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你的舉例很棒 舉出了思考能力教育的難處 如你所說 社會科學系所強調思考能力的訓練 可是在台灣的社會主觀裡面 社會科學系所被投以怎樣偏見呢? 沒有高度專業性 易取代 求職困難 不切實際 22K...... 對國家來說 教育是培養社會所需的小螺絲釘 小螺絲釘有沒有思考能力 其實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況且如之前所言 大部分人的思考能力極限 絕對不會超過前人智慧結晶的總合 而教育政策本來就應該考慮多數 那樣才符合經濟效益 假設今天各有1000的學生 從小到大施行不同的教育方式 一種是傳統的填鴨式教育 一種是啟發性的獨立思考教育 前者大概能琣養出300個B級人才 10個A級人才 但只有1個S級人才 而後者嘛 或許可以培養出3個S級人才 但剩下的...... 可能都是C級人才甚至更低 數字上或許不精準 但觀念大概就是如此 獨立思考的價值在於個人 而不是在於社會 自然不會成為教育的主軸 ※ 引述《luvuluvu (luvuluvu)》之銘言: : 不知道你是要思考哪方面的事情 : 不過 就思考能力而言 多半是指對一個Reality(真實)或者Fact(事實) : 所做的批判與反思解讀(Critic) : 這個能力通常是社會科學系所一直在訓練的(政治系好像比較例外) : 基本上 有幾個要件是思考的主要關鍵 : 1. 事實/真實 中的 事實/真實(白話來說就是事實裡面的事實(不是外在的)) : 2. 批判與反思(就是反向思考) : 3. 意識形態(一般你所存在的既定印象 ex. 女生就是比較柔弱、男生比較剛強) : 4. 權力與霸權(每個物事都是一種權力運作(M. Foucault)) : 如果是高國中生的話 我是覺得只要有【反思能力】就好 : 不需要達到批判【解讀】 : 反思能力最基本就是不要順應你一般所能想到的想法 : 要換一種管道去思考事件 : 反思簡單來說 就是不相信你說看到的表層 而是去想像他的其他可能 : 比如說 七年級生被冠上草莓族的稱號 Why? : 一般社會解釋:因為我們生存的年代是富足的年代 加上網路發達  :        造成我們的行動力不足 : 反思    :是不是環境的影響?(科技發展與便利的不可避免性) :        大人們的霸權(大人的自以為是(權力思考)) :        教育的質變(教育學面向) :        生育率的下降,小孩都是寶,家長太寵(人口學觀點) :        政治的影響(有沒有可能是政治混亂造成大學生對社會的喪志) :        等..... : 反思基本上就是一種對真實的想像  : 而這個想像是跳脫框架的 有創意的 不同於一般的! : 推薦高國中生可以看看【見樹又見林】這本書 : 或者是【批判的媒體識讀】(世新大學出的那本) : 之所以推薦媒體識讀 是因為學生們所來自的真實建構多半源自於媒體 : 以上這兩本都很好看 中學生可以看得懂 : 因為你會發現 真實並不是你想的那樣 他接露的一些人們所忽略的事實與操作 : ※ 引述《ucsdd (ucsdd)》之銘言: : : 請問有大大知道高中生或是國中生要練習思考的話~~ : : 有相關的書可以参考嗎?? : : 這樣問會很模糊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0.126.64.61
leo123:中肯推! 09/14 13:00
SeaWolf:社會系學生推 09/14 14:55
Justi:不得不推,在中學教學現場,社會科老師是藝能課的班級數和課 09/15 19:17
Justi:時,主科的責任。教材內容多得不像話,但分配到的課時超少 09/15 19:18
wormcantfly:推 09/29 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