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iapptt ([i-a-p-p-t-t])》之銘言: : 台灣軟體工作者面對ECFA的帶來的新挑戰 經濟歸經濟、程式歸程式,各有各的規範和架構,還扯到連通管... 舉了一堆看似有理但毫無相關的比喻, 若非花些時間去各大金融業找研討該架構資料的社會大眾, 就很容易被那些政府和媒體唬得一愣一愣, : 一、從軟體架構(framework)談起 一個架構,全世界學軟體的人都通用,所以這段不瞭解跟ECFA有什麼關係... : 二、「對的架構帶你上天堂,不對的架構帶你住套房」 這段還是跟ECFA沒關係吧囧", 只要是OO的觀念,原理上是相通的,寫程式上,程式只是工具,但邏輯和方法是相通的, 頂多先分個大目標要學網路端、軟體端還是軔體端的開發, 再看用的是哪家的程式,就用對應的框架,Java用Struts、Spring,C#用.NET, 或是待的組織或企業是用怎麼樣的coding方式, 不會有人用.NET寫Java吧,又何來"不對的架構帶你住套房", 還是說你指的架構是SA、SD給專案做的架構,然後沒做好的就會帶你住套房這意思? 如果要提ECFA架構,下面我再分析,只是先說...很多東西你的文章都扯太遠。 : 三、架構的特性是專門性與流通性 : 四、經濟架構也有專門性與流通性 專門性與流通性,你只說對了一半,對的是ECFA確實有專門性與流通性, 有誤的是這兩者是相互配合而非各自獨立,在你的第五點我再提及, : 五、ECFA是新的經濟架構 : ECFA,當中的F,就是Framework,也就是架構。雖然我們無從得知裡面的內容,但望文生義 : 就可以判斷,當兩個架構連結起來,構成一個新的架構時,必然是一個劇烈的變動,跟我們 : 軟體上改換架構所會發生的狀況是一樣的。因為架構的專門性,分工會重組,角色輕重會有 亂講...F是架構沒錯,但它並不是新的架構,而是要看它日後在此架構下簽的是什麼約, 先從ECFA背景來說,這個背景要追溯到台灣加入WTO時期, 對岸一向反對我方進入WTO,雖然我方加入了WTO,但卻刁難我方鄰近國家與我貿易, 怎個刁難法? 在歷史上,各國與清朝進行貿易時,會先簽訂片面最惠國待遇, 這個意思就如字面上的,今天甲國跟清朝先簽了該待遇,那麼乙國看到也想跟清朝貿易, 在協商後為了加速貿易進程節省程序,便直接拿該待遇來與乙國簽, 像是稅率、法規與制度上的開放、通關待遇之類,然後才再進行更細部的貿易討論, ECFA就是類似片面最惠國待遇的玩意,而早收清單就等於是初期的第一步合約, 再回到WTO上,我舉個例,WTO是一個大眾物資的交流平台網站, 今天大家都可以成為會員的條件一是,要先填會員申請,申請還不夠, 條件二是你要與其他買家賣家進行交易的附帶條件是你也要有商品可賣, 而且滿足條件一的會員互相交易享有紅利回饋、積點優惠...有的沒的福利, 這個滿足條件二,就是片面最惠國待遇─介定會員與非會員國的差別, 各國加入WTO,然後各國再針對各自經貿上的差別,訂定專屬該國的片面最惠國待遇, 只有同屬WTO的會員國才可以彼此簽訂該待遇,而該待遇,就類似今天所說的FTA, 亞洲區域經濟上的東協出來了,我國擔心邊緣化,欲與鄰國簽訂自由(F)貿易(T)協定(A), 但是對岸阻礙我與鄰國簽FTA,因為FTA是國與國關係下的貿易協定,中國不承認我"國", 多方斡旋下,對岸協議只要我國與對岸簽署ECFA,就答應默視我方簽FTA, 會簽是因為ECFA是兩岸的關係而非國與國, 這等同於簽FTA前先叫我們自打巴掌承認我們是兩案而非國家,企圖矮化我國, 另一方面,若我與其他國簽了FTA,那些行政或檢疫等麻煩差事就可以丟給我們, 然後中國再透過ECFA間接與我FTA的會員國獲取貿易利益。 小英緊咬ECFA是矮化國格,大談FTA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就是這樣來的, 但不先簽ECFA就不會讓我方簽FTA,才有小馬的從中國走向世界之說。 : 所調整。我們套用新軟體架構時,新模組會帶來新的效應,但必然也有些模組會被捨棄而失 : 去角色。因為損益是相對的,有失有得是必然的,如果有早收清單,必定也有早損清單,其 又在亂扯...