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kiSnowbo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完原po的熱血內容以及推文討論,發覺自己的滑雪魂有被激發出來,忍不住手癢回文,雖 然我也有追不少在加拿大的華人Youtuber,不過對於他們的教學名詞就比較沒有留意,回文 內容的名詞會以CASI的Reference Guide為主,畢竟臺灣的教學主要還是以CASI為大宗,雖 然某一年聽到SBINZ在初學階段就導入twist的觀念在教學,很驚訝也很佩服,但對不同體系 真的不熟,所以如果推文有引用到其他體系的名詞,也麻煩說一下以免大家張飛打岳飛。 網路上看到最新版應該是2021,而我當年最認真看的是2012年的版本,2016年出來時雖然一 度想認真比較一下,但僅止於印出來偶爾翻一翻。附上CASI手冊的連結供參考(我承認我不 會用電腦貼圖,這樣比較省事) https://casi-acms.com/PDF/CASI_RefGuide.pdf 首先我認為CASI的手冊是一本超級適合thinker研讀的文件,從教學理論、滑行技巧、滑雪 的物理原理、生物解析(男女骨骼的差異,女生腿骨的Q angle)、名詞解釋以及提供各種小 技巧的練習(TACTICS GLOSSARY_P.173),都是超級過癮。 尤其小技巧練習那邊,稍微翻一下可以發現臺灣滑雪教學用的方式跟名詞幾乎都是源自於這 邊,例如:膝蓋探照燈、雪靴倒水、Garland、開小艇、Sponsor turn、向滑道旁樹木 噴雪、Top gun等等,初次發現時根本就像是進到少林寺藏經閣一樣XD 前言講了一堆,看到推文大家討論最多的地方(sliding turn),引用CASI的文字與圖片就在 第60頁。 其中推文有提到early edge,以我個人的理解與認知,CASI沒有特別強調為什麼要做early edge(名詞是用early edge-set),而是藉由教練的規劃,利用小技巧學習來達到 目的,例如:Spray the Trees_向滑道兩側的樹林噴雪、以及Inverse Traverse(這個最難 ,記得第一次學到這個動作根本嚇死)。 目的就是為了讓學員從初學者轉彎(利用兩個sideslipping:C turn、J turn連接起來)、初 級轉彎以及中級轉彎等(加入up& down加壓減壓的概念增加鋼邊轉換的效率以及轉換後的穩 定性等,教學時通常不會特別分的很精細)逐漸進步。 提到carving,最極致的carving,或著說判斷是否在鋼邊轉換時仍然維持著carving,可以 觀察toe side、heel side換邊的痕跡,是否在那一瞬間幾乎是變成兩條平行的線,而不是 糊掉看不出鋼邊轉換的過程。 想到某次滑行時拿著自拍棒拍著板尾,看著後面一條明顯的刻痕,很興奮的傳給教練,問他 我這樣是不是有在carving了?教練連回都懶的回我XD (這頂多叫edging,表示我有在使用鋼邊,離carving還很遠) 最後不知如何結束忍不住想引用CASI在講解滑雪的物理與生物力學時的一句話(P.143):“T here are no rights and wrongs on snowboarding - only consequences.”,我覺得這句 最適合拿來針對counter rotation這個動作,以我最喜歡的Buttered Pretzel 這動作,沒有counter rotation根本做不出來,也就是說counter rotation不是一個錯誤的 動作,而是要看使用的時機。想用這段來呼應原po推文的berryc大大以及原po在3、4樓推文 說的內容,致意一下。 (內容雜七雜八且用電腦排版,如有傷眼,就請見諒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124.20 (臺灣) ※ 編輯: micmm (180.218.124.20 臺灣), 03/18/2024 04:08:40
neverfly: 感謝分享這麼詳盡的心得,獲益良多 03/18 06:59
tgenie: 感謝分享,另想請問有csia連結嗎 直接改失敗 XD 03/18 08:01
