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uciferii (路西瓜)》之銘言: : 李家同:我們需要萊特希爾報告 : 【聯合報╱李家同】 2010.04.15 01:27 am ....... : 有些新科技還未成熟 : : 希望政府官員知道,很多紅極一時的研究是不該大量投資的,政府應該常常請一位有邏 : 輯思考能力的學者對一些被大家捧上天的研究作一評估,萊特希爾報告精彩的地方是它 : 完全根據普通常識,也許因為萊特希爾是數學家,他的論述完全合乎邏輯,無懈可擊。 : 我們實在需要這種頭腦清晰的數學家,因為他可以替國家節省很多的經費和精力。 : : 我國有時不僅會將某種新科技捧上天,更會忽然地對某種產業驚為天人,有時甚至於會 : 說這個產業前途一片看好,精明的企業家當然不會隨音樂起舞,但一些普通常識不夠的 : 年輕人卻會一頭栽了進去,也因此吃了很大的虧。比方說,網路產業曾經紅過一時,很 : 多年輕人書都不念了,跑去開一家網路公司,賣某類產品,結果搞不出所以然來。最近 : ,政府一再鼓勵的有些產業,即使在先進國家都是未成熟的產業,我國這種人云亦云的 : 現象,令人憂心也。(作者為暨南、清華、靜宜大學榮譽教授) : : : : → Faji:雲端不能跟AI比吧. Youtube, Gmail, Google Doc, Amazon.. 04/16 23:54 : → Faji:已經都做出來而且有的也已經是在獲利了. 只是台灣有沒有機會 04/16 23:55 : → Faji:分杯羹. 的確是個問題. 光Youtube就很強大了~ 04/16 23:55 : 紅極一時的研究該不該投資?! 看見紅極一時的項目正發光發熱, 隨眾投入插花買股, 可能成, 可能也被套 牢坑殺, 本就無定論. : 推 Windsinep:說真的李家同的話可以當放屁 04/17 00:38 : 推 peterkim:台灣雲端產業聯盟大騙局,這個話題最近正夯...XD 04/17 00:52 : → hilorrk:幾百億的騙局? 04/17 01:17 世界上有些人大學不唸了, 去開 Apple 公司, 去開 Microsoft 公司, 都成 了大富翁, 但之後, 其他地區的人也這樣做的, 好像沒有如此好的機運. 到了網路時代, 投入 Yahoo, Google 的美國大學生好像也抓住了機運, 但 隨後的人好像就沒有如此機運. 從這些現象看, 人云(雲)亦云(雲)趕熱鬧似乎是不可取. 但世界上不同地區 就是被分成了落後與先進, 即使台灣不算落後的跟進網路時代, 譬如台灣很 早就有入口網站, 很早就有 openfind 中文關鍵詞搜索引擎, 但台灣的大學 生也不曾跟 Yahoo, Google 創辦人那樣的創出個世界級的大公司名號來. 顯然, 這類現象不僅是時間點的問題, 還有空間與場域的問題, 或者說是由 領袖人物的認知所帶來的環境問題. 如果落後了, 不去追趕, 不能利用新知與新工具, 貧窮與沒有競爭力就跟著 來. 但落後了照著先進依樣畫符就能成嗎? 多數是勝出不了, Apple 與 MS 之後不再有年輕人於同一領域勝出, 就是因為那個地盤的要害地勢被先佔了, 一時之間, 別人若無十倍以上(相差一個數量級)的優勢是無法趕下先佔者的. 相較於 MS, Apple, 網路時代的新秀--Yahoo, Google 是另找地盤發展, 不 是人云亦云. 但這仍然無法解釋何以台灣的 openfind 無法勝出, 是否我們 台灣的環境限住了自己? : → luciferii:叫人家不要花錢研究雲端,然後要希望臺灣出個神級教授 04/17 10:52 : → luciferii:可以閉門三個月看懂雲端論文然後跟你說雲端倒底是什麼 04/17 10:52 : → luciferii:有沒有這麼天真的事XD 04/17 10:53 : → luciferii:從圖林到萊特希爾中間有30年的發展,英國可沒少投錢過XD 04/17 11:00 ..... : → bobju:每種研究報告都有它的根據在,只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罷了. 04/17 22:12 : 推 abcdefghi:美國很白痴的研究了AI,美軍也很白痴的用了Ada,然後也很 04/17 22:59 : → abcdefghi:白痴的了成為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國家,英國咧?