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g31cm (我住5F)》之銘言: : 如果要這樣講,那企業主跟時代也有代溝 : 一人部隊的時代早就過去了,的確是有不少40歲以上 : 的老RD有能力從線路設計->firmware->機構一手包辦。 : 這樣幹設計bb call或許可行,但是可以設計出一隻 : iPhone嗎?(大陸山寨機或許還可以吧!) : 我認識一個強到除了上述之外連windows ap他都可以包了, : 不過還不是走不出小系統,windows driver還是要找人幫忙 : 如果一個人就能搞定,那HTC養那麼多software RD幹嘛? : 也難怪台灣軟體業起不來,一堆企業主還活在軟硬不分, : 不把軟體當專業的時代(不過倒是給外國廠商勒索的很高興) ====================================================== 在加工出口區時代起來的企業主, 其賺錢的模式就是購買正確 高效的工具, 找對運作的人, 市場機會就靠著群聚效應, 動點 腦筋配合自製的部份道具改良製程, 個人生產率增加自然是價 廉物美, 買主也就因群聚與互通聲息找上門下單. 軟體工作原先都附在硬體生產下進行, 不論是改善道具或改進 產品的使用者介面都屬於自產自銷, 基本上受制於內部機密, 很少獨立成專業公司. 多數大型軟體公司也多脫胎於外商之維護代理, 進一步靠政府 包案才有近乎半獨立的軟體公司. 這種公司的企業主早期的利 潤是來自於硬體代理的 Know How, 能從國外進口 OEM 主件取 代大品牌的周邊硬體以取得優厚利潤, 軟體是以安裝及部份修 改為主, 進一步才是 Dada Processing 的包案工作. 基本上, 軟體公司少有外銷經驗. 少數的套裝軟體是隨機型的純軟體以 特異功能取勝. 台灣軟體少有特別成功的商業贏利模式出現, 成功事情發生的 少, 可以參考借鏡的也不多. 企業主抱著往日經驗還算是過去 成功模式的參考, 固然是不適用, 但要能拿來參考的真正軟體 發展的成功實例卻也不多. 依附在硬體IC研發與製造業的軟體 算是從業最多, 薪資較高的行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5.4.12
iincho:所以你要表達什麼..o_O? 08/10 09:47
iincho:不好意思我實在看不懂,您老可不可以寫白話點.. 08/10 09:47
iincho:軟體外銷除了美國和印度這兩種模式我還沒看到哪國成功過 08/10 09:49
iincho:而印度是老美包單給他才搞得起來,其實和台灣硬體業差不多 08/10 09:49
iincho:至於大型軟體強勢輸出的經驗,有沒有人可以舉個例看看? 08/10 09:50
fotofolio:樓上看不懂? 08/10 10:07
fotofolio:我幫你翻譯 軟體業沒有已經成功的模式給資方參考 08/10 10:08
fotofolio:所以資方不重視軟體情有可源 08/10 10:08
fotofolio:ggg12345的文都是資方護航文 當然不能寫得太白話 08/10 10:08
iincho:問題是硬體一開始也不知道那要搞能賺錢啊,接OEM也要對方 08/10 10:10
iincho:給你單,照這個理論下來做軟體可以通通收一收下課啦.. 08/10 10:10
xsoho:軟體有想過去像中東國家去發展嗎? 那邊商機好像滿大的 08/10 10:16
========= 純軟體業沒有達到規模的群聚效應. PC 硬體並非老美恩賜的, IBM 才不想咧 ! 那是因為相容PC價廉物美 外, 整個 PC 相關的 know how 被台灣早摸得一清二楚, 台灣不用四 層板而是用兩層板. 除了那兩個台灣政府給IBM 的專利, DMA refresh 與 color bit 表示法外, 台灣相容PC 不內外銷彩色顯示機種, 避開 一個內部專利. 但美國本地並沒有這兩項專利, 有相容的 BIOS 與第 二來源的 FDOS 與不同設計的主機板(小板)就能合法外銷, 何況一群 小廠商能夠合法複製, IBM 公司又收買不了這麼多. 基本上, 資訊硬體製造至少在 Know How 與如何外銷上是突破封鎖的. 當然, 現狀其實比以前好不了多少 ! 這也是何以外資投顧公司會分析 台灣帶頭的 net PC 或 smart phone , 背後還是有累積的技術知識. 純軟體在技術與市場行銷上, 至今都仍然尚待努力 ! 多數企業主在那種狀況成長, 但又偏向現在所稱的硬體代工業, 但不能 否認台灣在這方面累積的技術能力還是夠強的. 這些企業主錯誤的期待當然是不對, 但他們可能很難想像, 這些技術知 識都同樣來自教育部門, 所培育的人才何以不能同樣的跨越突破 ? 企業主可能忽略早期的相容PC產業在實際的技術與知識上是相當不足的, 所以 DMA refresh 沒有自製電路, 所以後來就被 IBM 公司在台灣告賠. 同樣的在唯一的軟體上, BIOS ROM , 台灣反而從自製相容退後, 改為進 口外購. 唯一正確的就是靠 "價廉物美" 打開市場外銷, 其賺錢的因素主因於沒 有早期研發的負擔, 也沒有市場行銷的成本. 早期的學校也是有 DOS 軟體的成品與能力, 除了人力不足外, 最敗筆的 就是被 MSDOS 用 US$5 元的價廉在心理上擊敗. 這是因為當時全台灣都 不能接受一個 BIOS ROM 軟體 與 OS 軟體竟然只有這個價位 ! 印度並不全然是靠老美恩賜, 這跟在美的印度人願意將機會帶回印度, 而 印度內部願意讓利搶機會有關. 台灣的企業主在經驗上, 個人相信也是不願讓利搶軟體, 更不必談軟體受 僱人員的想法了 ! 這兩種人都沒想清楚根本原因在於台灣的科技教育界 在軟體知識與技術上是落後的, 至少沒發生過類似足以跟 IBM 公司抗衡 相容 PC 的現象. 心理不能接受落後又不好好學習, 當然是怨嘆 !!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12 (08/10 12:37)
darthv:android算不算軟體? 08/10 13:07
darthv:網通做協定n也是有做的很好的 08/10 13:07
darthv:訊連做codec跟e-learning略有小成 08/10 13:08
darthv:這些都不算軟體要限制在(a)pc上面跑的(b)IT軟體,看起來就會 08/10 13:08
darthv:很弱 08/10 13:08
nemo33:ZDNet.com.tw:政府將與微軟合作推動雲端技術 08/11 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