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hinrenpan (好無聊,丟個水球來吧)》之銘言: : : 忘記在哪個網站看過一篇PM不是非常需要有專業知識 : 目前小弟在某公司做iOS APP的開發 : 目前的PM(其實是掛創意總監)是美國某藝術大學畢業的 : 對於iOS APP我可以確定他沒專業知識 : 每次接到案子,他只負責畫一些方塊流程圖 : 然後叫美術生出他想要的view : 每個專案大概只給一星期的coding時間 : 有時某些功能超出我的能力範圍 : 就只會說, "為什麼別人做的到" : 也許是我遇到不好的PM, 但是PM到底需不需要有專業知識呢? : : 推 bobju:每當看到這類故事,第一句浮現的話就是經典名言:[將帥無能,累 07/24 02:38 : → bobju:死三軍].PM專業重不重要?當然重要! 07/24 02:39 ================================================ 每次看到這種標題就想起 要賣命作戰的軍隊. 就想到美軍, 解放軍, 還有 在台灣的 "國軍". 創意總監 顯然不是 project leader, 但 project manager 是指 leader 嗎? 美軍有指揮官, 參謀軍官(參1,2,3,4.?)及分開住與吃的士官與士兵. 美軍的軍官是草擬作戰計劃與作戰指揮的, 都必須是軍官學校畢業. 讀書受訓 時, 所有戰技訓練都是由士官長帶領跟培訓的, 不及格不能畢業. 美軍的指揮官未必都是臨陣要當先, 多數是士官長帶頭, 除了戰時缺人, 士官 在平時是不會被升任軍官的. 軍官未必臨陣當先, 表示不必第一線對打, 幹嘛要訓練戰技? 照東亞的思惟, 這違反專業分工, 專職做專業事的道理. 所以肩不能挑, 手不能提的書生軍官 就應運而生. 書生軍官用腦草擬作戰計劃, 不需手腳太有本事, 似乎很有道理. 兩者可以互依為生, 需要對方也就不會亂欺負對方. 但手腳強壯的盲人駘著耳目聰明的跛子, 固然是分工合作, 但少聽說這種組合 能打架勝出的. 雙拳本就難敵四手, 何況還扛著一個人? 世界上最會打仗的美軍, 幹嘛要士官長去嚴格訓練軍校生的戰技? 磨的死去活 來, 將來還未必用得上! 這沒道理! 假如您是作戰計劃的草擬者, 當規劃搶佔一個山頭要道, 撐住一段時間阻絕敵 援軍, 呼應正面攻擊時, 阻擋敵退路, 那要派多少人, 多少資源彈藥去搶攻頂 住? 此時, 正確估算己方部隊士官士兵能耐, 彈藥活力糧餉就很重要了. 軍官在軍校受過士官長把他當兵真刀實槍操練, 磨練, 其中一個原因, 就是讓 他正確認識一般士官兵的極限能耐, 更不會錯誤認識道具武器的使用限制. 台灣的國民黨軍在鳳山重建時是引進美式的, 但老蔣帶過黃埔的黨軍, 那是俄 國列寧式的, 配有黨委, 在台灣則改成台式的官兵一體, 加入政工系統. 但黃 埔並沒有士官長嚴格帶訓軍官生這種美國傳統, 洋軍校是比傳統書生軍官好一 點, 好歹知道如何放槍, 但老蔣只是呆過日本士校, 只知把兵練成機器人般聽 令拼死戰. 也就是不中不日不美不俄的台式系統. 嚴格說比較像日式, 但有政 工監督, 所以台灣學日本做裝配生產線, 也知回饋品管, 這反應在產業上... 老美強在軟體業, 幾乎無敵手. 其最強處就如美軍強在創意規劃又能確實 實現. 老美也經常幹出其不意, 有相當難度的創意之舉, 如南太平洋的跳島戰 術, 韓戰的仁川登陸, 都是很有創意的做戰規劃. 要執行創意計劃, 就有對戰時想要先強佔敵側後的山頭縊口, 總要選派特戰隊 來執行. 台式日式只是訓勉獻死, 卻不拿重金招募勇士, 不如老美之處就在此. 殊不知, 重要的關鍵處就要付特別的代價來確保成功. 老共的特點則表現在淮海與韓戰, 淮海竟然是以少數劣數擊垮美械的國民 黨軍, 動員民眾推車支前是一大特點, 國民黨軍是被起義吸入, 變成共軍越打 越多, 國民黨軍越打越少. 