這一 04/17 23:00 : → abcdefghi:百年來越來越弱。 04/17 23:01 : 推 bobju:人家美國文化一向是敢承擔風險在創新的,而且資源豐富,它玩得 04/18 08:43 : → bobju:起的英國未必玩得起,權衡一下,當時不搞AI對英國來說也只是一 04/18 08:44 : → bobju:個比較"恰當"的抉擇罷了,而非"證明"AI行不通. 04/18 08:44 這就是李大師在資訊領域裡的想法與影響力的功過問題. 落後了只知要追趕, 要有那樣的基礎, 要有那類的人才, 但想要一博勝出時, 卻又說不出該從何處能非對稱地找出競爭者弱處一擊必勝. 若只知道形勢上的 差異, 那落後者何來十倍以上的優勢可運用後加以勝出? 那豈不是落後者永遠 不要做夢勝出了? 譬如: 通用型機器人不容易做, 花大錢也做不好, 亂投錢是不對的. 但日本人 在 1988 年之後, 用機器手做汽車的板金電焊工作, 就造出生產力日本第一的 汽車產業. 這是產業經濟競爭時的科技運用問題, 也是在新領域佔據制高點的 問題. 這是一個在別人沒想到之處, "無敵" 勝出的可能一例. 抓住機遇, 在意想不到之處佔先, 能壯大自己, 不受數量級勢力威脅(譬如大公 司規模與財力), 這才是非 "人雲亦雲" 的做法. : 推 sweetlala109:重點是在最後一段Y 04/21 20:37 李大師的細節實現(implementation), 多數是不太靈光. 最主要的就是在士氣 的激勵與不誤導上常自相矛盾, 指不出弱者何以也能勝出的道理與方法. 如以焊接與噴漆機器手來看, 就因為通用機器人不好做, 想做的會陷在裡面, 如果只做定點焊接, 問題就簡化可解, 拿來汽車製造應用, 那就是先佔先贏. 找一個項目, 我方有勝算, 對方不察, 若野心又太大就會自踩陷井, 此種良 機不能運用, 養一堆博士教授, 社會還落後貧窮就是應該挨打的.
yauhh:一個意見,可以別老稱一人為大師嗎,否則太涉及主觀. 04/24 10:06
costbook:他的確是平行演算法的大師、IEEE院士 04/24 10:25
yauhh:但現在所用"大師"二字談論場合是在橋事情方面,在橋事情方面 04/24 11:27
yauhh:他也是大師嗎? 那他是禪門哪派的,由技術邁入徹悟人群性了? 04/24 11:28
Obb:一群晚輩不知道,就一副先入為主..他是個神人,一人學術聲望抵過 04/24 11:49
Obb:一批普通大學資訊系所的所有人 04/24 11:50
Obb:還沒了解過他前、就用貶低手法批評.這招不會讓你看起來比較大 04/24 11:52
李家同教授的成就不可能被一般人磨滅, 單看他有多少徒兒散布台灣 各大學, 盤據多少要津, 就如同沒有十倍以上的優勢力量, 尋常人是 憾動不了的. 要貶低他, 那豈不要全付盔甲戴鋼盔? 會貶低他的只有 他自己的說法. 李教授從在台灣任職以來, 沒有不在關鍵處講話與使力的, 他經常是 一通電話找重要的關鍵負責人講話指示. 20幾年前的國科會學門召集 人或重要大型計劃的負責人, 無時不刻就會聽見. 會讓這些中高階負 責人抱怨的就如同大家現在所感受的不是那麼服眾. 那時代就已經讓 旁觀者覺得幹嘛要那麼理他, 但他確實很會上達天聽, 說詞讓人不得 不去應付處理, 也很有威力. 譬如一通電話就能打掉拿到手的行政院 招牌. 新聞記者喜歡, 當然是有職業性的敏銳. 最容易檢驗他的對錯的, 就是看他一群徒兒們是否遵從跟進, 因為30 年前講的跟時下講的那麼重視動手做與技術基礎可說全然不同. 他的 時代對同一時代受栽培的劉兆玄院長是有極大影響力的, 但對草根性 下成長的吳敦義院長是沒有作用的. 所以前後兩個文章態度不同.
