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ciolog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smartken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宣傳] 系統理論研讀會 時間: Wed Apr 21 20:52:56 2010 作者: smartken (如果有牽掛) 看板: AAAAAAAA 標題: [宣傳] 系統理論研讀會 時間: Mon Mar 29 21:08:48 2010 系統理論研讀會 在Luhmann發表最後一本鉅著”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之後迄今已有十數 年。更多的學科,像是教育、社會工作、心理治療、金融、文學、媒體,接受系統理論的 前提與獨特的術語。這樣的傳散過程並未因為Luhmann而得到統一,也未形成特定學派。 即便後繼者彼此援用一些概念、術語,也只是標明,研究是以自己的區別改寫別人的觀察 。更多的差異被引入到這股思潮,對象的多重性隨之浮現。看來,系統理論不只如此宣稱 ,也如此實踐。 這幾年來,中文世界關於Luhmann系統理論的討論與譯作逐漸增多,日後或許能激發出一 些新的理論變異,值得期待。在追尋社會學在地化,或社會學實踐的浪潮下,不少人關心 ,系統理論有何助益?難道只是另一個抽象思維的練習?功能系統這個對象能否接上更多 的經驗研究?Luhmann的回答有其理論上的自我要求,往往避開這類提問,但後繼者在另 一時空條件下尋出其它的答案,有別於前者。此次,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邀請Rudolf Stichweh教授來訪,藉此,可窺出另一種對系統理論的理解方式,以及與其它理論領域的 對話。 Stichweh教授長期以來鑽研科學系統、世界社會、演化這幾個論題。其背後的理論預設也 是頗具啟發。試想,我們若捨棄全球化的描述方式,世界社會這個概念會為我們尋出哪些 不可見的、無法跨越的社會存有?科學放在世界社會之下,如何生產知識?社會如果不再 是"變遷",不再有方向時,如何掌握它的動態面向呢? 為了使此次的系列演講與對談更加深入,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將舉辦三場研讀會,針對 Stichweh教授的文章進行導讀與討論。研讀會詳細訊息如下: 地點 中研院社會所 人文館九樓901會議室 早上 10:00~12:00 時間 主題 閱讀文獻 4/2 系統理論的獨特觀點:溝通、演化、分化、涵括 1.“Systems Theory as an Alternative to Action Theory? The Rise of Communication as a Theoretical Option,” Acta Sociologica 43, 1 (2000), 5-13. 2.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World Society,” Soziale Systeme 13, 2007, 528-542. 4/16 世界社會 1. “On the Genesis of World Society: Innovations and Mechanisms,” Distinktion - tidsskrift for samfundsteori 1, 1 (2000), 27-38. 2. “The Eigenstructures of World Society and the Regional Cultures of the World,” pp. 133-149 in: Ino Rossi (ed.), Frontiers of Globalization Researc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New York: Springer 2007. 4/30 陌生人 1. “Strangers, Inclusions and Identities,” Soziale Systeme 8, 1 (2002), 101-109. 2. “The Stranger - On the Sociology of Indifference,” Thesis Eleven 51 (1997), 1-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4.181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4.181 alien311: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3/29 23:58 awesomeguy:轉錄至看板 awesomeguy 04/02 13:1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