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W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eduslee (Redus)》之銘言: : 一個考試可以從幾年內的12-16%,隔年瞬間低到1.5%,然後隔年回到9%,然後平穩,又突 : 然高到25%,再隔年又低到5% : 我只想問,這樣的考試體制有沒有問題? : 為什麼我會推測是有人在控制錄取率 : (不要告我,我真的只有推測) 考試體制有問題,但絕對不會是錄取率的控制 畢竟要控制錄取率,有其他更高明、爭議性更低的方法 例如明定錄取率的百分比 假設錄取標準設定為及格考、比例為每年百分之十 不管到底有多少人及格,只要是百分之十以外的通通沒過 或者及格比例不到百分之十,就算成績在前百分之十的也通通沒過 這樣不就更容易控制人數? (錄取率是比例問題,跟多少人通過沒有絕對關係) 由此來看 評分標準才是重點 : 而在講錄取率的變動前,前提是評分標準是怎麼商訂的 : 也就是,這次閱卷時最高只能給到幾分,然後內容普普的給幾分 : 或者這次給分普遍降低等,即使寫得很好,也不能給太高 : 好讓整體分數一起下降 : 我知道社工師證照對我的重要性是什麼 : 我也不認為拿到社工師證照一定代表能力有多好 : 但我知道那是個入場券,而且以後用到的機率極大 : 尤其未來絕對走向證照化時代 : 不拿這張證照,絕對只會讓自己減少機會 說到後來 還是要回歸到原點 對於「社工師」的專業能力、形象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大家可以集結起對於「社工師」的想像 整理出一個大方向 才有可能給予考試制度、實施方法、測驗內容的改革一種具體的方向 否則 拿了證照的人不知道應該展現什麼樣的形象 只知道我有張證照、薪水會多一點、每年還要繳錢 否則 沒有證照的人不知道應該加強那些欠缺的能力 只知道我寫的老師都不喜歡、老師考的實務都用不到、每年卻又都想在考上 到最後 這張證照有跟沒有的距離似乎沒有差多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