何來早損清單, 在外交定局前先訂定一份100%敵利我弊的合約,那這百分之n百會引來民怨甚至革命吧! 再多強調公平互惠的政策下,人多少是自私的,除非是瘋了才會擬這種約, : 實是損是益早就決定了,只是時間問題。而換新的架構的動機必定是因為新架構更具備經濟 : 效益才對,否則何必用新的架構。所以套用新架構時,冗餘的部份會被割捨拋棄,這是一定 的確,除了內容有效益才會簽, 冗餘的部份可能也只有部份會被割捨,但不會造成拋棄或均化, 你會因為所謂的連通管,就完全割捨不做農業嗎?還是說水果價格跟對岸一起均化? 賣鬧啦,日本人愛吃台灣米還是大陸米? 台灣的和大陸的香蕉拿出去賣,誰的比較黃比較接近30cm? 兩岸實質所得、物價水準與通貨膨脹一不一樣? 只有轉型或更向上一層樓,沒有人會未戰就先割捨與拋棄的, : 會發生的。架構的通透性,造成的效應就是均化,這是明顯的連通管原理,只要是同一架構 : 必然擁有的特性。經濟體就是供給與需求之間的關係所構成,供給多了,價格自然下跌,至 : 少不會再上漲。 延續你的專門性與流通性之說,這兩者是相互配合有前提的,不是說簽了就全部都開, 架構只是個遊戲規則,但專門性與流通性是依循遊行規則下的特性,而非連通管, 今天我跟WTO玩減紅黑點,然後鬼牌事先抽掉,也就是比較自由, 但是跟中國新減紅點,規定任一色K與鬼牌抽掉,也就是限制比較多,風險少、保護多, 那麼先抽出任一色K與鬼牌這動作只能套用新減紅點,這就是它的專門性, 扣掉事先抽掉的牌,剩下的牌的流通性也只限該場遊戲的玩家(貿易國)們, 所以簽ECFA不等於已經開放了,要做什麼樣的貿易,具體事項是進一步才談的。 再者,全台目前勞動力人口約900萬人, 小英說ECFA一開,會有590萬人失業,小馬說會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 實際而言,在WTO時服務業就先全面開放了,這900萬人就有600萬人是服務業人口, 剩下300萬人,扣掉高科技製造與知識密集產業,何來590萬人失業,10萬人就業更扯, 至於什麼失落的十年、黃金的十年這些屁話,聽聽就好, 倒是小英那590萬人,不曉得有多少無知的民眾被唬到,民進黨就得到不少支持度, : 我們在資訊界人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就是”Cost-Down”,你家業務創造更多業績的方式是建 43 : 條水管接通,浪潮席捲而來時,水會往低處流,(中國)人會往(薪資)高處爬,這是避免 : 不了的趨勢。你要保有自己在人力市場上的競爭力,要讓自己更大碗,也要更便宜。 不曉得在扯什麼...生產與要素市場, 情況一: 大陸PG:我可以更快完成程式,但只要台幣15,000就好, 但15,000有違勞基法最低薪資,所以只算打工或接案,這名大陸PG好一點有勞保, 差一點沒勞保外連年資都沒有,然後15,000叫他在台灣生活, 我想coding要死要活不如去跟身心障礙者一起到行政院當清潔工,也是實領15,000, 即便不是他喊破盤薪,給他最低薪資,一個異鄉客既沒保障又沒依靠的,做得久才怪, 情況二: 大陸PG:我在大陸接你們台灣的案,只要人民幣xxx就好, 除非他在大陸台商軟體公司,否則這百分之99幾乎不算正職, 假設這位PG能力很強,我是台灣人,萬一我又想占他便宜,最後有糾紛很難解決, 最後乾脆大陸人自己賺自己人的錢, 情況三: 人都會因為競爭而進步, 大陸PG來台工作,可能花比台灣更少的錢但能獲得相同或更好的結果, 同情況一,可以為他的薪資標準達到降低成本,但是他的食衣住行不會為他降低成本, 然後我國PG或軟體業因為競爭或聘用,獲得大陸PG能快速開發的經驗或成果, 但前提是要我國PG因競爭力增加提高就業優勢,大陸PG因為薪資太低難以生活, 職場與生活兩相夾殺下,回老鄉討生活去, 生命總會為自己找出路,其他人回文提到,英國、美國、日本皆如此, 如果因為開放就變成流通管,那這些國家的本國人就不會活到現在了, : 十幾年來網路的成長已經讓這種流通性大增,早就已經有不計其數的台灣軟體在中國開發, : 更何況雲端服務時代來臨後,「服務」是人資成本越低越能佔優勢的無形商品。