BearSheep: 感謝分享,手冊page 60,CASI的turn type只分成sliding 03/18 08:56
BearSheep: 和carving兩種。carving最難作到好的,就是如何在edge 03/18 08:56
BearSheep: change的瞬間,就切進新的,也就是early edge change 03/18 08:56
rupcj8: 有意思的是我認識三個LV4教練都直接說early edge 03/19 19:34
rupcj8: 但reference guide沒有很清楚的定義這東西 03/19 19:34
pppeko: 謝謝分享 03/20 22:22
geminitea: https://youtu.be/8Ppou1HNOlw 03/21 21:26
geminitea: 想請教大大,不管哪個體系的進階滑行技巧,都有教這個 03/21 21:27
geminitea: 用膝蓋啟動的轉彎,我想請問壓膝蓋要怎麼結合up unweig 03/21 21:27
geminitea: t或down unweight? 03/21 21:28
geminitea: https://youtu.be/3u4X-eMxUY8 例如黃嘉藍在黑線 0:59 03/21 21:45
geminitea: 開始展示的滑行,看起來只是靠膝蓋迅速切換重心,好像 03/21 21:45
geminitea: 我看不出來是用到哪一種減壓的方法? 03/21 21:46
BearSheep: 我覺得這個比較清楚。CASI手冊 55頁有說順序。 03/21 23:17
geminitea: 謝謝大大,看影片覺得down unweighted跟用膝蓋很搭,但 03/22 00:32
geminitea: 是否跟up unweighted衝突? 還是說up inweighted是先站 03/22 00:32
geminitea: 起來後,換刃後下沉時迅速將膝蓋往前推(heel to toe)或 03/22 00:34
geminitea: 往後踩(toe to heel)? 03/22 00:34
BearSheep: CASI教材55頁,balance,edge,pressure,pivot。 03/22 00:40
neverfly: 我的理解是進階的轉彎會把大部份的重量都集中在某一邊 03/22 08:13
neverfly: 雪板的邊刃上,也就是說在換刃的時候,必然要經歷一個 03/22 08:13
neverfly: 把重量轉移到另一邊的邊刃的過程,例如重量在前刃→重 03/22 08:13
neverfly: 量平均→重量在後刃,為了縮短這整個過程的時間,所以 03/22 08:13
neverfly: 利用短暫的抬升,減去雪板上的壓力,加速所謂"重量平均 03/22 08:13
neverfly: "的進程,就是需要unweighted,至於up跟down就只是身體 03/22 08:13
neverfly: 習慣的做法而已,目的都是相同的。 03/22 08:13
geminitea: 兩位大大提供的分析其實我也都大概了解,刻滑時蠻好判 03/22 08:24
geminitea: 斷滑手是用哪一種減壓方式的,但像上面黃嘉藍那部搓雪 03/22 08:24
geminitea: 我就看不出來是用哪種@@ 03/22 08:24
Hi geminitea, 看來你也是個思考型的boarder(握手XD) 我多嘴兩句,看能不能有參考性。 切換鋼邊跟加壓減壓是不同的兩件事, 只是因為在減壓時進行鋼邊轉換是最好的 時機。加上換完鋼邊後施加壓力讓鋼邊獲得 更好的抓地力,讓這個彎更加穩定。 因此剛踏入進階學習時會很強調這些。 只要你的整體動能前進方向是跟板頭(鋼邊) 的方向一致,就算沒做減壓,也是可以轉換 鋼邊,反之,如果像在打橫板往山下滑動的 時候(例如heel side sideslipping), 板頭方向是雪道兩側,但是整體動能卻是跟 fall line方向一樣,這時候就算做了減壓 或是任一種轉換鋼邊的技巧, 只要鋼邊一從heel side切換到toe side, 都注定要跌倒。 另外Up Un-weighting跟Down Un-Weighting 的差異很容易受文字影響遭誤導,強烈建議 Down Un-Weighting要找人實際教,或是請 有經驗的人幫你看一下是否理解&動作是否 正確。 這個我有很慘痛的經驗,造成我在轉彎前 常常呈現一個不穩定的狀態,改了很久。
