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ENIORHIG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首先感謝neomarkusan的回應。 再來是要感謝高中版版主對我的包容, 因為我的文章內容或許跟本版沒有直接關聯。 不過,我的北一同學曾經感慨: 「為什麼北一女的教育從未告訴學生們,我們背負了什麼樣的社會責任。」 或許這幾篇文章的對談, 對於高中生們多少也有些助益吧。 你說的沒錯, 對於知識份子們,這個社會不見得會善加對待。 這絕對是真確無誤的,就像翁啟惠等這種地位崇隆的知識分子, 也可能遭受不明的人身攻訐。 對於近日的宇昌案,因為我們都不是當事人, 因此就不便對案情多予評論。 但是,如果你有仔細觀察, 從最近的媒體報導跟網路聲浪中, 社會輿論還是大幅度地支持這些知識份子。 也就是說, 「社會」這個概念本身,內部充滿了異質性, 因為「社會」本就由各種衝突的社群成員所構成。 宇昌案中,翁啟惠等人所做的事牴觸了台灣社會部分人的利益,因此這些人圍而攻之; 但是翁院士等人所做的事卻又為更多人帶來利益,因此有更多人為此感到不平。 翁院士他們今天可能不受到國民黨部分人士的歡迎, 但是他們有因此遭到整個社會的唾棄嗎? 當然沒有,也不可能。 因此重點就只在於, 在目前的政權下,政府不會扶植他們,他們將因此志不得伸。 但是翁啟惠仍然是中研院院長,何大一仍是享有響亮的國際聲譽, 而台灣民間仍然需要他們, 他們這些科學家對於台灣整體社會仍有著不可抹滅的價值。 如果你是翁啟惠、何大一, 看到民間有這麼多支持你的聲浪, 即使國民黨有部分人士攻訐你,你仍會感到徹底的灰心喪志嗎? 當然,感到無奈是一定的。 畢竟過往努力這麼多,卻還是有人不認同,任誰都會感到無可奈何。 但是, 當你再看看攻擊你的那些人,背後是什麼來頭, 而你觸犯了他們的什麼利益,難道你還會對這一切感到困惑嗎? (至於是什麼人、什麼利益,我在這裡就不要說那麼多了) 沒有錯。 當你試著要扭轉台灣目前的政經利益結構時, 你一定會牴觸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而他們一定會兇猛地反咬你一口。 既得利益者的無情攻擊,是無可避免的現實遭遇。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 與這些人的利益牴觸,乃是為了更大的社會整體利益。 你為了社會整體利益而戰,會有一小部份的人攻擊你, 卻會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支持你。 難道這些人的支持,還會讓你感到灰心喪志? 而且,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 這些支持你的更大部分人,實際上我們也將對他們負有更多責任。 因為,我們現在的社會是不合理的「八二法則」。 也就是:20%的優勢份子握有80%的社會資源,80%的社會大眾僅能分配剩餘的20%資源。 這20%的優勢人士,也就是我上一篇所談的資方、企業、上層階級、既得利益者。 而我上一篇已經談了,他們握有更多資源, 卻因為對於擁有資訊上的優勢,他們能透過各種方式來節稅、逃漏稅。 但是中下層民眾,也就是80%的這群人,卻只能乖乖繳稅。 我想這個不平等關係已經很明顯了: 也就是20%的人握有80%資源,然後繳更低的稅率, 而80%的人分配20%資源,卻負擔更高的稅率。 這就是我們國家目前的租稅現況, 而我們的政府經費來源就是出自這麼一個不公平的租稅現況。 然後,我們都不要忘了, 培養知識份子們的教育經費,正是出自這樣一個不合理的租稅現狀。 由分配20%資源的80%大眾,來承擔知識份子教育經費的主要支出。 這也就是我在上一篇呼籲大家不要回過頭來壓榨培育自己的人民的理由。 這80%的大眾對高級知識份子們寄予厚望, 大家辛苦掙錢,然後貢獻自己的血汗錢來栽培讀書人。 知識份子們應該要踐履自己的社會責任,不負大眾期待。 同時,在知識份子回饋這個社會的時候,這80%的人絕無任何理由阻攔。 縱使有20%的少數人士攻訐,最終也難敵這80%的主流民意。 剩下的問題頂多只是這20%的少數人跟80%的多數人之間的對抗會持續而已, 但是最終握有80%的多數人必將勝出, 因為沒有任何一不公平的社會體制能夠長久維持。 所以,不要害怕被鬥爭、清算的問題,即使這種風險無可避免。 但是,一方面想著自己的社會責任以及所背負的社會期待,就知道自己責無旁貸。 另一方面,想到這符合多數人的永續利益,以及必將獲得多數人的支持, 自己也會擁有勇氣來面對這些黑暗。 至於,如果我們上面所說的都沒有發生呢? 被少數的既得利益者鬥爭,同時多數人又不出來支持你,該怎麼辦? 我認為這時候會有兩種選擇: 第一種是成為殉道者,為這個蒙昧的社會犧牲。 第二種就是如arbitrageus所建議的,離開這個拋棄你的土地,去外國享有你該有尊嚴。 端看你個人選擇。 ※ 引述《neomarkusan (活在心情愉悅態)》之銘言: : 這篇是回heisego的, : 基本上非常同意公共意識和社會責任這塊 : 也覺得即使不是從讀台大或其他學校 : 到底享用了多少人民的血汗錢這樣的角度來思考 : 也多少應該以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 : 來期許自己, 讓自己將來能更有能力, : 做出更多貢獻 : 但是想拋出一個議題補充 : 台灣社會又是如何"善待"這些有心想要為社會貢獻的人呢? : 從前些日子的陳垣崇院士案例 : 到最近的宇昌案, 何大一院士等人受到的不明污辱 : 這社會上, 不論是否有出國的人才 : 默默耕耘奉獻卻被"善待"的例子不勝枚舉 : 或許可以歸咎於歷史共業, 文化, 甚至民粹主義等 : 也或許可以被無限上綱, 以最高道德標準 : 提出像你前文所提到的那位醫師的例子 : 無私奉獻云云 : 但是以這樣不現實的例子當常態, : 似乎有點太過火了, 而且不務實 : 甚至會引發更多負面的效果 : 例如當社會以及與論充塞著這樣的聲音 : 而這些人只因為愛鄉愛國, 滿腔熱血為國服務, : 得不到肯定就算了, 卻還冒著隨時被抹黑鬥臭的風險時 : 又怎能期待他們還傻傻的留下或有這種心呢? : 逐水草而居, 自大草原時代即如此 : 人才基本上也不會例外. : 我們當然都希望不管是什麼階級的人都具備有基本的社會關懷 : 但或許也該問我們社會是怎麼樣對待肯付出的人 : 畢竟他們也是會問: 為了這個社會, 究竟值不值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1
caseypie:說真的,翁何等人恐怕不是只有在政治上不受某些人歡迎 12/22 13:26
caseypie:學術圈一樣是由人組成,一樣會有江湖 12/22 13:26
caseypie:至於民眾什麼的,很多時候媒體宣傳的力量更會影響他們 12/22 13:29
caseypie:比方說如果霍金和飛利浦安德森來吵半導體產業 12/22 13:30
caseypie:台灣大部分人應該都會聽霍金的,雖然安德森比霍金更崇高 12/22 13:30
caseypie:啊,我的意思是,不要期望會有人幫你,如果你想做"好事" 12/22 13:31
caseypie:更何況自己認為的"好事"也未必真正是好事 12/22 13:32
caseypie:一個例子就是某諾貝爾獎11年前說了句"向上提昇/向下沉淪" 12/22 13:33
有人群就有派系,有派系就會有利益衝突 但這是從比較微觀的觀點來談。 我是從宏觀的觀點來談,所以很多細部的權力鬥爭就省略不說了。 媒體對台灣社會的負面作用很大,這也一個當今的社會問題。 不過對此我倒是持一個比較樂觀的態度(你也可以說我樂觀過頭了) 我認為網路時代來臨後,主流媒體壟斷資訊的問題會逐漸改善。 紙終究包不住火,真相終究會出現。 至於好事等等,全憑自我良心。 該獎得主雖越俎代庖,卻非惡意。 他的失敗也不能全歸咎於他,還有很多複雜的因素。
abc12812:太理想化囉,要知道,翁何會被攻擊就是因為某方自恃有 12/22 13:35
abc12812:七百萬民意的支持^^ 12/22 13:35
這種議題就不要在高中版討論了
caseypie:樓上注意你的發言,這裡不是八卦更不是政黑 12/22 13:53
※ 編輯: heisego 來自: 140.112.4.181 (12/22 14:28)
caseypie:宏觀和微觀極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12/22 14:41
caseypie:歷史上發生過非常多次學術圈的鬥爭延伸到政治和商業層面 12/22 14:42
caseypie:事實上,美國從冷戰初期就注意到核子科學家擁有的影響力 12/22 14:43
caseypie:並由此延伸出了質疑科學家純正性一系列批判討論 12/22 14:43
caseypie:從這又延伸出了部份後現代思潮的派系,又是另一個故事 12/22 14:44
caseypie:近年慢性病藥物帶來的巨大商機在美國生醫界也是風風雨雨 12/22 14:44
caseypie:這些都扯遠了,我的意思只是說,這個世界永遠是灰色的 12/22 14:45
caseypie:並不是說不要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12/22 14:45
caseypie:而是不要去期望一定能有什麼支持,遑論回報 12/22 14:46
caseypie:鬥爭無所不在,圍觀的鄉民只是不知所云的搖旗吶喊 12/22 14:47
caseypie:網路輿論許多時候只是這種無腦叫囂的激烈化 12/22 14:47
caseypie:更不用說ptt早就有過「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經典紀錄 12/22 14:48
caseypie:除非有堅定的自信和超人的意志,不然還是自己快樂最重要 12/22 14:49
如果社會如此蒙昧,那麼就是我文章所說的那兩條路了 不過,我想說的是:先問問自己是不是把自己欠這個社會的還回去了。 你如果對社會仁至義盡,那就離開這個社會,去追求自己有尊嚴的生活。 ※ 編輯: heisego 來自: 140.112.4.181 (12/22 15:21)
shingenkou:那也先問問那些企業老闆對社會回饋了嗎? 12/22 17:10
shingenkou:看看那些人的嘴臉 根本不需要把自己想成欠社會多少 12/22 17:12
heisego:我的理論推導下來,量能課稅,增加富人稅是必然結果 12/22 17:12
heisego:只是因為文章脈絡一路下來是對中產階級而發,所以沒有談上 12/22 17:13
shingenkou:問題是增加的幅度呢? 最後還不是領死高薪的最傷 12/22 17:14
heisego:層階級,但是我想我對這些財團跟既得利益者的態度,文章中 12/22 17:14
heisego:應該夠明顯了。 12/22 17:14
shingenkou:領死高薪的多是高階技術人員 資本利得要課徵說來容易 12/22 17:14
shingenkou:真要落實公平正義 先課徵證所稅吧 看政府有沒有種 12/22 17:15
shingenkou:再怎樣搞 都還是不敢在財團頭上動土 12/22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