Obb:一篇IEEE論文就可以等同一個Ph.D學位 可以去數數看他有幾個 04/24 11:54
PhD 學位固然尊崇, 但國家經濟大勢與發展未必是一群博士能幫得上 忙的. 君不見今日台灣博碩士滿街跑, 領 22K 的一群哀哀叫.
ledia:但是他的言論的等級常常比不上任何他的學術研究 04/24 12:03
ledia:一個人不會因為有過什麼成就, 講的東西就會永遠就對 04/24 12:03
ledia:覺得他研就成果非常好, 就覺得他是神, 是一種迷信 04/24 12:03
ledia:學術聲望只代表他的過去, 不代表他的現在(的言論) 04/24 12:04
Obb:好像李遠哲,很多人也不苟同他的言論.但他們確實是專業上的大師 04/24 12:04
ledia:但這些人在雲端是大師嗎? :p 04/24 12:05
Obb:口水.罷了.講了事實,認不認同隨個人.媒體有問題用[酸]其心可議 04/24 12:07
ledia:跟第一線開發雲端系統, 或是釐清雲端需求的人比起來 04/24 12:07
ledia:他們的言論真的恰當嗎? 04/24 12:07
ledia:我也講了事實, 願不願相信就看智慧了, 迷信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04/24 12:08
ledia:畢竟迷信才會讓人產生信仰力量 04/24 12:09
sazabijiang:愛因斯坦的理論也不全是正確的.. 04/24 12:31
sazabijiang:但這不意味著鄉民大學生的素質比較高唷 :p 04/24 12:32
sazabijiang:當然不需要把愛因斯坦當成神, 但是你希望必修課的 04/24 12:32
sazabijiang:教授是愛因斯坦, 還是PTT鄉民 XD 04/24 12:33
andymai:言論和專業本來就不可以混為一談~像我非常崇拜我的教授在 04/24 13:35
andymai:最佳化工程的研究~可是一旦說了不是他專業的東西~我還是可 04/24 13:36
andymai:能持反對意見的...魚歸魚~蝦歸蝦~這是兩碼子事... 04/24 13:37
Aurim:IMHO 在市場大的地方搞,成長才會快 04/24 13:55
luciferii:李大師的確很專業,只可惜他喜歡對非專業領域打嘴砲XD 04/24 14:02
李教授是精英主義者, 他只是想要有個評估. 只是他偏要舉爵士評估 當年英國是否該花錢買 DEC-10 電腦給那幾個大學做研究為例. 而且 報導上的措詞強烈, 一向就是李氏風格, 把一個領域貶到極點, 這也 是那麼多人非認得他不可的原因. 目前學校研究爬上雲端吹的, 根本就沒有幾個. 唯一聽見有樣子的是 要資安相關研究, 出個分支配合雲端發展深入探討. 至於花大錢造幾 個小雲是有, 但必然不在李教授的勢力範圍, 所以才會有此前後矛盾 的聲音. 這都是因為鄉民不認同李大師早就在雲端的後果.