BearSheep: 因為他的搓雪迴轉是直接用twist board來減壓,算是扭轉 03/22 11:04
BearSheep: 比unweighted比重高的狀況。自己實際上場玩,就清楚了 03/22 11:04
geminitea: 感謝,我觀念又更進一步 03/22 11:50
milonga332: 推~ 03/22 17:03
※ 編輯: micmm (180.218.124.20 臺灣), 03/24/2024 00:29:32 ※ 編輯: micmm (180.218.124.20 臺灣), 03/24/2024 00:32:18
geminitea: 謝謝回覆! 03/24 16:19
MartyFriedma: 我一開始也是一直在想要up還是down unweighted 但 03/25 09:49
MartyFriedma: 我看了蠻多滑雪影片 發現大部分情況都是up unweigh 03/25 09:49
MartyFriedma: ted, down unweighted感覺是比較進階的技術 03/25 09:49
x24627785: 我幾乎只有緩斜面要加速才會down unweighted 03/29 16:25
WYchuang: Snow sensei 有個影片就是在講離開彎的瞬間先up 解除鋼 04/01 14:01
WYchuang: 邊 然後立刻把腳收回做一個down 但是我覺得要練到順要很 04/01 14:01
WYchuang: 久 比較好的作法可能是在離開彎的時候up+利用板子回彈力 04/01 14:01
WYchuang: 道跳起換刃 這樣保證是down unweighted 入彎 04/01 14:01
j5108: 我大部分學法都是在大陸學的,在大陸稱為 引申(up) & 團身 04/01 16:50
j5108: (down) 換刃,團身主要用於陡坡換刃,引申在滑行時,一入 04/01 16:50
j5108: 彎鋼邊入雪後,身體傾倒,向下折疊施壓,在彎中兩腳伸出去 04/01 16:50
j5108: ,對雪施壓壓力,利於快速出彎,而團身是入彎前,你膝蓋與 04/01 16:50
j5108: 跨要先折疊好再入彎,但跟up不一樣,不是向下坐或折疊出力 04/01 16:50
j5108: ,而是將下半身往上收再入彎,入彎一樣在彎中將兩腳伸出去 04/01 16:50
j5108: ,對雪施壓壓力,有利出彎,出彎後再將下半身往上收,繼續 04/01 16:50
j5108: 下個彎,這是我的小小經驗,有錯誤大家一起討論 04/01 16:50
j5108: 黃嘉藍的挫雪小迴轉帶海豚跳,要練跨帶轉,膝帶轉,腳踝帶 04/01 17:05
j5108: 轉,重心前中後移動,前中後的移動,不是由上半身去移動, 04/01 17:05
j5108: 是入彎前把板子拉回來(重心在前),入彎後,用腳把板子推 04/01 17:05
j5108: 出去(重心在後),所以你看他動作,入彎後有把跨推出去的 04/01 17:05
j5108: 動作來變更重心位置 04/01 17:05
j5108: 當施壓壓力大,再出彎後,板子形變太大施放壓力時,就會有 04/01 17:07
j5108: 豚跳的樣子 04/01 17:07
WYchuang: 我覺得有兩種方式對板子施壓造成形變 第一種就是上面說 04/02 12:14
WYchuang: 的 先蹲低在彎中利用腿的力量兩腳均勻外推 前提是你的刃 04/02 12:14
WYchuang: 要卡得很好 這要才不會造成掃雪 第二種是利用高速加上小 04/02 12:14
WYchuang: 一點的彎 使用離心力對板子施壓造成形變 第一種很累 而 04/02 12:14
WYchuang: 且要練熟不然就很容易變成踢後退掃雪 第二種就是要練習 04/02 12:14
WYchuang: 小迴轉 04/0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