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到現在我還是不時會回想,過去的那些事情。 有人提出一個命題,台灣有沒有人投資一億元在軟體業上,答案是有, 我就是那個得到投資的幸運兒之一。 而且,這只是用來在矽谷設立公司的啟動資金而已,第一次增資也有了 創投的初步回應,六千萬美金,用來作為未來十二到十八個月的營運, 可以說,完全等於是資金無限量的狀況。 那為什麼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呢? 因為我們實在沒有花掉這筆錢的能力, 最後這個案子就取消了,大家撤回台灣,各自另開公司,做自己能做的 事情。 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除非把整個事業都交給美國人,我們自己退居被 管理的角色,否則根本做不到,但這等於是幫美國人開公司了,這不是 我們想要的結果,從一開始我們就定位自己是台灣本位的,要為台灣人 搶下在美國的灘頭堡。 而這個失敗是我們自身的問題嗎? 或許是,但恐怕也不是。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在短期之內,組織出一個可面對國際競爭的龐大 軟體事業,不是台灣哪一個人能夠做到的,這不是技術問題,也不太能 算是工程問題,而是管理問題,甚至是產業問題。 我們一來沒有這樣的產業人才庫,二來沒有這樣的組織經驗,我們有的 只是各種不滿和想法,但要你來做時,你確定自己想出來的組織結構和 管理方法,能夠有足夠的生產力? 後來我們這個團隊最核心的三個人,分別用三種不同管理方式開了三家 公司,來探索軟體事業管理的可能性。 其中一家以巨量的資本為後盾,用電子業的管理發展方式開軟體公司, 一家幾近零資本,想用最激進理想化的平等開放模式,建構軟體人才的 樂園。 而我建立一個核心支援團隊,在維持業務的前提下儘量外包工作,希望 能夠養出多個能有一定工程品質的技術團隊,做為下一步擴張的基礎。 雖然只是小型化的支援性團隊,最後這個嘗試的代價也超過了四千萬, 並且一開始就面對必須自建技術團隊,才能有效完成業務的困局。 必須說明的是,這三個方向的嘗試,都是想建立一個成功的發展模式, 在技術上也有著規劃和努力,而不是只想開一家能生存的公司,就當時 來說,只要我們之中有人能證明自己的發展、組織和管理模式是對的, 就不用擔心後面的資本問題。 結果還是全部失敗,我們就是拿不到軟體業的國際舞台的入場券,其中 當然有著屬於個人的問題,包括能力在內,但不成功就是不成功。 通過這些親身經歷的失敗案例,我想說明的是,不要把事情想簡單了, 就算有較為先進的觀念,和足夠的資本,仍然不足以成功。 那些依附著特定業務來源,而在競爭力不足的情況下,仍然長期生存的 公司可能比較有能見度,也是多數不滿的來源,但無論是過去或現在, 都還是有人在努力著,甚至比一般人想像的更多,甚至可以說,若沒有 足夠多人不斷地嘗試和學習,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儲備人才,任何單一 成功的案例,也都沒辦法成為一個成功的發展模式。 總之,不必老是抱怨環境,不滿就業環境請去支援勞工運動,但如果是 期望產業發展的話,就請把眼光從那些爛老闆身上移開,他們不是我們 可以寄託的希望,如果讓他們僥倖成功,恐怕更是其他奮鬥者的悲劇, 勞動環境也很可能會繼續惡化下去。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 我們自己」-- 國際歌是這麼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32.126
TonyQ:沒想到這串可以釣出reader!太棒了!推! 04/27 06:38
TonyQ:我始終認為RD該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抱怨產業 04/27 06:41
TonyQ:可以自己開公司,抱怨老闆可以換工作,抱怨台灣可以移民。 04/27 06:42
TonyQ:重點在於朝著「change」的目標去努力,而不是整天口嫌體正直 04/27 06:42
danielguo:話說之前在的宇匯也燒了一億左右, 美國的要燒更是不得了 04/27 06:47