bobju:推樓上,若談他的專業我們只好閉嘴,若要嘴炮的話那鄉民個個都 04/24 15:49
bobju:是勁敵呀~ XD 04/24 15:49
bobju:打嘴炮是資源戰(時間),無形的代價是很大的.. 04/24 15:51
李教授不會上 BBS 打嘴泡, 他一向想說的都是想要影響政策, 想要改變某些獲利面. 此次的雲端計劃報載5年要投入170億, 因為錢多, 讓很多人跳腳. 個人是覺得此錢不夠多, 假如5年要400億, 那就可以在第一年後, 以政府缺錢為由, 就逼此計畫中的兩大財團法人工研院與資策會 在第二年找民間資金投入接手, 分出資策會與工研院的雲端中心, 開始合組公司接手營運這些自製的雲端設備, 政府就開放健保及 幾家分布全台的公立大醫院資訊系統給這家公司與外商競標. 假 如能把資策會與部份工研院單位逼出去成立一家國際性服務公司, 就算是投資全賺回來了. 當年李大統領的衛星初投100億, 又後續了好幾個5年計劃, 到底 台灣得到了甚麼偉大成果? 一直也沒聽到學院派的發出啥該評估 的聲音? 當聽到南韓能包外國的核電廠工程時, 核工都不見的學 校是該跳跳腳才是!
Faji:我覺得真的是看人啦。也不是每個大師都喜歡打嘴泡在自己不是 04/24 21:15
Faji:專長的領域高談闊論。同樣是資工大師的劉炯朗就不太嘴泡。 04/24 21:17
個人認為李家同教授不太可能覺得 雲端計算或雲端電腦 是他不 太專長的領域. 政府的科技發展重點與項目, 一直是他參與的工 作, 就如報載他是經濟部很多科研計劃的顧問.
luciferii:掛名打打嘴砲很簡單,自我感覺擅長和真的擅長是兩回事 04/24 22:50
luciferii:至少李大師目前在這領域的表現還在讓人嗤之以鼻的階段 04/24 22:51
李教授應該是盛名所累, 問題可能出在大家認為他對政府科技官員 很有影響力, 會影響政策走向. 台灣的政府資訊/電算中心很多工作早都是委外, 大學的電算中心人 力少得很, 加上網路很早引進, 李教授說他早就在雲端並不離譜. 以前他自認是 AI 專業, 後來卻附合英國的評估認為 AI 無望, 此 次再度舉例, 應該是想強調雲端計劃應該拋棄私人立場做評估. 其實他所說的並沒有太特異之處, 他只是發聲不想被忽視. 若說他 能翻江倒海, 那也得要看是否做了正確的事. 形勢不由他的事, 譬 如微電腦與PC的發展趨勢, 也不是他的喜惡能改變的. 大家犯不著 對李大師太計較. 聽聽他想說甚麼並無不好, 只是太崇拜他的, 順勢使力必有所 圖, 也是聽聽就好. 當真年輕人不察就被時代流行推著走的, 在資 訊如此流通的時代反倒不會, 會受影響的反而是老輩父母.
luciferii:我覺得老師你的問題更大,一篇文章前面才說李大師勢力大 04/25 00:48
luciferii:沒多久又回李大師沒什麼影響力 04/25 00:49
李大師當然是有影響力, 不然不會幾十年來很多人聽見他的言論就 會跳腳, 到處傳播. 可是, 若是正確的事, 就如歷史潮流, 那也不 是他能逆轉的. 兩者並不矛盾, 李大師當然還是希望他的判斷是對 的, 形勢上他也得轉回來, 不然豈不被淹沒? 年輕一代該有自己的信心與看法, 他能否幫上忙並不是那麼重要, 成 敗還是得看自己, 對的事根本就阻擋不了!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4.12 (04/25 01:28)
yauhh:Obb你搞不清楚,我們要的不是抬高或貶低誰. 我們要聽的是客觀 04/25 19:41
yauhh:中肯的言論. 我在一樓提不要開口閉口大師,只是想要保持客觀, 04/25 19:42
yauhh:而不是徹底不想稱他為大師. 04/25 19:42
yauhh:為什麼一定要選邊站呢? 我站中間,可不可以? 04/25 19:42
sazabijiang:稱他大師也不影響站中間的立場吧? 04/26 23:11
sazabijiang:就像即使我跟我的指導教授有所爭辯(不在他領域)時 04/26 23:11
sazabijiang:我還是一樣尊稱他是教授. 不然我要稱呼他XX先生嗎 XD 04/26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