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章來源: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99/199-11.htm 繁星高中與明星大學相輔相成 【周懷樸】   國立清華大學五年前研擬大學部招生及教育改革方案、推動繁星計畫, 今年第一屆的繁星學生即將畢業,依學校提供的學業成績及社團活動資料來看, 他們的整體表現,非但不遜於其他入學管道的學生且有過之;其他學校的繁星 學生表現也很不錯。依筆者擔任數位繁星學生導師的觀察,表現良好的重要原 因是具有強烈企圖心及學習動機。去年底教育部組團前往美國考察大學部申請 入學的制度及作法,筆者有幸參訪了世界一流的史丹佛大學及加州柏克萊大學 ,聽取他們的招生理念,發現其與繁星精神多所契合,國情制度雖有不同,但 理念精神確有可觀之處,茲將所見所聞提供大家參考:   學生來源多元化是美國明星大學的核心招生理念,史丹佛學生組成的多元 程度全美第一,2010年獲得入學許可的學生中高達七分之一是來自祖宗三代未 曾進過大學、社會底層的家庭,史丹佛提供的清寒獎學金每年超過一億美金。 2010年史丹佛大學有三萬二千多人申請,二萬七千多人學業成績都非常優異, 但入學許可只有2300人,選才最主要的考量就是多元化;我們被告知,常春藤 各校的招生政策亦是如此。柏克萊大學是加州公立大學,招生雖以加州高中生 為主(80%),但學生的組成涵蓋加州各地區各階層,密西根大學等州立一流 名校亦是如此。各校招生主任都強調學生來源必須多元化,因為可以提供一個 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學習環境、一個多元討論激發創造力的學習環境及一個解 決複雜問題多面向思考的學習環境,而這樣的校園環境對培養優秀的青年極為重要。   哈佛大學醫科的招生也強調多元化,其理念是醫生沒有選擇病人的權力, 病人的社經背景是多樣的,因此哈佛希望培養的專業醫生其社經背景也是多樣 的;2010年哈佛醫科錄取的學生中高達五分之一是來自醫療資源不足的偏鄉地區。 耶魯法律專業的招生理念也是如此;我們同時發現美國許多頂尖私立高中也以 學生來源多元化的理念招收國中學生。顯然多元學生組成的概念,已是美國學校 招生的主流價值,其意涵並不單純是考量社會公義或責任,而是可以更積極的塑 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體現「有教無類」的教育宗旨。   如何達成學生來源多元化?美國高中上萬所,加州高中上千所,其中有許多 優秀高中,而許多私立高中也根據PSAT(相當於基測)成績篩選學生,這些優秀高中 的師資齊備、課程豐富,畢業生SAT分數(相當於學測)相對也很高,以史丹佛 大學有限的名額,只需要網羅各州優秀高中的前段畢業生即可,柏克萊也只需要 吸收州內優秀高中的前段畢業生即可,但這就違反了多元化的政策。因此史丹佛 、柏克萊、常春藤各校的選才,需要個案考量申請人學習歷程及成長環境、查看 申請人可得到的教育資源及其努力受教的程度,而不作各高中之間評比,目標是 要挑選各地區、各高中最具有競爭力的學生。史丹佛將美國分成23區,除了偏遠 州因申請者少可以有較高的錄取率外,其他各區錄取率都相當。柏克萊在同分比 序時,偏鄉弱勢高中的畢業生及逆境成長的孩子優先錄取,因為他們除了企圖心 也更具抗壓性。   高分保證錄取?2010年中國大陸的高考(如同國內的指考)理科狀元,申請 美國11所名校被拒,震驚了大陸教育界,引起廣泛討論,此一個案呈現中美雙方 的看法顯然不同,「美國一流名校要看成長過程中所呈現的綜合素質與獨特個性 、而非只是考試高分」。如同我們的學測成績,美國SAT標準化考試的分數是申請 大學的必備資料,史丹佛及柏克萊的申請者中,SAT高分群的人數遠遠超過招生名額 ,如果根據SAT分數擇優錄取,招生作業十分簡單,但是他們一方面怕選到考試機器 ,二方面有社經背景太相近而違反多元化政策的問題,因此分數只作為參考因素之 一,還必須多方面考量其他方面的表現,而且他們的統計資料也顯示,SAT分數對 大學學習表現的影響有限,(清華多年的統計資料也顯示類似結果),真正影響學習 表現最主要的因素仍然是學習動機及學習熱情,而如何由眾多申請者送審資料中 挑選出這些具有活力的學生、正是招生人員的主要職責。   招生成效要看學生入學後的學習表現及畢業後對社會的貢獻;柏克萊在全美 公立大學名列前茅,史丹佛、哈佛醫科及耶魯法律也極負盛名,他們的多元化招生 理念及選才作法都受到社會肯定及支持。大學選才方式影響高中教育至巨,美國亦然 ,明星大學的選才方式尤其有機會促成高中教育多元評量、多元智能的正常發展 ,而在一個多元組成的校園、追求公平正義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學也才有更上層樓 拔尖發展的機會;社會尊重大學選才,當然也期許大學能用更高的視角體現甄選 入學的真意。最後,為什麼少數高中、特定地區才有”好學生”?為什麼某些社經 背景才有”好學生”?什麼樣特質的學生才是好學生?是值得我們社會及教育單位 大家要再省思檢討的問題。 作者簡介: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曾任國立清華大學教務長,於民國96年率先規劃繁星計畫      曾任教育部民國99年考察美國申請入學制度訪問團團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6.148.53
hsnuyi:國外名校除了看成績 還有看課外活動 不是"只"看課外活動... 03/15 13:17
hsnuyi:不過台灣學校大多"只"看成績就是了... 看繁星就知道 03/15 13:21
hsnuyi:這文章分明打自己臉 繁星不就是用校內%決定的... 03/15 13:22
naivekasa:我覺得繁星計畫很好啊! 03/15 21:01
yellowsnake:基本上那些美國大學還是會看SAT的成績,如果SAT不夠的 03/16 12:39
yellowsnake:就算其他方面有在好的表現,也會被拒絕。所謂多元只是 03/16 12:40
yellowsnake:在族群上要多元化,但說實話哈佛或是耶魯恐怕還是白人 03/16 12:41
yellowsnake:為主。 03/16 12:41
deepwoody:有沒有綠卡 老爸口袋夠不夠深也是重點 03/16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