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cienceNot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caseypie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心得] 由波耳氫原子模型談量子力學的建立(3) 時間: Thu Jun 3 09:52:12 2010 作者: caseypie (遺世獨立) 看板: Tymora 標題: [心得] 由波耳氫原子模型談量子力學的建立(3) 時間: Sat May 15 04:06:48 2010 後續發展 波耳模型尚有其他困難。比方說,它只能圓滿解釋氫原子模型。至於其他更複雜的原子, 其光譜有著被稱為「精細結構(fine structure)」、較氫原子光譜複雜甚多的細微變 化。關於這些實驗結果,波耳模型則無能為力。 波耳和索莫非(Arnold Sommerfeld)在稍後提出了一個含有一系列離心率不同的橢圓電 子軌道的原子模型,藉由以量子化條件來調控這些橢圓軌道的形狀,以及引入相對論來 修正計算結果,成功的解釋精細結構。兩人並以此發展出波耳-索莫非量子化關係式 (Bohr-Sommerfeld quantization),此一結果至今依然在部份統計力學(statistical mechanics)的領域大行其道。然而,隨後,又有實驗結果指出,在電子數更多的原子 中,又有更複雜的「超精細結構(hyperfine structure)」使得其光譜顯現出其他變 化。這一次,波耳再也無法修正其模型以符合之。 物質波 然而,波耳對於原子光譜的大膽假設,已經在物理學界掀起漣漪。以能量躍遷,而非古 典的電荷加速度運動,來說明電磁輻射來源,這樣的變革性假設引起了許多物理學家的 注意,並試圖以這個觀念出發,推演出其他的結果。1923年,德布羅依(de Broglie) 為了尋找一個能圓滿解釋波耳模型、並將其推廣至適用於所有原子的理論,提出了「物 質波(matter wave)」概念。該概念的核心為「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即是說,任何物質都具有波的性質,無法定義出其確切位置。以公式表達 此學說,即為: λ=h/p λ是某物體的「物質波」波長,h是蒲朗克常數,p是物體的動量。 利用物質波的觀念,可進一步解釋波耳先前關於角動量的假定:原子中電子的角動量必 須是蒲朗克常數h的整數倍。推導過程如下: 考慮圓周運動的情況,則電子角動量與動量的關係為: L = n(h/2π) = rp r是電子與原子核的距離,亦即原子半徑。 代入德布羅依的物質波公式 λ = h/p: nh/2π = r.h/λ 整理可得: 2πr = nλ 此式左側是圓周長,右側則是電子物質波波長的整數倍。這條公式的含意即是:電子的 物質波必須在其軌道上形成駐波,宛若某種「共鳴」。此一結果之大膽、創新,在當時 極具震撼力。 1927年,Lester Germer和Clinton Davisson以電子進行鑷金屬晶格之繞射實驗,證實了 電子確實能表現出波才有的繞射效應。德布羅依因此以物質波理論獲得1929年諾貝爾物 理學獎。 至此,似乎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釋。儘管波耳模型尚無法解釋某些原子光譜內的精細結 構,但一般相信,以物質波的觀念出發,這些結構終究能夠被其他關於電子軌道的量子 化條件所圓滿處理,一時無法解決不過是因為這些計算太過複雜罷了。原子模型的建立, 也似乎告了個段落。 然而,物質波的概念,卻在不久後引伸出了全盤否定上述所有的原子模型的理論:薛汀 格方程式。 量子力學的完備 1926年,薛汀格(Erwin Schrödinger)發表了之後被視為量子力學基石的薛汀格方程 式(Schrödinger equation)。不久之後,由此方程式推導出的氫原子模型圓滿的解釋 了所有波耳模型以及之後的一切模型都無法處理的問題,同時也徹底否定了波耳模型的 基本假設。此一推導是今日量子力學教科書上的重要章節,被視作一個經典範例。 薛汀格方程式是一個波動方程式,計算的是物體的「波函數(wave function)」--顯而 易見,此一構想與德布羅依之物質波學說有著相關性。然而,薛汀格方程式不僅僅是給 出波函數的波長,還能算出它的真實型態:「波函數」在空間和時間中的分佈型態。 利用薛汀格方程式計算氫原子,可以得到以某個正整數定義的一系列「量子化分佈」的 波函數,每個波函數又都對應一個特殊的能量--恰巧是波耳模型中,那些「穩定態」的 能量。薛汀格方程式給出了波耳模型中的結果。 除了氫原子模型,薛汀格還將他的方程式運用在其他的物理系統。比方說,他成功以這 個方程式給出了量子化的簡諧運動(simple harmonic motion)系統的波函數,並以此 計算出許多與實驗相符的結果。 然而,至此尚存在許多謎團:薛汀格未能解釋究竟「波函數」代表了什麼,更無法對 「波函數」和「物質波」間似有若無的關聯提出說明。 所幸一切隨即被玻恩(Max Born)圓滿說明:電子的波函數和電子在時空中某一點的出 現機率相關連;更精確的說法是:波函數取絕對值後再平方,就是機率分佈函數。玻恩 之後與波耳合力完備這個學說,在1927年提出了量子力學的世界觀基礎:哥本哈根詮釋。 按照哥本哈根詮釋:根據薛汀格方程式的計算結果,電子並非以「行星模型」的型態繞 行原子核,甚至也並非任何一種能稱之為「軌道」的路徑。取而代之的是「軌域 (orbital)」的概念:說明電子在原子核周遭的機率分佈,卻不說明電子核的確切位置, 此一機率分佈有時被稱為「電子雲」。 