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anyking (遙遠的旅人)》之銘言: : : 李家同:我們需要萊特希爾報告 : : 有些新科技還未成熟 : : 希望政府官員知道,很多紅極一時的研究是不該大量投資的,政府應該常常請 : : 一位有邏輯思考能力的學者對一些被大家捧上天的研究作一評估,萊特希爾報 : : 告精彩的地方是它完全根據普通常識,也許因為萊特希爾是數學家,他的論述 : : 完全合乎邏輯,無懈可擊。 : : 我們實在需要這種頭腦清晰的數學家,因為他可以替國家節省很多的經費和精力。 ....... 借plasmon 找來的 URL 給大家參考 http://www.chilton-computing.org.uk/inf/literature/reports/lighthill_report/overview.htm 裡面有個影片是當年的演講座談會, 有個機械手表演 : AI 人工智慧、 ADA程式語言,都是人們想要把幻想中的東西給實現。 : 而雲端服務架構則是已經有會跑的玩意,然後一堆人在想能做什麼樣的整合與商 : 業應用。 : 一個是探索未知、前面長怎樣沒有人知道,連理論都還沒成熟,本來風險就很高。 : 一個是看到Amazon Google搞很爽、作很大,就一群人在那邊me too, me too。 : 他的例子舉很爛,XX比雞腿。 李大師說的例子, 當年的老美都幹了, Ada 這個 compiler 美軍方也花錢做了, 所以不能說是連理論都還沒成熟. 圖訊識別最熱的時候是巡弋飛彈, 還採用 syntax tree search. : 雲端的問題不會是技術,Google、Amazon 已經在那裡了,要想的是商業模式, : 還有社會影響、法律上的問題。 : 例如個人隱私權的保護,還有雲端本身就有類似自來水公司、電力事業、公眾交通事業 : 這樣的壟斷性質,如何確保競爭公平性? : 軟體從業人員在以雲端作為基礎建設的時代裡,有沒有可能會被那些提供雲端的資本家 : 剝削剩餘價值,使得軟體知識經濟也面臨19世紀末的困境? 這是看得很遠, 也是非常好, 非常重要的觀點. 但問題會像 慢水煮青蛙 , 環境是漸變的, 而且是變成甚麼很難預料. : 有些新科技還不成熟,我也支持政府別跳雲端這塊(因為政府官員這方面都太蠢, : 不適合搞軟體)但如果技術不成熟都不要作,那晶圓代工、IC設計,是不是當年也 : 都別做了? : 當年那些東西比起來,也跟現在的雲端一樣,只有某些美國大企業能搞啊。 這波的變故, 個人感覺是硬體與軟體都要變, 至少多核心的軟體應用跑不掉. 不過, 觀諸歷史, 8088(PC 1982)->286->386 不到四年1986 就到了, 但用上整個硬 體的功能 OS 可是要拖到 1994 Win95. : 我覺得,如果他已經老到不能懂得這個『雲端』是什麼,他至少可以觀察到,這些 : 東西是『已經存在的』,用那些『從來不存在』的東西當例子來比,這不是拿張飛 : 來打岳飛是什麼? 這次的李大師就個人感覺, 真的是很謹慎. 他只是要求有個評估. 有很多人(主要是業界)對此次的投入(186億)很不以為然. 個人是覺得投太少才是麻煩, 才會成不了. 當年的 TSMC 第二次就是要 100 億, 就是太多了, 所以被經濟部找了業界來投入, 政府退為 49% 持股, 硬是把她賣出去, 所以就成了. 另一個是 PC/XT 及 5大套裝軟體由工業局牽頭研發, 因為不相容讓接手的賺不了. 推到當時的科顧室要再拿研發的錢, 被硬生生的砍了, 終於促成民間相容PC奮勇擊 出, 造成台灣的 IBM相容PC 外銷. 如果四年要 400 億, 做到第二年就推出民間投資去找另一半的 200 億, 割出半個 資策會與工研院, 任其自求出路, 卒子過了河也就成了. 這是決策與決行問題, 為何世界上有 "背水陣", 就是人的問題, 非技術問題. 若長不出台灣可到世界競爭的自己雲端公司, 煩惱剝削問題, 該不該投資研發問題 都沒意義. 李大師應該記得當年, 聽說他一通電話就砍了教育部電算中心從行政院拿到手的 國家大型計算中心計劃, 除將之給位在竹科的國網中心外, 那一刀也把 MOECC 逼得從解散變成了貫通全台與國外的 TANET. 年輕一代若有理念也不用怕上有不死老頭子, 見招拆招, 借力使力 也就是因為 年青有本錢, 幹嘛當真只能靠政府?!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12 (04/18 15:32)
nemo33:這篇有八卦到 科科... 04/18 16:12
ggg12345:不要認為李大師就是不會砍國家高速計算中心?雷雲密布耶! 04/18 16:18
amppp:我支持你!見解獨到,雲端只是一個新代名詞..又不是新東西.. 04/20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