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evchenco (冬肥)》之銘言: : 因為剛好最近重看電視劇,又剛好看到版上關於三國研究題材的一些介紹, : 不知不覺又燃起了一點點年輕時的熱情.(話說雖然那篇文章我看得很認真,但是 : 什麼是吳簡?意思是出土的吳國書簡嗎?)所以,想在工作和補習之餘挑點東西來看, : 特來此請教有什麼好推薦. : 首先,交代一下我的基本能力,不是本科生,國文能力......只能說普普,反而聯考 : 時代的自己遠勝於現在. : 1.三國演義:談不上熟讀,不過國中時代整本看完過幾次 : 2.三國志:很久以前嘗試過看原文,但是看得很痛苦,理解相當有限,加上斐注就更頭大. : 有考慮過白話版,不過因為當時在三民沒找到白話與文言皆錄的對照本,所 : 以作罷,後來三分鐘熱度過了,也就此遺忘這件事了. : (話說是我的心理作用嗎?很久沒去書局,前陣子去三民買柏楊的資治通鑑,發現史學 : 區變得好小,而且我拿走的單本柏楊,隔了半個月還是沒補齊,我半個月拿一本,我拿過 : 的地方就一直空在那,這是代表書出很久了,大家都看過的意思嗎?)   下文引自倪永明先生《中日《三國志》今譯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南京:鳳凰 出版社,2007.9),頁15-20。     一、《三國志》中文今注今譯本的不足     (一)中文今注今譯本種類     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編制的《古籍整理出版規劃》(1982-1990)   裡開列有規劃今譯的書目,都要求既加注又全譯,《三國志》即為其中之一。撇   開各種選注選譯本不談,完整翻譯陳壽《三國志》的工作,已經進行了二十餘年   的時間。就筆者能力所及,搜集到了各種《三國志》的中文今注今譯本共有十一   種:     王靜芝等人的《白話三國志》(僅翻譯了陳志,有隨文注,簡稱「河洛《白   話》」)     蘇淵雷主編《三國志今注今譯》(僅翻譯了陳志,有詳細注釋,簡稱「湖南   《今注今譯》」)     田餘慶、吳樹平主編《三國志今譯》(僅翻譯了陳志,沒有注釋,簡稱「中   州《今譯》」)     劉國輝等譯《三國志現代文版》(僅陳志,有簡單注釋,簡稱「紅旗《現代   文版》」)     曹文柱主編《白話三國志》(僅翻譯了陳志和部分裴注,有簡單注釋,簡稱   「民院《白話》」)     戴逸主編《三國志全譯》(僅翻譯了陳志,沒有注釋,簡稱「貴州《全譯》」)     杜經國譯《文白對照三國志》(僅翻譯了陳志,有簡單注釋,簡稱「中州《文   白》」)     方北辰注釋《三國志注譯》(僅翻譯了陳志,有詳細注釋,簡稱「陜西《注   譯》」)     王根林等譯《白話三國志》(僅翻譯了陳志,沒有注釋,簡稱「上古《白話》」)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三國志》分冊)(僅翻譯了陳志,沒有注   釋,簡稱「漢語《全譯》」)     田餘慶、吳樹平等譯《(傳世藏書)文白對照三國志》(僅翻譯了陳志,沒   有注釋,簡稱「三秦《文白》」)     除了上述各種譯本外,尚有台灣學者林美玲主編的《白話三國志》(上下兩   冊),從篇幅上來看(共1364頁),應該是沒有對裴注部分進行翻譯,注釋也不   太可能非常詳細。遺憾的是筆者未能求得該書,無法將其列入研究範圍。     (二)「後不如前」現象一定程度存在     通過對十一種中文今譯本的考察我們發現,古籍今譯工作本來必須而且應該   做到「前修未密,後出轉精」,但「閉門造車」仍然是個通病,有些譯本甚至出   現了許多「後不如前」的現象,如:     [例1]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魏志‧賈   詡傳》326)     按:「汝別埋我」中的「別」,當理解為「另外」。