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anFrancisc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eirose (回到只有圖紙,咖啡的生活)》之銘言: : 你還是沒有看懂我說的,我也不想跟你筆戰這麼多 : 我說的論點跟我喜歡哪個城市無關,我來舊金山前也住在洛杉磯好一陣子 : 那些論點是現在幾位非常知名的美國都市計畫學者提出的,你說的謬論不是我提出的 : 科技不斷進步也是在預測之中,不過科技跟不跟的上能源危機發生的速度又是一回事 : 簡單的問你,油價回的去前兩三年那一開頭甚至更低嗎?...當然不 : 付點油錢算啥就是最典型的美國老大心態,兩倍,三倍還是ok...如果沒有了呢?? : 也因此很多課題被不斷的提出討論,其中區域經濟的發展開始被重視就是一點 : 片面的期待科技可以跟上腳步來解決所有問題是不負責任的 : 這也是美國部分都市計畫開始有修正趨勢的原因 : 新科技的持續研發就像是開源,都市計畫的修正改進則是節流,並不相抵觸和違背 : 也不會因為有科技的發展就抱有期望而不在其他方面作任何檢討和改進 : 我之所以提出洛杉磯是因為他是現有美國郊區化都市中最具規模的 : 甚至我前面也很清楚的提到,絕大多數的美國城市都是類似洛杉磯這樣郊區化發展都市 : 其中LA是最被專家學者憂心的一個城市,而我更早前提到的沙家緬度則是發展中的案例 : 如果你有機會看到該都市的都市計畫圖,你就會發現未來的第二個洛杉磯.. : 我是不知道閣下在氣憤啥,動不動就說我提的是謬論和心態怪異 : 我只是很單純的從都市計畫角度來分享一些新的心得和專業知識 : 未來的美國都市計畫走向就是會開始朝向高密度發展的都市,著重在區域經濟的發展 : 這意思就是會讓一些大城市開始慢慢越來越像是舊金山或者東京或是台北 : 甚至我提過的高鐵,加州政府也一直想要把Caltrain拿來連接舊金山和LA而成為研究案例 : 可是礙於美國都市人口密度問題,郊區化過渡嚴重,使得成本過高,經濟效益太低.實行困難 : 這些種種都是息息關關的課題,並不是你一句科技在進步就不會產生危機 : 危機是專家學者在擔心的,你我都活的依舊很舒適,但不代表那些是謬論 : 最後,你如果真的想筆戰,我無意奉陪,我們可以私下通信,或是反正都在美國, : 大家互相交流一下,或者你有興趣,下次陪我一起去請教一些專家大頭吧..ok? : 提供幾個有在關注此議題的資料 : http://www.endofsuburbia.com/ -->郊區化相關議題 : http://www.newurbanism.org/pages/416429/index.htm 新的區域經濟趨勢議題 : http://eclipsenow.org/ 關於Peak Oil的討論 :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都市計畫學中的經典讀物 : “Humanity’s way of life is on a collision course with geology — with the : stark fact that the Earth holds a finite supply of oil… The peak will be a : watershed moment, marking the change from an increasing supply of cheap oil : to a dwindling supply of expensive oil.” :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2004, page 88.) : 這些憂心未必會發生,但不代表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不會坐任何努力去防止他發生 你寫了這麼多還沒有回答問題, 不過,我想你一定也很憂心大地震吧? 溫室效應、氣候變異,颶風? 就以目前很單純來看, 目前Hybrid的車子已經在快速增加,就像液晶電視一樣, 而Hybrid的車子的油耗量是傳統車子的好幾分之一而已, 我想你是不是也要開始擔心加油站的生意了? 放輕鬆一點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166.240.233
Emagdnim:他只是提供另一種觀點,你在緊張什麼呢??怕他知道的比你多 10/20 01:35
Emagdnim:嗎?? 10/20 01:36
saiholmes:請說明理由,SF只有這種只會搞人海和做人身攻擊嗎? 10/20 10:21
marathons:美國西海岸極少有颶風掃到的機會,海水太冷了。 10/20 16:53
marathons:hybrid車油耗量目前頂多跑到傳統車二分之一左右. 10/20 16:58
ZyMe:對不起喔~念公部門的人一定要知道福利經濟學(所以會從總看) 10/28 11:24
ZyMe:所以你說的地震、溫室效應、氣候變異、颶風「一定會考量到」 10/28 11:24
ZyMe:起碼,我看在台北市的都市計畫中都有考量到,SF、LA我不清楚 10/28 11:25
ZyMe:斷層帶、暴雨頻率、救災防災單位配置...想到就好貴... 10/28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