你有沒有想 : 過,雖然有網路,你的業主跟老闆為什麼仍然願意購買你的軟體勞動力呢?那是因為你在台 : 灣容易找得到人溝通,用密集溝通的方式,幫助雇主釐清他自己還沒搞清楚的需求。如果這 : 種情勢改變,比人家貴又不見得比人家好到哪裡去的台灣軟體工程師,請問誰會理你?資訊 : 業的進步很快,累積好幾年的功力過一兩年就落伍,必須不斷學習。不論這在世界的哪個角 : 落,所有軟體工程師都在相同的起跑點上。如果研發的薪水相差3倍,在功力相差不多的情 : 況下,找1個貴但不一定成功的團隊,不如找3個便宜的團隊,用一樣的成本,成功機率提昇 : 3倍,如果老闆不會打這種算盤,這種老闆大概也撐不了多久。然而,如果你的薪資比別人 : 貴3倍,請問你1天能夠有72小時嗎? 你知道緯創為何近一年再建立一個緯創軟體嗎? 就是為了對抗中國軟體業,以緯創的硬體與軔體基礎,針對硬體和軔體開發軟體, 這就是轉型,這就是中國所沒有的,因為台灣在高科技硬體與軔體的技術全球皆知。 另外去大陸開企業沒有以前容易了,請你舉出不計其數的台灣軟體公司有哪些, 光缺乏著作權和其他法律常識的大陸人就足以把軟體搞爛了,何況是日益加重的稅制, ECFA之後會特別強調簽定著作權、專利相關保護的條款, 單單只就能力與薪資的判斷就決定是否有優勢,這是狹隘的。 : 六、ECFA一定會來 我覺得你這段除了跟軟體無關,還與ECFA離題離很大,請你理性點思考ECFA的意義吧, 的確,ECFA一定會來,但不是因為執行黨綁架公投, 正確的說,是無可避免的,全亞洲和全世界都得面對大陸的競爭,逃避只是早死, 光看那些農民call in各個皮皮銼的堅決反對,而不思如何轉型與面對, 農民或傳產大多人事物都已久遠,想要轉型就是要學習新事物,我看都有心無力了吧! 所以是競爭一定會來,但ECFA的到來,前提是它只是一個機會, 但很抱歉,連機會都不自己創造,就只有等死,政府只是輔助的角色, 不要所有人民都希望依賴政府,最終要殺出一條路的是自己。 不可否認的,沒有絕對的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 我只問一個問題,今天這些反ECFA的, 是因為黨派色彩而對立? (恭喜你,你已經分不清楚方向、不曉得國際發生什麼事,你已是個活死人) 還是只是害怕競爭而對立? (那麼勉勵你,你只是被敲暈了,清醒後趕快找到方向吧!) : 七、面對新的挑戰 : 既然事情一定會發生,只好面對它。就像是如果一個人的阿爸決定變賣家產簽賭六合彩的話 認同,競爭已是無可避免,必須好好面對, : 親易創業。如果你認為廉價勞工的時代最合適當老闆,那是一個誤解。讓我們用國小程度的 : 數學算一下:假設你有100塊,大老闆有1000塊,在人力成本10塊時,你能僱用10人,大老 這段不予置評, : ,資本越集中越有利。第三,要讓自己的第二外國語文能力更好。用點邏輯能力自己推敲一 語言部份認同, : 我是一個會在PTT出沒的軟體長工,一個年屆中年的市井小民。如果你是那種在海邊看到海 : 嘯來了會呼叫示警的人,歡迎你轉達給在台灣從事軟體工作的親友。在保留原文的前題下 : 不必考慮版權問題。 我只是朋友在某間本土家族金融業高層工作, 談ECFA時幾家金融業者有去與政府商討研擬才知道的, 不然現在還在被名嘴玩在股裡,政府不說只是因為大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所以這是半公開的秘密,但兩黨都知道實情,只是小英一直鬧小馬,小馬有口不能言XD。 倒是這位年屆中年的前輩,在轉貼這文章前先就事論事,盡量查清真相再談, 不然又不知有多少人被你唬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5.142.32
rofellosx:如果能虛我會把第一篇虛爆.. 05/17 12:03
winddust:第一篇是原po的文嗎囧? 05/17 12:04
rofellosx:指的是這標題的原文.. 05/17 12:05
henrypinge:推 05/20 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