alohaiscool:推阿~READER大大,小弟也正努力創業中! 也是希望能夠 04/27 08:13
alohaiscool:靠我們的力量! 搞出國際的水準! 04/27 08:15
zanyking:@TonyQ +1 我真是太榮幸了。 04/27 09:16
shadow0326:淚推還是有人在努力著 04/27 10:03
kingdeath:大推阿 希望多一些人來分享這類的文章 04/27 10:14
ppaass:軟體創業沒那麼簡單,燒錢燒了五六年才摸到正確路子的人很 04/27 10:53
ppaass:多,正因為如此,我總是希望老闆們能正視成本、風險、問題 04/27 10:54
ppaass:作業要自己做,不要只等著抄外國人解答,不要只想要騙槍手 04/27 10:55
ppaass:來代答,可惜看到的還是耍小聰明想走旁門左道的居大多數。 04/27 10:56
shadow0326:有時候不只是老闆問題 環境普遍看不太起軟體業 04/27 11:24
shadow0326:112畢放棄一線大廠 跑去軟體小公司 就為了賭一個夢 04/27 11:24
shadow0326:但還是往往被人酸"112畢怎麼會跑去做那個" 壓力很大 04/27 11:25
zanyking:回樓上,會被這種程度的壓力擊垮是作不出成績的。 04/27 11:27
howshou:那除了技術以外,我們到底該如何讓自己有能力與國際級軟體 04/27 12:42
howshou:公司接軌呢? 去國外或外商工作嗎? 04/27 12:43
TonyQ:我認為重要的始終都是需求。從來沒變過。 04/27 12:44
final01:112怎麼那麼容意被擊倒~現在成名的公那間當初不是被嘲笑 04/27 13:04
askeing:我也有跟howshou一樣的問題,感覺真的要做好不是很容易 04/27 14:23
bobju:晶圓代工之交張忠謀年輕時也是到美國磨歷練,出名後才被邀請 04/27 14:46
bobju:回來的. 04/27 14:46
bobju:話說當時沒市場沒資源,能夠提出[代工]這個策略方向,打下後來 04/27 14:47
bobju:發展的基礎,的確是相當不容易.(先不論張曹誰才是原創.XD) 04/27 14:48
bobju:目前軟體業要培養全方位人才,還是美國環境最適合啦. 04/27 14:51
我試著回應一下推文好了。 有很多人執著於軟體產業,是因為懷抱著夢想,於是頂著各方的壓力, 和現實的艱困,持續地在這條路上奮力前行。 有夢想很好,堅持也很好,問題是從夢想到堅持之間,我們做了什麼? 雖然自己並不是一個成功的例子,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 我知道,任何人都不該過度相信自己心中的正義,只要試著站在不同的 立場看事情,很多問題自然就會浮現。 最先應該審視的,是自己做為一個人的立場,你必須能說服自己,自己 有足夠的成功可能性,當然這個成功是屬於你的成功,而不是別人定義 出來的成功,這個可能性也絕不能是一廂情願的等待奇蹟,如果你不能 說服自己,如何去說服別人? 只有夢想是不夠的,你得有自己的完整規劃。 而對於創業者,你還得學會站在投資人的立場,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 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就我所見,多數抱怨資本取得困難的創業者,往往 沒有明確的對資本負責的概念,更多的是要投資人承擔風險卻不願意和 投資人分享決策的權力。 如果你不願意投資人參與決策,或可能的投資人沒有參與決策的意願, 那就請你好好為這些資本負責,每一筆花費都是為了獲利,而不能只是 為了實現你的想法,當你確實地認真站在投資人的立場思考過了,資本 取得就不會和原先一樣困難,至少你會知道誰是比較合適及比較可能的 投資者。 同樣的,想要有國際級的競爭力,自然就是需要站在國際的客戶的立場 來審視自己,他們有什麼需求,有什麼管道接觸且信任你的產品或服務, 是否能在產品或服務的消費周期中,有效地滿足客戶。 其實這件事本身並不困難,不需要迷信外國公司的經驗和制度,那只是 因為我們看見的都是極為成功的外國公司而已,但其中有很多的東西是 無法在規模不足的情況下實踐的,切實地面對自己的客戶才是正理。 真正困難的是規模,你或許能不計成本服務一個國際客戶,但當一個又 一個數量級的業務規模擴增下去時,就一定會是問題了。 