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s大分析得很有道理, 的確是有這種現象: : → sazabijiang:公司在評估案子, 不能只以 "能cover成本" 為思考方式 : → sazabijiang:這種高度客製化"專案"無法變成"產品", 也未必能有 : → sazabijiang:持續的維護費或權利金收入. 公司還要用 "機會成本" : → sazabijiang:的觀點來考量, 如果同樣的資源投入另一個產品, 是否 : → sazabijiang:有機會開發出一個能賣給多家不同客戶, 且能年年收 : → sazabijiang:權利金的另一個產品? 估算自己的成本是必要的, 因為這是談合約議價, 評估談判底線的基礎. 向 客戶沒有根據地漫天開價, 是一種"敲盤子"的心態, 客戶也不是白癡, 自然 不可能接受. (當然, 廠商真的要耍賤, 還是有很多綁客戶的暗黑手段, 但 這是枱面下的事, 就不需要在枱面上提了.) 估算成本的確不能只以cover開發成本為準, 還要考慮到機會成本.甚至還要 從公司經營策略去看值不值得接. 有的公司什麼都接什麼都做, 最後居然只 能勉強打平, 賺不到錢, 因為案型太雜很難累積出有效可重用的經驗, 開發 及管理成本很難隨著學習曲線降下來; 直到後來修正策略, 明確地界定出要 專攻的區塊, 什麼樣的案子才接, 什麼樣的案子絕對不碰, 才開始有利潤. : → sazabijiang:說到這, 就是台灣代工島的悲哀. 代工的收益只會一年 : → sazabijiang:比一年低, 賺了一年不保證有下一年, 但是員工都預期 : → sazabijiang:每年應該加薪, 在成本增加, 利潤率下降的情況下, : → sazabijiang:增加業務量變成唯一能滿足營收成長的方法, 所以勞工 : → sazabijiang:的薪水不但不增加, 工時還要增長, 直到這個國家的 : → sazabijiang:勞動環境已經壓榨到不能再壓榨, 就換另一個國家. 是啊, 連美國也是如此一路走來. 國內勞工薪資高到嚴重侵蝕企業獲利時, 企業勢必要重新界定自己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把高成本低利潤的工作往海外 勞力廉價的地方推, 也因此造就資訊硬代王國台灣跟資訊軟代王國印度吧? 只是現在舞台從中國大陸沿海搬到內地繼續演下去.. : → sazabijiang:打個比方, 請講師來上課, 成本有多少? 印講義, 車資, : → sazabijiang:茶水, 一整天給個1000都有找, 而且不管聽眾是10人 : → sazabijiang:還是100人甚至1000人, 都不會增加講師的負擔, 所以 : → sazabijiang:用一天一千元請講師來上課是合理的? : → sazabijiang:整個討論串大部分的人還是集中在"有形成本", 而完全 : → sazabijiang:忽略"知識的價值", 所以我一直說IT人自己都瞧不起IT 我不覺得IT人瞧不起IT人, 而是台灣整個資訊產業的商業文化還未夠班. 簡 單講, IT人要有辦法讓客戶知道IT如何能夠幫他們創造"價值", 他們自然願 意付出價錢. 但是, 我們所界定的IT人似乎普遍都是技術導向, 頂多是IT技 術高手, 真正的IT商業高手仍是極少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