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W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valon1 (人生的另一段路)》之銘言: : : 推 yishiunzan:從這些角度來思考"服務品質"和"服務價值"的議題很有趣 03/10 00:16 : : → yishiunzan:如果真能回應這些問題,台灣社工的發展層次又更進步了 03/10 00:17 : : → yishiunzan:一些... 03/10 00:17 : 補一下 : 而站在公部門角色,又可以做些什麼 這意思是要我補嗎? 我是還蠻樂意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但能做到多少說不準.... 以之前工作的領域來說 我常接觸到"高風險"的個案 以這個政策和服務取向來說 本身這個"高風險"的理論基礎和指標就很虛無飄渺 那這服務品質要怎麼界定? 沒有人知道吧! 至少我就不知道啊! 我只知道服務有期限 半年為一期 必要時可以多半年 結案就大概分成積極性 也就是他的危機都"暫時"度過了 還有消極性結案 舉凡沒有受助意願、案家搬遷等等 非達成目標的狀況下結案 服務對象呢? 就是有落入兒少保個案和家庭危機的 但如果你做的好 是不是就沒有兒少保個案會產生 那你就只能看服務人次 還有會談、訪視次數 來當作量化的評估標準 你做得不好 就會有兒少保危機 除了媒體報導把社工罵到臭頭以外 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評估標準 因為你沒辦法說明 完整和高品質的高風險處遇 對應到兒少保個案減少的相關性 那到底是要做還是不做呢? 甚至可以說 有些高風險的本來就存在兒少保的事實 只是藉由高風險的訪視去轉借給兒少保 那這到底是誰的功勞? 而且 社工一直落入一個很奇怪的商業產能邏輯 以一般工作來說 你的品質越好 代表你的能力越好 能夠涵蓋的服務範圍就更廣 於是你的案量就更多 就像醫生一樣 名醫的話一天可能看到上百個病人 但這品質會好嗎? 大概就比例問題吧!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要求一個人只要有二到三十個"合理"的個案量 去問問老闆和督導 到底是希望我能做到三十個八十分 還是要六十個六十分 對我們來講 一定是希望手上所有個案至少有八十分以上的成果 但你案量一多 原本多跑幾次就可以達到八十分的個案 就被整個服務結構給拖累了... 說到最後 公部門能做什麼? 就有肩膀一點啊! 限制每個社工員最多只能背多少案量 展現真的要做好社工的決心 更何況 當我限定合理的服務量 才能要求服務品質 如果案量都減少了 可以發揮處遇"藝術"的空間大了 結果還是一堆社會問題 那這是社工質量過差的原因 但要是一直出狀況就說社工太遜 或是才來檢討人力是不是不夠 那到底是要我們怎樣呢? 很可惜 這就是政府運作的邏輯 他不會先預估這個政策底下究竟有多少案量 需要多少的人力才能維持服務的品質 所以當社工一介入社會問題的時候 社會問題就被凸顯 本來預估只有一兩千人受服務 到最後因為社工的效能和敏感度提升 導致增加額外的一兩千人 但人力並未增加 於是效能就越來越低 工作量越來越大 心灰意冷的社工越來越多 另外,我覺得很有趣的一點是 到現在各位前被先進們 有沒有統整過 「在多少的案量下,是我的服務品質和專業能力可以承擔的範圍」 「在要求我提升整體的績效標準時,同樣需要多少的資源」 把這些議題和訴求釐清 也才好向社會大眾要資源 因為不能只期待自己把成績做出來才要求 而應該試著先去預測 才知道有多少資源和自己的能力限制 才可以有一個合理的工作期待和勞動條件 以上拙見 : : → lvaneder:老實說我看不到你的尊重在那,而且我感覺你一直用所謂 03/10 00:31 : : → lvaneder:在上位者的角色在發表想法,並不是質疑你是不是社工就 03/10 00:32 : : → lvaneder:反對你的言論,只是想跟你說第一線的社工很辛苦 03/10 00:33 : : → lvaneder:而你的文章中卻對他們不太尊重,或許你有機會, 03/10 00:35 : : → lvaneder:而且這麼有能力的話應該去當第一線的社工,或許 03/10 00:37 : : → lvaneder:社工界會更進步 ^^^^^^^^^^^^^^^^^^^^^^ 或許A大是真的很有能力提出批判的問題 但這可能不代表他有能力去當第一線的社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28.136
son2522:讚! 03/10 20:31
woojc6430:推 03/10 21:35
kikini916:推!! 03/10 22:00
avalon1:我去第一線,一堆案主可能就去買木炭了吧 03/10 22:01
yingrain:各有所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 03/12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