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F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出自http://www.white-collar.net/wx_hsz/kh/010.htm 臺灣科幻小說4O年年表(薑雲生) 50年代   初期,僅少量兒童刊物中有外國科幻譯作發表。   外國科幻電影《飛碟征空》、《火星歷險記》、《恐龍王》、《征   服宇宙》等上映。      後期,高雄三信出版社重印香港亞洲出版社之《科學故事叢書》:   《飛碟征空》、《太空歷險記》、《月亮上看地球》。三書以祖孫   倆人的一次太空冒險飛行為線索,以對話形式介紹有關太陽系的知   識。作者為趙滋蕃。 60年代   1968年,《中國時報》發表張曉風的《潘渡娜》,是為臺灣第一篇   科幻小說。      年底,作家黃海開始撰寫以太空旅行為背景的系列小說,在《中華   日報》等報刊發表。      1969年3月,張系國在《純文學》月刊發表《超人列傳》。      同年5月,顏元叔在《大學雜誌》發表《人類工程學——兼談<超人   列傳>與<潘渡娜>》      年底,黃海將系列太空冒險小說彙編成《一0一0一年》出版,該書   獲臺灣該年度“全國社會優秀青年文藝作家獎”。 70年代   黃海《新世紀之旅》出版。      張系國在《聯合報》副刊開闢《科幻小說精選》,譯介世界各國科幻   短篇傑出作品,1978年彙編成《海的死亡》,由純文學出版社出版。      張系國同時以《星雲組曲》為總題,開始發表創作科幻小說。   1976年7月,《中央日報》副刊發表後太短篇科幻《長生不老》。   同年8月,《中央日報》副刊發表黃海中篇科幻小說《銀河迷航記》。   同年10月,《中央日報》副刊發表後人短篇科幻《混沌初開》。      1978年,《聯合報》等各大報副刊陸續發表吳望堯的科幻散文、科幻詩。      美國經典科幻影片《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等在台上映。      1979年,黃海出版《銀河迷航記》並在談江大學做《科幻小說的寫作》講演。      同年10月,李頎(李幸長)長篇科幻小說《桃花源》由靈溪出版社出版。      葉言都在同年8月號《現代文學》發表《高卡檔案》。      此外,1970年代創刊的科幻雜誌有:   《明日世界》(1975年創刊)。先後發表過王長洪、彭廣楊等譯介的科幻   小說、科幻理論及科幻畫,章傑(張之傑)、呂應鍾的科幻小說及科幻論述。   《宇宙科學》1977年11月創刊,創辦人呂應鍾,主要刊登關於飛碟、外星人   、天文發現、超自然現象等探索文章、科幻寫作文章及少量科幻小說。1978年   7月,該刊舉辦臺灣第一次科幻座談會。   少年科學》,1978年4月創刊,發表過章傑、石資民、黃海、陳正治的科幻小說。   其他綜合性文藝雜誌,如《新生副刊》、《明道文藝》、《幼獅文藝》、《宇宙   光》等也相繼刊登科幻小說。 80年代   1980年2月(農曆春節期間),《中國時報》以《在2080年過年》為題,刊登   黃凡、駱基、倪匡、桑科的科幻作品。      張系國的《星雲組曲》由洪港書店出版。      倪匡25部科幻小說,由遠景出版社出齊。      目應鍾(呂金皎)科幻理論著作《科幻文學》由照明出版社出版。該出版社同   時推出一系列歐美科幻小說譯作及科幻藝術畫集。      《飛碟與科幻》、《新少年》雜誌創刊,刊登章傑、呂應鍾等人的科幻小說。      臺北《民族晚報》每週一開闢《科幻世界》專欄,發表科幻創作與翻譯小說。      《臺灣時報》舉辦《中國科幻小說大展》,其中有鄭文豪、倪匡、章傑、黃海   、呂應鍾、費海機、梁憲初、方以庸等人的科幻小說及科幻論著。新手鄭文豪   的作品引起科幻界注意。      黃海繼續在《中國時報》、《民族晚報》、《新生報》等發表中、短篇科幻小說。      保真、誠然谷、李靜、張曉風的小說集中,間有科幻小說收入。      1981年,王竹凱主譯之科幻譯作十餘種由國家出版社出版。星際出版社推出世界   科幻名著選集20種。      張之傑、黃海、呂應鍾合編《中國當代科幻選集》出版。      《臺灣時報》續辦第二次科幻大展。計有倪匡的《迷路》、許蘿君《兩極》、呂   應鍾《超空間之旅》、章傑《魔霧》、黃海《勾魂攝魄》等。      臺灣師大舉辦座談會,討論張系國科幻小說《星雲組曲》。      張之傑創辦《科幻文學》季刊,收集已發表的作品編印成冊,出一期後因編者接   編百科全書而停刊。      黃凡科幻小說《零》奪得《聯合報》中篇小說獎,次年由《聯合報》出版單行本。      《明日世界》12月號刊出李敬《圖來世》。      1982年,《聯合報》舉辦科幻座談會,參加者有沈君山、張系國、大衛揚、黃凡   、鄭文豪、黃海等人。黃海於是年獲文藝獎章。      陳克華《星球紀事》科幻長詩獲《中國時報》?事詩優等獎。      李昂《水仙花症》發表於《文學界》夏季號。      軒轅孫《中途》發表於《臺灣時報》。      張系國在《中國時報》推出長篇科幻小說《城》三部曲第一部《五玉碟》。      1983年,黃海的科幻中篇《母親的秘密》在《明道文藝》刊出,長篇科幻《天堂   鳥》5月間開始在《臺灣時報》開始連載。      黃凡的長篇科幻《天國之門》5月間開始在《中國時報》連載。      1984年,《中國時報》首次舉辦年度科幻小說徵文,收到來稿50件。范盛泓的   《問》、張大春的《傷逝者》得獎,何複辰的《桃子的滋味》、林耀德的《雙   星浮沉錄》及黃凡的《戰爭最高指導原則》評為佳作。五篇作品於次年結集由   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題為《七十三年科幻小說選》。      1985年,《中國時報》舉辦第二屆科幻小說徵文。