「別」表示否定意義「不   要」,是在近代漢語中才出現的。湖南《今注今譯》(610) :「你們另外把我   藏起來。」翻譯正確。民院《白話》(443) :「你們別活埋我。」漢語《全譯》   (166):「你們別把我活埋了。」都出現了錯誤。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出版了日本學者今鷹真等人的日譯本,台灣學者王   靜芝等人的中譯本,國內對中古漢語的研究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吳金華《三國   志校詁》等系列成果的問世,張元濟百衲本二十四史中《三國志校勘記》的整理   出版,趙幼文遺稿《三國志校箋》的出版,都使《三國志》研究在語詞典故、版   本校勘、譯介體例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有這些,都沒有充分體現在大陸   的各種中文注譯本中。這樣就導致了諸多誤譯,許多錯誤還是共同性的。如:     [例2]明統簡至,立功立事,過之。(《魏志二十二‧陳泰傳》641)     按:「明統」為「明練」之誤文,「明練」為當時習語,表示熟練、精通之   義,說見《三國志校詁》。除陜西《注譯》(1118)之外,所有中譯本的譯文都   是錯誤的。附帶說明一下,中華書局校點本的這個錯誤,使日本學者藤井守《三   國志語彙集》(97)誤收了「明統」一詞,並將其視為六朝新出詞語。又如:     [例3]綝聞之,遣從兄慮將兵逆據於江都,使中使敕文欽、劉纂、唐咨等   合眾擊據,遣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告胤取據,并喻胤宜速去意。(《吳   志十九‧孫綝傳》1446)     按:盧弼《集解》(1128)引錢大昕說:下文云「峻從弟慮,蓋峻之從弟,   于綝為從兄,實一人也。《三嗣主傳》作『孫憲』,『憲』與『慮』字形相涉而   誤,當以『憲』為正。孫權之次子慮封建昌侯,此峻從弟,不應與同名也。」查   一下吳國宗室人物之間的關係,可以發現孫綝、孫峻都是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   兩人事堂兄弟的關係,而孫慮是孫權的次子。所以在同足的親屬中不可能再用「慮」   來作為名字。最早的中文今譯本河洛《白話》(1336)隨文注「(原作孫慮,據   錢大昕的說法改正)」改為「孫憲」,而且下文中四次出現的「孫慮」都改作了   「孫憲」。大陸出版的十種今譯本除陜西《注釋》(2650、2674)把五處的原文   和譯文都改為「孫憲」外,其他九種都存在各種錯誤:     湖南《今注今譯》:出段後注(3126)引錢大新說,「慮」當作「憲」。但   下文四處皆未改,而且譯文(3126)都作「孫慮」,前後不一致。     中州《今譯》:譯文(1034)全部作「孫慮」。     紅旗《現代文版》:譯文(1015)全部作「孫慮」。     民院《白話》:譯文(1980)全部作「孫慮」。     貴州《全譯》:原文(7169)都改作「憲」,譯文(2174)仍全部作「孫慮」,   前後不一致。     中州《文白》:原文(1018)在「遣從兄率將兵逆據江都」這一句中江「慮」   改作了「憲」,下文四處「慮」都沒有改。譯文(1021)全部作「孫慮」,前後   雜亂。     上古《白話》:譯文(1044)全部作「孫慮」。     漢語《全譯》:「遣從兄率將兵逆據江都」一句中的「慮」原文和譯文(971)   都改作了「憲」,但是下文出現的四處原文和譯文都沒有改正。     三秦《文白》:原文(858)把「慮」全部改作「憲」,但譯文(868) 全   部作「孫慮」,前後不一致。     (三)精益求精的翻譯態度尚須加強     最近十五年來中國大陸各種類型的《三國志》譯本(包括節譯本)層出不窮,   成為持續上升的熱點,這說明了古籍今譯工作得到了極大的重視,也反映出讀者   對傳統文化的熱愛程度。