 04/20 11:57
and629:舉薦的。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04/20 11:59
and629:同樣的邏輯,劉巴留蜀倒也不一定是所謂"軟禁",而是因為劉 04/20 12:07
and629:璋對他的態度是"每大事,輒以諮訪"。這裡則是比較像賈詡仕 04/20 12:09
and629:於張繡那樣。 04/20 12:10
像劉巴這等身份、地位,當時一定有很多從人 雖然不知道在益州被抓到的時候還有多少從人 只要劉璋把劉巴身邊所有從人換成自己的人 劉巴一舉一動便都在劉璋掌握之中 劉璋可能不是什麼英明的領袖,也不聰明 但還不算昏君,劉巴在荊州劉備勢力範圍中逃走 這消息必定有傳到劉璋耳中 既然有前例,知道他會逃 要留住他怎麼可能像賈翔那樣 再則,賈翔是自願幫張繡的 主要原因也是在亂世中自保 再則,要逃除非像關羽或廖化自己有武力 不然就得靠從人的力量,當從人都非心腹的時候 其實就跟軟禁沒兩樣
age317:曹操殺了孔融才讓司馬懿出仕,劉備沒殺人就讓劉巴降服,兩 04/20 14:04
age317:者完全不同。而且劉巴敢跟劉備拿翹(嗆張飛),司馬懿敢跟曹 04/20 14:08
age317:操拿翹嗎? 大概曹操立刻就殺了司馬懿吧 04/20 14:08
這個,曹操是很後來才殺孔融的,孔融向曹操薦禰衡 禰衡辱曹操,被曹操送去劉表那裡被殺 另外曹操每次興兵,孔融都諫曹操止兵 曹操老早就想殺孔融了,為什麼到很後來才殺 因為孔融是當時名士,跟朝中許多大臣都有交情 這種情況下就會有很多人保孔融(幫孔融講話) 孔融沒太過分自然不會有事 可是孔融對曹操可說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寸進尺 超過曹操的容忍極限自然夷滅孔融全家 因此可以說孔融忠於漢室,也就是當時的獻帝,而非曹操 話說曹操的忍耐度怕比劉備、孫權都來得好很多說
a7v333:劉巴:老師說話你有在聽嗎? 沒有嘛~~ (摔筆) 劉璋:.... 04/20 14:28
※ 編輯: monomorium 來自: 118.169.139.8 (04/20 17:21)
age317:1.司馬懿出仕的208年,孔融被殺 2.曹操晚年的忍耐度超低, 04/20 17:30
age317:可參考荀彧、許攸、婁圭、崔琰、楊修 04/20 17:30
感謝 age317 ,我懂你的意思了 依據資治通鑑卷六十五孝獻皇帝庚建安十三年 夏,六月,罷三公官,復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以曹操為丞相。操以冀州別 駕從事崔琰為丞相西曹掾,司空東曹掾陳留毛玠為丞相東曹掾,元城令河內司馬 朗為主簿,弟懿為文學掾,冀州主簿盧毓為法曹議令史。毓,植之子也。琰、玠 並典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拔敦 實,斥華偽,進沖遜,抑阿黨。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 服不敢過度,至乃長吏還者,垢面羸衣,獨乘柴車,軍吏入府,朝服徒行。吏潔 於上,俗移於下。操聞之,歎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 司馬懿,少聰達,多大略。崔琰謂其兄朗曰:「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 所及也。」操聞而辟之,懿辭以風痺。操怒,欲收之,懿懼,就職。 這是六月的事情,跳過中間七月,再往下看 八月,丁未,以光祿勳山陽郗慮為御史大夫。 壬子,太中大夫孔融棄市。融恃其才望,數戲侮曹操,發辭偏宕,多致乖忤。操 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內甚嫌之。融又上書言:「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 內不以封建諸侯。」操疑融所論建漸廣,益憚之。融與郗慮有隙,慮承操風旨, 構成其罪,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奏:「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 欲規不軌。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前與白衣檷衡跌蕩放言,更相讚揚。 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操遂收融 ,並其妻子皆殺之。初,京兆脂習與融善,每戒融剛直太過,必罹世患。及融死 ,許下莫敢收者。習往撫屍曰:「文舉捨我死,吾何用生為!」操收習,欲殺之 ,既而赦之。 其實千百年來,歷史早有定論 如果要有創意的見解,我想這不是我能懂的吧 ^^ ※ 編輯: monomorium 來自: 118.169.139.8 (04/20 18:49)