把一種政策思想--分田地 以創意提出又實現到底, 只能說是全部一窩子都想幹同一件事, 那裡會有敵人? 用 IT 術語言, 就是冒出個 killer application. 韓戰的抗美援朝志願軍, 固然是有蘇俄的核武軍事撐著, 但從名稱言, 就 是很有創意. 老共的志願軍顯然不是美式軍隊架勢, 據美軍李奇徽的分析, 其 大格局布署意圖是高級指揮部的參謀規劃. 但執行時的臨陣作戰是小股軍士官 一同堪察陣地, 因地制宜, 小沙盤模擬, 在劣勢裝備與補給下靠共識的夜襲近 戰突擊與美軍打成平手. 主要原因就是農民士兵的作戰計劃不正規, 作戰方式 跟職業軍官的思惟不同, 共軍士兵面對強敵不是不害怕, 但其黨委會動員, 發 動鼓勵的政治教育, 會協調解決困難. 但李奇徽就發現: 這個思想教育最多, 自備糧彈, 吃麵茶喝雪水丟手雷的志願軍攻勢, 一向撐不過 7 天就必退, 算 是摸著了把柄, 一切就好辦. 這種官兵不分, 一起出鬼點子一起幹的軍隊, 就像台灣過去的家族式中小 企業, 或是以前分紅制時代創業的中小企業. 但軍隊是賣命的, 可是大大不同 於企業公司, 老共的軍隊維持了黃埔時代引進的黨軍制度, 她有個黨委負責動 員與監督, 但經過長征流亡的共軍黨委系統是深入到士兵的黨員, 是要起示範 作用的, 臨難都得帶頭, 以留名榮譽來獎勵. 若換成企業就是核心幹部, 但同 其他士兵生活在一起, 這是老共軍隊能協同作戰的原因. ========== 今天的台灣企業是大量引進美式系統, 老美的軍隊也有派遣僱庸, 能力不行的 士兵就裁退, 高薪挑選進用特戰隊. 但目前唯一轉不過來的是 "重金" 僱用能 人悍衛關鍵要害, 也不敢啟用有創意的設計, 但領導也帶不了士兵實現構想. 大陸依然是黨委後面動員配合, 但也重金啟用能人, 也用黨委監督, 而黨委 依究謹記: 人民是可載舟覆舟的人海. 黨委這種對組成成員的協調溝通系統, 在私人公司企業是那種職缺? 是 Manager 嗎? 至少會是個會說服人, 讓人貼心的 project manager.
bobju:哇~好大的架構,一般人哪能想到這麼多?教授的文章真是饒富趣 07/24 21:50
bobju:味. :) 07/24 21:50
bobju:不過若我的理解無誤的話,其實黨委這東是會扼殺創意的.它的目 07/24 21:57
bobju:的是以中階管理的角色,協調基層與高層的矛盾,以確保高層的政 07/24 21:58
bobju:令能夠推行.至於來自基層的反對聲音,只怕還是會被壓制下來. 07/24 21:59
bobju:算了,先不談創意.創意那是另外一個議題. 07/24 22:00
bobju:另外,重金禮聘高手執行特殊任務這種事,古代就有了,刺客列傳 07/24 22:12
bobju:裏不只重金,就連面子也都顧全了.這種手腕現代人不可能不明白 07/24 22:14
bobju:,我覺得在推行上不能跟美國比,本質上還是卡在[資本]的差異. 07/24 22:14
窮人當然不能提 資本 的優勢. 但世界歷史的爭戰, 被歷史記下的都是 弱的打敗強的, 發生了歷史的轉折. 台灣的政工, 爪扒子讓人難以欣賞, 也沒有成功爭戰的實例. 老共的黨 委則不然, 老共在國企時代, 黨企不分也吃足了盲目計劃經濟的苦頭, 但改革開放之後, 黨委不再兼領導瞎指揮以後卻是仍然有作用的. 窮人當然難用灑錢辦法做事, 但黨委的動員協調, 掛賣力者彩帶, 在獎 懲上卻是仍然有作用的. 至少, 她敢放手給領導幹創意, 只負責結果呈 報與動員協調. 這種方法還是能累積資本, 從無成長起來. 軟體業一直就是 欠缺 實現 的能力, 台灣能寫程式的永遠是跟規劃帶頭 的不協調. 老共的最前端領導最終是要幹協調的黨委附署, 臨難時, 黨委 也得帶槍上陣, 共同對敵, 沒有使不上力這種事. 不管意識形態, 黨委的系統是一種組織的方法, 如果管用就該拿來應用, 換個名稱也行.
