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Francisc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magdnim (Yes Vacancy)》之銘言: : ※ 引述《fuhroo (溝通 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之銘言: : 美國的城市觀念跟台灣四夫不太相同 : 一個城市夠不夠格稱為大都市四夫是看它的衛星城市多少規模而定 : 舊金山灣區 裡面包含多少小社區小city : El Cerritos..Milpitas..Redwood City..Fremont都可以算是 : 每天有多少人往返I-OOX跟I-XX 就是上下班要進出舊金山 : 同樣的情形在LA也是一樣 不過LA的組織架構比舊金山更為複雜 : Rowland Heights..West Covina..East LA : 都有人每天通勤到innercity : 很難想像台北過了八點之後市區空無一人 : 陸上都是菲律賓人跟印尼人 : 有人睡在披薩盒上 : 好像有陰謀論是說美國政府特意把innercity淨空給黑人跟Hispanic : 裡頭的因果關係我忘記了 : 不過舊金山市區倒是有很多高級住宅區 : 這個就跟台北四夫有像到 : 我口水噴完了 : 歡迎指證 其實以現在的都市計畫概念來說,美國有大半以上的城市都是極為差勁需要馬上改近的.. 甚至在前兩個月最新的美國都市計畫學者們的研討會中,憂慮五十年內部分城市的發展 例如洛杉磯這類典型極度郊區化的都市將有可能走向衰敗或者消失的地步 反而很多學者極度的推崇亞洲國家例如日本台灣的高密度城市及便利的交通系統.. 近幾年台灣的高鐵甚至被當成Caltrain的研究案例之一,評價極高... (高鐵所做的對外宣傳片品質極佳,老美看了幾乎都嘖嘖稱奇) 而舊金山會像到台北其實也不過就是運氣好,被整個Bay給限制住了發展 類似洛杉磯和現在正在發展中的沙家緬度,政府依舊採用二戰後的郊區化發展政策才著實 另很多專家學者憂心不以... 郊區化的優點是居住環境較好,有山有水,前庭後院.. 可是最大的缺點在於大眾交通工具普及不易,經濟效益太低,能源浪費過大... 不過舊金山的高低起伏地形卻又嚴重的影響地下交通網絡的難度和經費 (當然,美國政府著重CP值較低的高速公路,嚴重忽視CP值較高的大眾捷運系統政策也有關) 另外,類似便利商店這類的區域經濟網絡也極難發展生存,因為居住人口密度太低難以負擔 也就造成了美國充斥了及多數的Mall和量販店的購物型態 美國是真的地太多,所以沒有節制的快速擴張,反觀亞洲的幾個大都市都是地狹人多 恰好就是類似舊金山這樣的型態,不得不往高密度的都市計畫網絡來發展 結果就是,老美現在反而開始研究推崇這樣的都市計畫規劃和發展 總而言之,如果單論生活機能而去除居住環境的一些因素,從現在都市計畫的趨勢來看, 台灣的幾個大城市真的比大多數美國城市要好,甚至台北的交通網絡系統,比上美國任何 都市都要來的完備和有效率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188.11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