age317:司馬懿必定是在208年6月之後出仕,但沒有史料證明剛好在六 04/20 23:16
age317:月或八月前,殺孔融和逼司馬懿出山都是一種態度,代表曹操 04/20 23:19
age317:決心昭告天下,他要收緊對士人的寬容,加強控制了。 04/20 23:21
age317:另外後漢書孔融傳:「既見操雄詐漸著,數不能堪,故發辭偏 04/20 23:22
age317:宕,多致乖忤」,這也是一種定論,說明曹操的忍耐度高低 04/20 23:24
age317:話說八卦板最近孔融正夯,我看了也只能笑笑帶過而已 04/20 23:58
age317的很多見解,我真的是聞所未聞 歷史定論恐怕不是隨隨便便從史書中擷取兩句話 再加上自己的理解、申論而已唷 後來想想,還是應該要把司馬懿出仕方面說明清楚 至於劉巴,想來age317是替劉巴的歷史評價多加幾分 這樣我也不好多說什麼 ^^ 有關司馬懿出仕曹操,晉書有相關記載 漢建安六年,郡舉上計掾。魏武帝為司空,聞而辟之。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 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堅臥不動。及魏武為丞相,又 辟為文學掾,敕行者曰:「若複盤桓,便收之。」帝懼而就職。於是,..... 這裡,「帝」指司馬懿,「魏武」指曹操 「敕行者」指的是持詔書往聘之人 這一段的記載很簡單,早在建安六年曹操就有聘司馬懿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當丞相之後又聘一次 這一次晉書中記載敕行者說如果司馬懿不接受,就會逮捕司馬懿 可想而知敕行者帶了一支為數不少的軍隊去 當時把司馬懿家前前後後都包圍 敕行者兩手,一手拿聘書,另一手則拿逮捕令 司馬懿不想被逮捕就只能「懼而就職」 想當然而,這自然是建安十三年六月之後的事 至於可不可能拖過八月,也就是孔融被處死之後呢? 有可能,前提是司馬懿當時所在的地方距離許昌超過兩個月的路程之上 另外孔融被處死的消息先傳到司馬懿所在的地方 司馬懿自然有可能因為聽聞孔融被處死,「懼而就職」 司馬懿據晉書記載為「河內溫縣孝敬里人」 合理推測司馬懿當時在河內溫縣 此為今日河南省溫縣招賢鎮 距離許昌推估不超過兩百公里 一日行軍三十公里計算 從許昌到溫縣大約七天 因此路程往返約半個月即可 另外,晉書沒有記載司馬懿聽聞孔融被處死的消息 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也全無相關記載 後人也無這方面的共識 所以,「司馬懿出仕曹操」與「曹操處死孔融」這兩個歷史事件 合理推論並不是「曹操處死孔融」才讓「司馬懿出仕曹操」 我加上以上敘述說明 希望往後的讀者不要被誤導 ^^ ※ 編輯: monomorium 來自: 118.169.139.78 (05/05 13:57)
age317:好吧,曹操"可能"不是殺了孔融才讓司馬懿出仕,但也可能確 05/05 21:09
age317:實是殺了孔融才讓司馬懿出仕,兩種能可能其實都有,因為沒 05/05 21:11
age317:有確切的史料記載曹操辟用司馬懿的月份,司馬光也只是簡單 05/05 21:12
age317:的推估而已。精確來說,我強調的是曹操用高壓手段才收服司 05/05 21:15
age317:馬懿,而劉備用相對溫和的方法就讓劉巴效忠,曹、劉對比, 05/05 21:17
age317:高下立判。 05/05 21:17
曹操、劉備的手段是另外的話題,這裡 我還是要把觀念講清楚 古代史家沒有憑據不會亂猜 尤其資治通鑑獲得如此高度評價 司馬光所寫的東西一定有所本 話說這麼重要的事情,史書不可能沒有記載 「本」在哪裡 翻一翻後漢書孝獻帝紀其實就有了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溫免。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 操自為丞相。 六月癸巳是哪一天呢?換算後是六月九日 西曆為208年7月8日 八月丁未,光祿勳郗慮為御史大夫。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是月 ,劉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荊州降操。 同樣的,八月壬子是八月二十九日 西曆為208年9月26日 當時的大事,想當然爾會詳細記載日期 這一篇我想我就說明到這裡就好 其他的,我倦了,不想打字了 xd ※ 編輯: monomorium 來自: 118.169.129.99 (05/05 21:55)
age317:當丞相跟下辟召令有說是同月同日嗎? 05/05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