獲獎及優秀作品編成《七十   四年科幻小說選》,次年由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收葉言都《我愛溫諾   娜》、駱伯迪《文明毀滅計畫》、高正奕《感謝小兄弟》、許順螳《渾沌之死》   、何複辰《夕沉》、平路《驚夢曲》六篇佳作。      同年出版的科幻小說尚有:黃海的《嫦娥城》(《聯合報社》出版);張系國   的《夜曲》(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黃凡的《上帝們》(知識系統出版有   限公司);《倪匡科幻小說選》(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      1986年,《中國時報》舉辦第三屆科幻小說徵文,更名為“張系國科幻小說獎”   。《七十五年科幻小說選》收入西西的《浮城志異》、平路的《按鍵的手》、裘   正的《窺夢很》、范盛泓的《腫瘤》、誠然穀的《袖珍人和發明家》、葉言都的   《迷鳥記》等六篇佳作,仍由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同年另有張系國的《城‧第二卷‧龍城飛將》(知識系統)及張大春的長篇少兒   科幻《時間軸》(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等書出版。      1987年《中國時報》舉辦第四屆科幻小說徵文(即“張系國科幻小說獎”),廖   志堅的《深藍色海洋》獲獎,與另外五篇一起結集為《無盡的愛》作為該年度科   幻小說選。五篇是:葉李華《無盡的愛》、賀景濱《老埃的故事》;蔡浩淇《臨 時演員》、何善政《馳援》、平路《五印封緘》。      同年,葉言都將《高卡檔案》等五個科幻短篇結集交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黃海的《機器人風波》由民生報社出版。      1988年,《中國時報》附設“張系國科幻小說獎”繼續舉辦。      是年,希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苦苓選編的科幻短篇集《中國2020年》,收倪匡   、彭樹君、苦苓、溫小平、張系國、誠然谷、蘇彥、章傑、徐望雲、林文義、鍾   喬、林央敏、黃海、李勤岸、溫里安、陌上塵、姚鳳磐等十七人作品。      黃海的兒童科幻《地球逃亡》由東方出版社出版,該書獲首屆“東方少年小說獎”。   1989年,《中國時報》附設“張系國科幻小說獎”共收到稿件102篇,其中53篇系   大陸作者應徵稿。《幻象》雜誌編者在該刊二期《科幻豐收季》一文中寫道:“科   幻獎能夠充當海峽兩岸文學交流的橋樑,我們尤覺欣喜。我們更希望,經由科幻獎   ,以及甫創刊的《幻象》雜誌,海內外世界各處的中文科幻寫作者和科幻愛好者能   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是屆科幻獎由葉李華的《戲》奪魁,大陸作者孫占森的《   《魔方監獄》列為佳作。   同年,12卷本《新世代小說大系》由希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特立《科幻卷》、收   生序在1949年以後(並以1945-1949年間為彈性界限)的作家平路、林耀德、柯順   隆、張大春、黃凡、賀景濱、葉言都、鄭寶娟等人的8個科幻短篇。   在此期間,科幻園地耕耘最勤的黃海,除上述兒童科幻外,又先後推出,《星星的   項鏈》、《偷腦計畫》、《第四類接觸》(以上皇冠出版社)、《航向未來》(富   春出版社)及《文明三部曲》卿:《天堂鳥》、《最後的樂園》、《鼠城記》,時   報出版)等多部作品,另一部少兒科幻獲臺灣國家文藝基金會頒獎。 90年代   長、短篇科幻小說出版有——   《時空遊戲》,葉李華奢,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地底火傳奇》,心岱著,時報出版公司出版;   《袋鼠男人》,李黎著,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   《綠精蜒》,張之傑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霜淇淋》,黃凡著,希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上帝的耳目》黃凡著,希代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張系國完成了《城》第三卷《一羽毛》,由知識系統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張系國創辦的科幻季刊《幻象》自1990年元月出版發行以來,迄今已出7期,該刊   除介紹阿西莫夫、亞瑟‧克拉克等西方科幻大師的作品並不斷推出台、港、大陸科   幻創作外,於1991年舉辦首屆“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獎項有科幻短篇小說獎及   科幻漫畫獎兩種。漫畫獎參賽作品共26件(臺灣16件,香港《件,澳門2件,大陸1   件),小說獎參賽作品63件(臺灣42件,大陸8件,香港6件,馬來西亞6件,美國1   件)。評獎結果為:   科幻漫畫獎——   首獎:《地獄》,李英杉繪,陳秋玲編劇(臺灣);   二獎:《喜劇》,林尚德(臺灣);   三獎:《大文明傳》,石明川(香港);   《訪客》,陳真、蔣明益(臺灣);科幻小說獎--首獎:《宇宙墓碑》,韓松   (大陸);二獎:《長平血》,薑雲生(大陸);   《鬻魚案始末》,劉彗媛(臺灣);佳作:《地底月亮》,樊聖(臺灣)。獲獎   作品均在《幻象》5、6期刊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