但各種譯本水平可說是良莠不齊,後文我們會從諸多角   度作出詳細評述。總體而言,各譯本還缺乏一種精益求精的指導思想,試舉述例   說明如次:     [例1]至一大國,官亦曰卑狗......。南至邪馬壹國,女王之所都,水行   十日,陸行一月。(《魏志三十‧倭人傳》854)     按:湖南《今注今譯》(1728)為「一大國」出注:「《北史‧倭國傳》作   『一支國』。即今對馬海峽中的壹歧島。」為「邪馬壹國」出注:「應為邪馬臺   國。關於其地所在,學術界爭議很大,有九州說、本州說等,國內學者一般肯定   九州說,認為其地在今日本福岡縣南部三門郡一帶。」這些注事都是分長精當的,   但是,在該書後面的譯文中(1758),卻仍然分別翻譯成「到一大國」和「邪馬   壹國」,這實在令人費解。     再如:     [例2]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魏   志十二‧崔琰傳》367)     按:日譯本(441/4) 卷後指出,今本《荀子》中沒有這句話,是不是譯文   呢?筆者查閱了《三國志集解》和《三國志校箋》等書,發現錢人都沒有注意到   這個問題,而日譯本卻指出來。在檢索了《四庫全書》(電子版)後,確實如日   譯本所言,沒有找到其他任何用例,也不是對《荀子》一書中某種敘述的歸納性   表現。反觀各種中文今注今譯本,沒有一家提及這一點。讓人感到可惜的是,湖   南《今注今譯》(681) 為「孫卿」作了注釋:「即荀況。戰國趙人,時人尊稱   荀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諱,將荀改為『孫』。」陜西《注譯》(628) 同樣   為「孫卿」作了注釋:「即荀子(約前313─約前230)。名況。戰國時思想家。   當時人尊稱為荀卿。漢代人為避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他本是趙國人,遊   學列國,後來在楚國居住,著書終老。他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又提出與孟子   人『性善』相反的『性惡』說。今存其著作《荀子》三十二篇。傳見《史記》卷   七十二。」這兩個譯本就是沒有去查一下《荀子》的原文,而今本《荀子》中沒   有這句話這一最重的事實,也就不可能告訴讀者了。在古籍今譯的工作中,一絲   不茍是多麼的重要。     更有甚者,再最新出版的「漢語《全譯》」的出版說明中,居然把主編者「許   嘉璐」訛作「許喜璐」。而「三秦《文白》」幾乎就是十五年出版的「中州《今   譯》」的克隆版,最大的改動之處是把「中州《今譯》」卷首吳樹平近萬字的「陳   壽及其《三國志》」一文簡化成了約三百字的「前言」,錯誤之處大多照樣沿襲,   上文所舉人名「孫慮」即為一例。    因為本段談的主要是中譯本,所以看起來好像中譯本還不如日譯本。但如果實際去讀 原書,倪先生對日譯本還是有很多批評,文長就不引了。   照本書的說法,坊間的中譯本錯誤都不少,而且翻得也不全。原po不先讀《三國 志》我認為是對的。我較推薦想讀三國先從別的書入手。先讀《通鑑》白話,再讀《通 鑑》原文,等準備好了再讀《三國志》,裴注嫌難就先跳過。先讀《通鑑》的好處是 史料被司馬光改寫過,因此字句遠比《三國志》通暢,而且若史料有歧異,司馬光做 過還算精到的考異,從中可以學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再者若閱讀進度持續不中斷, 編年體會比紀傳體好入手。   至於極其好用的《三國志集解》,除非要做研究或是想在網路上找人嘴砲,我不 建議一般人找來讀。 : 3.資治通鑑(柏楊版): : 雖然不時有人說柏楊的地理和時空概念都經常錯亂,但是我沒有專業到能看出來的 : 地步.