如果是做出來的東西根本沒人要,甚至是做不出來,那就早點認清自己 沒有才能吧,不考慮這種情況的話,通常問題會是你無法有效應付業務 規模的擴增,不管是生產力不足、技術不好或是成本過高,這都會導致 業務的不穩定,一旦業務或行銷不能全力去衝,這公司就毀一半了。 管理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會很明顯地出現,如何長期達成企業的成長和 增進組織的成熟度,是一個高度困難的問題。 一個比較簡單的解答是「讓專業的來」,自己做不到的話,就是自己的 才能到此為止了,這種成長的瓶頸階段,是比較合適的引進國際人才的 時候,即所謂的產業昇級。 幾乎所有的國際級軟體公司,都是經過多次的組織改造和產業昇級之後 才真正成形的,但台灣的軟體公司,多數都跨不過去,最主要的關鍵, 就是放不了手,而且隨著時間過去,老闆的權力還可能愈來愈大,最後 從有志青年變成無良老闆的管理倒退情況,甚至不在少數。 我沒有辦法在一篇文章中說得太多,所以單就我認為最需要加強的客觀 理性思維上做強調,請理性看待自己的工作選擇,客觀看待資本運作, 以及客觀理性地思考企業的發展,個人太多的夢想或是太多的權力慾, 都可能成為企業成長的絆腳石。 而那些太過明確的策略和做法,在軟體產業高度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下, 恐怕是很難適用於各種不同狀況的,所以在沒有更明確的討論對象前, 大概也只能說到這樣了。 需要額外一提的是,我無意成為指導性角色,並不是我無視現實困難, 講一些太過超出一般人認知的事情,也不是我都能做到自己講的事情, 這些仍然是個人侷限性的認知和未經深思的想法而已。 ※ 編輯: reader 來自: 218.174.32.126 (04/27 16:10)
aaron0208:重點不是112好嗎 台灣社會期望的壓力 讓人很難創業 04/27 15:29
aaron0208:期望要念好學校去好公司上班的風氣 是很難改變的 04/27 15:30
aaron0208:去大公司上班也有大公司上班的壓力 而不是無法承擔壓力 04/27 15:30
aaron0208:書念的越好 能選擇的有時候反而更少 04/27 15:31
aaron0208:當父母親友都希望你去大公司上班 有幾個人能說不 04/27 15:32
aaron0208:這就是台灣社會 04/27 15:33
TonyQ:總是有些人可以,有些人不行。:) 04/27 18:49
twk:大家一起加油吧~ 04/27 22:15
yangyr:推~ 04/27 22:25
ppaass:推~ 04/28 12:05
easybaby: 04/29 00:02
TonyQ:難得的經驗分享,置底一週。 04/29 09:59
Lordaeron:整篇都還是工廠式的思維, 以工廠的觀點去看待軟體 04/29 15:48
Lordaeron:這也就是台灣軟體業的普遍想法, 當工廠, 賺代工錢 04/29 15:49
Lordaeron:但偏偏每次每個人口中神級的國外大公司,都不是工廠起家 04/29 15:50
Lordaeron:是因為大家都工廠習慣了,所以工廠賺錢是一般般 04/29 15:50
Lordaeron:像fb/google/yahoo(當年) 的哪種, 就算是神 04/29 15:51
zanyking:敢問兄臺有何高見? 04/29 15:51
Lordaeron:哪敢有高見, 我高見都講過了, 只是你人高沒看到 04/29 17:14
Lordaeron:我沒說工廠式想法不對, 哪種今天投資明天回本,後天賺錢 04/29 17:25
Lordaeron:的投資想法沒什麼不對,而FB這麼多年增資了這麼多次才有 04/29 17:26
Lordaeron:今日, 就不是工廠式想法的人, 可以撐出來的. 04/29 17:26
Lordaeron:簡單的講, 不願冒險. 04/29 17:27
grantliang:唉,真的寫的很棒啊.. 04/30 02:09
Ting1024:小明大大真厲害...現在有隱居的感覺唷 XDDDD 04/30 14:23
pronoun:大推 05/04 01:57
AMYHUANG:借轉disp 05/05 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