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urim (Who cares?)》之銘言: : 大概我說得還不夠簡潔,所以不夠打動某教授的心。 我們間的看法並沒有不同啊 ! 譬如一定要做出 使用者要的產品, 一定要能從自由競爭市場取得報酬回饋, 最後要能外銷持續成長. 但是, 20 年來, 軟硬就是差距這麼大, 這其中有些因素在. 至少, 軟硬不 分的時代, 也曾參與做了一些個人認為很關鍵的事(別人可能很不以為然, 因為我不是制定政策的人), 只在政策範圍內, 個人能力所及之處, 確定了 何謂相容PC, 讓相容PC可以合法採購, 可以外銷. 也讓專科學校肯先採用中 文相容PC等. 個人倒沒做過中文I/O, 但整個電腦系統卻是做過的, 對關鍵的架構是有特 別的看法. 像這個 "中文", 她就像個雞肋, 甚至是張爛牌, 但這個牌怎 麼打, 她就能變成利器. 相容PC的成功, 我是用 "敢拿鳥槍打韓戰" 來形 容的, 因為那就像是一場 保家(台灣的微電腦機會)衛國(對抗 IBM 的入侵 與封鎖)的戰爭一樣, 兩者有類似的特性. 要調動所有人認同國產品的就是 "中文需求", 這一點在保障從個體小公司成長或被合併以至有跨洋大公司 是很重要的. 相對之下, 一直就很好奇, 為甚麼做軟體的就要排斥硬體, 要特別突出 "純軟體", 為甚麼就不能把 "可恨的硬體產業" 這張爛牌變成護身符 ? 軟體的問題, 其實已經隱隱約約的指出來, 這是 "台灣人的個性" 也 就是台灣的環境問題. 1.五頭鳥長輩指的就很清楚--自大, 不實際. 做個成品打包外銷出去, 這是套裝. 按客戶需要做成子系統, 組件. 照 著文件不會弄錯, 結果能如客戶預期, 這是訂製型, 也就是代工. 舉個 例, 假如做訂製型西裝, 全世界穿西裝的若想買西裝, 只要照三張像, 說好布料花色, 日期, 先交訂金. 到時候就等貨送交貨付款, 雙方皆大 歡喜. 你說, 那種獲利高 ? 但我們可是 "怎麼量身, 寫需求, 載明如何 驗證" 都弄不好啊 ! 瞧不起代工真是有點自抬身價. 2.阿文電腦--個體技術掛帥, 擔心祖傳祕方外流, 沒有團隊. 公司機密外洩當然是不得了, 尤其是軟體公司, 可是這不能有專人負責 嗎 ? 不知道如何讓這個專人一定變得靠得住嗎 ? 這是管理. 不能親躬, 但也可以派個部屬去開設阿文電腦分公司吧 ? 這是領導. 技術掛帥, 自大(就是藐視強敵或伙伴)都能表現的很神勇, 但只有這些是 不夠的, 所以軟體長不起來. 從事軟體的, 在資訊產業的庇蔭下永遠都是 "幹嘛那麼辛苦" ? 可是天下 的好處會自動掉下來嗎 ? 想打天下都還不知道要打那裡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