一種軌域對應一個能量,電子就在這些不同的軌域當中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躍遷,躍遷當 中散發的光線就成了不連續的原子光譜。以上是完備後的量子力學所建立的原子模型。 今日回顧,波耳的原子模型從一開始就假設錯誤,由其推導出的一系列理論和假說則對 錯參半。德布羅依的物質波概念貢獻頗大,但其細節描述同樣充滿漏洞,而「物質波在 電子軌道上形成駐波」這看似合理的「共鳴」說法也遭到棄置。 量子力學正式定於一尊,哥本哈根詮釋也成為公認最恰當的量子力學哲學詮釋。許多理 論在由古典時期過渡至此的摸索歷程中百家爭鳴,不過如今只有夠嚴謹的那些學說能夠 留存下來。至於那些過於天馬行空荒誕不經的,就逐漸消失於教科書中。 今日,科學界稱呼蒲朗克、波耳、索莫非、德布羅依等人在1920-25年間這些「半古典 (semiclassical)」的學說為「舊量子論(old quantum theory)」。儘管,這個時代 的論文往往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語焉不詳,但其真實的反應了科學界在新舊時代交替 時,跌跌撞撞的發展歷程。 「舊量子論」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試圖掌握「量子化」這個新概念,並用各種方法與 既有之物理學概念調和。必須指出的是,此一方式並非全然無用;相反地,時至今日, 這些「半古典」的詮釋方式依然能夠定性(qualitative)描述某些物理現象,從而指引 物理學家如何進行更詳細的定量(quantitive)研究。在許多當今的物理領域,例如量 子混沌效應(quantum chaos),這些依然是相當重要的研究工具。 結語:被省略的黃金年代 現今的高中課本,以及大多數的大學近代和量子物理教科書,均是先引入角動量量子化 的條件,再推導出波耳的氫原子模型。然而,筆者詳述波耳創立此一模型之經歷,意在 指出:科學的發展並非如此平順,反而像是在一團迷霧中慌亂的摸索又拋棄,做出各式 各樣荒誕絕倫的假定,再由實驗(往往也依賴相當粗糙的技術)做出篩選,而剩下的那 些再經過反覆不斷的修正、補完,終於成為今日習以為常地,簡潔又邏輯清晰的物理 定律。 今日,量子力學的地位顯得不可動搖。眾多的物理教科書陳述著量子力學完整且和諧的 數學架構:淺顯一點的大學普通物理教科書會從「波函數」,也就是薛汀格建立的「波 動力學」觀點入門;較高級的專業物理書籍則會提及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建 立的「矩陣力學」,從聽起來相當玄妙的「希爾伯特空間(Hilbert space)」建立一 系列的數學定律,再從中推導出萬千井然有序的物理定律。無論是哪一種觀點,量子力 學總是顯得完整圓滿、有條有理、基石穩固而發展穩健。 然而,我們永遠必須謹記在心的是:任何看似完整圓融的理論都有所謂的「草創時期」; 當然,量子力學也不例外。1900至1930年代的那段歲月,物理界充斥著各式各樣難以理 解的實驗結果,以及在當時看似荒謬絕倫的假設。眾多物理學界的大師彼此激烈的爭辯, 甚至相互攻訐;年輕的一輩則趁此嶄露頭角,以青春作為本錢毫無顧忌的提出革命性的 觀點。總體來說,那是個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百花齊放所代表的另一層意義,是物理 世界觀的混沌:沒有人能根據這些新的理論與實驗結果,提出一個真正令所有人都信服 的「看待世界的觀念」。 而在其中,波耳的氫原子模型,或許最足以彰顯這個混亂卻又充滿希望的時代。今日回 顧此理論的建構與以此推演出的一系列討論,當年量子力學的草創歷程顯得饒富趣味。 深究這一由舊時代跨越至新時代物理世界觀的理論,能使我們更清晰的理解:科學家如 何建構一個新的理論體系。 --------------------------------------------------------------------------- 參考資料: Bohr, N (1913). On the constitution of atoms and molecules. Philosophical Magazine 26, 1–24. de Broglie, L (1929). The wave nature of the electron. Nobel Lectures. [data file] Retrieved from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1929/broglie-lecture.pdf Eisberg, R & Resnick, R (1985). Bohr's model of the atom. Quantum Physics of Atoms, Molecules, Solids, Nuclei, and Particles (2nd ed.) 85-123. -- http://caseypie-bard.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28.146.35.245
leo80042:可以借轉嗎推 05/17 02:32
caseypie:我明天問下科學月刊版權問題先推 05/17 02:33
caseypie:可以轉推 05/17 19:06
red0210:我有買耶..O__Q推 05/19 18: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79.2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