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cienceNo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謝謝提供的網址 看到了一則文章 讓我想到了李昌鈺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李昌鈺&variant=zh-tw wikipedia提供了他的簡介 我以為他是物理學背景 沒想到最後是生化學博士 撇開政治 不知道有沒有他的小故事? 應用科學:犯罪鑑識夠不夠科學?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442 編輯 螢火蟲 報導 一份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委員會(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所提出的 報告,發現在美國由刑事鑑定實驗室(crime laboratories)所進行的工作 有許多嚴重的問題。刑事鑑定實驗室工作量太大了,給調查員和技術人員的 資格鑑定課程又很少,而且整個領域本身就處於一個缺乏監督的狀態。有許 多鑑識的規則,包括指紋、咬痕、撬桿所留下的條紋和凹痕,或是槍械擊發 機制的分析,並不是基於嚴密而且經過同儕評論的研究,甚至根本從來不曾 被科學嚴格地驗證過,可是這卻是經典科學的品質證明。 專家小組說,現在是讓鑑定科學更科學一點的時候了。 雖然有一些鑑識專家不認同,但是許多的專家確認同報告的說法。而同時也 有一些科學家正在努力進行相關的研究以改善這個領域的現況。紐約市立大 學鑑識科學系系主任Lawrence Kobilinsky說,這份報告說的是我們已經講了 很久的事情,在鑑識方面有太多的領域需要被改進。 並不是說在鑑識科學領域沒有任何的研究,但是過去幾年以來,這些研究都 是由刑事鑑定實驗室自己完成的,而並沒有通過科學界的嚴格檢驗。許多的 鑑識結果都在法庭上被質疑,可是法庭並不是驗證任何科學資訊的地方。 有一些科學家正在努力進行相關的研究以改善這個領域的現況。他們研究人 類的決策模式來改善軟體,如此一來便可以改善鑑識科學最重要的部份,也 就是辨識和比較模式的能力。此外也有許多鑑識的研究因為科技以及技術的 進步而改進。這些研究造成很大的突破,也許可以在下一季的“C.S.I.”影 集看得到,例如一種從雜貨店袋子或其他很不可能的來源取得指紋的技術, 或是能夠分析最細微證據的設備。 不過Kobilinsky認為這些改善很有幫助,但是並沒有解決最基礎的問題。情 況最理想的鑑識證據是DNA,DNA分析來自於生物科學,而且有很多時間和金 錢已經投入這個領域,因而累積了許多經過同儕評論過的研究。所以當一個 DNA專家在法庭上作證說這個樣本的確有很高的機率來自於嫌犯,那麼這個宣 稱的確是以科學作為基礎的。DNA被當作證據來分析有相當的優勢。因為DNA 特別的構造,所以能夠被數位化。所以科學家們能夠同意多少程度的DNA差異 ,可以由電腦計算出相對的機率。 可是指紋就複雜多了,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式可以選擇當作特徵並且進行比對 ,一個模糊的指紋可能只有幾個紋路或點可以用來作比對,可是一個清晰而 完整的指紋卻有非常多可供比對的特徵。還有其他的狀況都會影響指紋,例 如發現指紋的材質是什麼,以及指紋按壓的壓力大小。 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Sargur N. Srihari是一個模式鑑識專家,目前正試 著量化不確定性。他的團隊過去作過很多研究,幫郵局發展出一套系統可以 辨識信封上手寫的地址,而目前他正使用指紋的幾個資料庫來計算兩個指紋 之間的相關性。很多指紋的特徵都是由X和Y座標來表示,而一些指紋上的特 徵可以被定位出來而形成方向和角度。一個指紋可以有40個以上的比對特徵 。Srihari使用一些相對來說比較小的資料庫,包括一組相當小的指紋資料庫 ,裡面包含了幾十對雙胞胎的指紋,這可以讓配對成功率更高,然後把這些 結果應用在改良數學比對的工具上,如此一來在大一點的資料庫進行比對時 就會比較正確。Srihari說,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的目標不是要取得 絕對的確認,而是提高確認的機率,而這在法律的訴訟過程中已經非常有用 了。 而其他的研究者則有他們各自的資料庫。紐約市立大學的助理教授Nicholas D. K. Petraco則正在研究顯微工具痕跡,像是一個竊賊翹開窗護而使用的 螺絲起子。以往都假設沒有兩隻螺絲起子可以有相同形式的痕跡,但是這個 假設卻從來不曾被證明過。所以Petraco就系統劃地在臘或是其他的材質上留 下痕跡,然後用實體顯微鏡拍攝影像並且對細節進行量化,把資料建立成一 個資料庫,如此一來就能夠逐漸瞭解一種痕跡符合一個特定工具的機率有多 少。 這樣的工作往往很花時間,不過好消息是資料永遠在那裡。因此隨著軟體的 改良,鑑識的機率就會被提高,而演算法和資料的比對方法也隨著時間不斷 在演化。但是有的證據不可能去發展出一套有效的資料庫,例如咬痕資料的 分析。鑑識牙醫學者Ira Titunik就說,使用一隻螺絲起子很單純而且簡單, 但是咬這個動作牽涉到很多牙齒,因此總有其他的因素,包括皮膚的狀況等 等,都會造成咬痕的差異,因此就很難對鑑識的可信度進行量化。 還有少數的研究者在研究誤差怎麼影響到鑑識的分析。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 研究院最近建立了一套指紋的工作團隊,包括統計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領 域的專家,試圖瞭解造成人為誤差的詳情。研究顯示當進行鑑定工作的時候 ,指紋辨識人員可以被他們已經知道的內容所影響。在一個實驗裡面,他發 現同一個鑑識人員可以下不同的結論。 鑑識專家說研究有其必要,但這並不意味著像是指紋分析這種鑑識規則就不 能使用。專家們不懷疑指紋證據和槍械證據,尤其一旦經過研究的過程,這 些證據將更被信賴,而且也更好。而Kobilinsky也認為人們不應該就直接下 結論,認為鑑識科學是不好的科學。 鑑識科學不是垃圾,但是這不代表這個領域就不需要被改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3.11.70.111
kingbee:美國的各種部門設備比我們先進很多 警察、消防用的都有 05/25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