白話文的好處是方便,而且看柏楊的主觀評論以及與讀者對罵,其實還頗有趣味.我 : 很喜歡摘錄於曹操的那段自明本志,戲劇中看來假惺惺的厚黑台詞,在文字上卻顯得真誠 : 多了. : (我只有從東漢末開始看,目前看到諸葛亮掛點,剩下最後一本結束三國.我很好奇,柏楊 : 版也有通鑑記事本末,內容是跟資治通鑑完全一樣嗎?有什麼區別?比起編年,用整件事 : 貫串的版本會不會比較有利於門外漢?)   我沒讀過《柏楊版通鑑紀事本末》。就網路上找的的目錄,似乎不是翻譯袁樞的 《通鑑紀事本末》。紀事本末原則上是給那些沒有精力、時間讀原書的人看的。既然 有辦法讀柏楊版通鑑,那就沒有讀紀事本末的必要了。 : 4.維基百科: : 就沒事在馬桶或捷運上點三國有關的條目看,不敢說全部,不過大部分都有 : 點開來看過. : 如上,太深的書我想我可能啃不下來,可是我又很恨書店一些莫明奇妙的三國書籍, : 文字能力遠不如柏楊,資料彙整或史料判讀的能力感覺比維基和本版都差,為什麼這樣 : 也可以出書?這樣跟看火鳳或蒼天航路有什麼不同? : 所以......這樣的我,看完柏楊的資治通鑑之後,有什麼不錯的書可以推薦我看?   易中天的《品三國》雖然沒有太多高妙的論點,但內容平實,錯誤較少,很適合 初學者閱讀。想看人物品評的,黎東方先生的《細說三國》應該還是我所讀過最有趣、 最適合一般人讀的入門書。本板板友kea 的《橫走波瀾劉備傳》也可以看。該書的地 圖有點兒亂,內容上想像演繹的部分也不少,但大致還算合乎史實。不過不管是讀這 些書還是讀本板的討論,基本上都是信七分就好了。在自己還沒有能力進行考證與評 論時,不要輕信任何人的說法。 : 附帶有兩個小問題好奇想問,也許有人有空的話可以簡單替我解惑一下 : 1.柏楊經常性的提到史記與資治通鑑的重要性,儘管我依然記得當年國編本的內容, : 但是有沒有人可以用簡單的白話文告訴我,這兩套書的意義是?總不會只是因為 : 紀傳體與編年體吧?史書不是有一堆嗎?   簡單說就是寫得好、寫得遠比其他書都要好。《史記》我推薦李長之先生《司馬 遷的人格與風格》,這是我所讀過最好的一本《史記》的介紹書,雖然錯誤不少。《通 鑑》的話印象中張元老師在《歷史月刊》寫過一系列介紹《通鑑》的文章,可以找來 讀讀。 : 2.維基提到蜀國好像沒有像其他兩國一樣有史,我好像在推文看過這是因為諸葛亮 : 的關係,這個理解正確嗎?為什麼其他兩國不會這樣? : 以上,感謝各位   是,這是陳壽在〈後主傳〉中的意見。既然諸葛亮是主政者,那制度上的闕漏 確實該由他負責,陳壽的批評並沒有什麼錯誤。這當中也沒什麼特殊理由,簡單說 就是制度設計不周詳。這問題再往下推就會變成陰謀論,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6.172.73
hugo7935:推 08/19 10:26
tzudata:推 08/19 15:16
syucha:推! 08/19 15:31
argentina306:張元老師的名字似乎筆誤了 08/19 17:07
感謝提醒,已修改。 ※ 編輯: teyao 來自: 125.228.248.188 (08/19 18:22)
shevchenco:感謝,答案詳細到讓我感動的地步,我再陸續挑幾本看 08/20 02:00
shevchenco:非常謝謝指導 08/20 02:00
gyyro: 其實蜀漢還是有人寫史,如譙周的蜀本紀,王崇的蜀書 10/17 22:48
gyyro: 譙周的蜀本紀在三國志裴注有出現,王崇的蜀書則是出自 10/17 22:49
gyyro: 華陽國志 後賢志 王化傳中 10/17 22:50
gyyro: 只是這兩本書現代都失傳,東晉時期仍有保存 10/17 22:51
gyyro: 所以常璩才會知曉王崇的蜀書和陳壽的史書有不同之處 10/17 22:53
gyyro: 蜀書 10/17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