bobju:時空背景不一樣,未必能套用.農民起義的先決條件是:農民再不 07/25 06:52
bobju:起義就要全都餓死啦~為了活命什麼都肯幹,只要有腦袋的能夠帶 07/25 06:53
bobju:領他們.老共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撿到老K漏撿的Ace,才有這機會. 07/25 06:55
bobju:當然跟老毛熟知歷史滿腹心機也不無關係.但今天的軟體工作者, 07/25 06:56
bobju:可不像60,70年前的農民那樣只能置死地而後生.我們需要的是一 07/25 06:57
bobju:套完全不同的激勵辦法(或許吧,我也不太清楚^^;). 07/25 06:58
bobju:另外,歷史上以弱勝強是一種偏見,其實是以創新顛覆傳統才是. 07/25 07:08
現在的軟體工作者就是老共以前稱呼的 小資產階級 或 沒落的貴族 是 只有個體不知團結的零散戶. 或許要(出來有)協調者來帶領是很難的事, 但問題是這種無法組織起來的 小有聰明的散戶 又未必能勝出, 最後再下去就是落到跟佃農沒兩樣. 看 來只有死到底才能反覆. 以弱勝強, 本就是在意想不到之處冒出來, 讓敵方一時無法對付. 美好的說法就是 以創新顛覆傳統 . 難就難在不按規矩出牌, 卻又不會掐死自己. 但做技術的永遠會覺得是搬 石頭在扎自己的腳, 跳不開. 韓戰時的中共軍不是照軍官的參謀計劃或由軍官帶頭, 而是美軍李奇徽說 的小群組士兵各自堪察, 沙盤推演後, 各自負責為戰. 也就是帶頭的是由 士兵推舉出來, 黨委或指戰員是協調統一, 是中共沒有軍階時代.
bobju:聽起來蠻好玩的.但這種打法只適合區域性的戰術吧?因為它缺乏 07/25 17:20
bobju:綜觀全局的戰略指引.另外,如果這樣的作戰模式真的經得起考驗 07/25 17:21
bobju:,那為何後來軍事組織的發展都不是沿用這樣的模式? 07/25 17:22
bobju:sorry,軍事我不懂,我的發問也有問題.因為我突然想到美國的海 07/25 17:24
bobju:豹部隊..只能說美國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P 07/25 17:25
韓戰的大格局軍隊部署指揮, 當然是司令部調派的, 沒有飛機車輛的共軍都是夜行 徒步到位, 第一線臨陣作戰都是小班隊自己擬出策略, 開頭靠的是突襲穿插包圍的 大軍戰略. 到了後期, 南北在38線拉鋸時, 夜襲,搶山頭,挖地道都是第一線想出的 戰術方法. 面對彈藥充足, 高端武器犀利, 人高馬大的強敵, 共軍撐得住, 不能否 認其黨委指戰員系統對人員士氣的作用. 老美的創新, 表現都是在攻勢凌勵(不論是打戰還是商業產品). 老共都不像日軍, 國民黨軍是就地死戰, 她是游擊思惟. 敵進我退不凌其鋒, 等你力氣出盡就從側 後突襲騷擾, 找可下手的修理, 讓你力量分散, 防不勝防. 她的特點是能讓弱的 一方出口惡氣, 不致於散架, 靠各自突襲拖垮強方. 其核心力量就是能聚眾協調. 台灣過去的硬體就是能讓國內全用國產相容PC, 但現在就不太行了. 軟體那是用 得做的都沒信心, 不管, 做的, 用的都巴不得有洋人來拯救!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42 (07/26 14:58)
markov:日本士校可是軍官學校 當時候老蔣的士校體制還是美式體制喔 07/28 15:51
markov:日本走英式德志風可是要等到1914WW1以後才開始引進的 07/28 15:52
markov:徐蚌會戰我怎了解到是相互差不多的戰力在打 難道國民黨隱瞞 07/28 15:54
markov:特攻(間諜)問你 那當年WW2上海南京保衛戰及其後續是誰搞得 07/28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