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eanut97 (花生)》之銘言: : 請問如果想進大公司 像是IBM、趨勢,或是華碩、宏碁之類的 : (外商或是台灣本土有名的公司) : 仔細看他們在104或官網的職缺 : 常常有這2種狀況: : 1.有很多種跟軟體相關的職位 : 2.而且也常常會在內文寫要相關工作經驗1年或3年以上 : 對於狀況1,大家會把每個軟體相關的職位同時都應徵嗎? : (我之前投趨勢大概10個職位,結果沒理我QQ) 沒有理你的理由可能有很多,最有可能理由之一的就是那個職位實際上沒有在招人。 但因為公司跟104簽約了,因此即便沒有招人擺著收集履歷也沒啥壞處, 況且要是真的碰上有很亮眼的履歷,那有機會的話也不妨找來面試看看嘍。 只是我個人覺得,你投那麼多個職位, 是不是代表其實你不太確定自己想做什麼&擅長做什麼呢? 畢竟同公司的十個職位其工作內容以及要求的條件不可能都完全一樣吧? 不過話說回來,新鮮人不知道自己想做啥或擅長做啥好像也是挺正常的XD : 對於狀況2,在竹科公司暑假工讀2個月,再加上平常大學的coding練習 : 這樣能抵得上"工作經驗1年"嗎?我的意思是他們寫要工作經驗1年,是真的還是大概就好? : 畢竟是寫程式,平常有興趣的話在家裡也會寫(像程式作品)。 : 不好意思,快踏入社會的新鮮人煩惱~"~ 我的背景沒你好(看你之前的文章應該是113CS的學士?), 也不像你平常沒事就會自己寫寫程式累積作品, 但我倒是想講一講當初換第二份工作時的經驗。 其實我第一份做的很短,大概只有五個月左右而已,然後就跳到現在這家了。 所以坦白說,其實我在第一家累積的東西不太多,加上我大學不是本科系的, 因此在我想換工作的那時候,手頭上可以拿來談的籌碼並不多。 雖說我在第一家公司(而且是超級小公司,RD就我和我老闆兩人)沒做啥有營養的事情, 不過因為專案的需求, 所以我把Android上的FastBoot protocol, 給porting到某張開發版上的bootloader。 而所謂的porting倒也不是從頭開始寫,而是拿其他板子上面既有的版本, 然後試著改寫成那張板子所需要的樣子而已,很大一部分都是沿用舊的程式碼。 但是在這過程當中,我學會了(或者說有經驗)兩件事: 第一,學會看電路圖(schematic),當然不像EE那麼厲害,但基本的概念算是有了。 第二,了解了整個hardware bringup大致上該有的流程,也就是從硬體通電後, bootcode->first stage bootloader->second stage bootloader->linux kernel, 中間這段的行為大概是怎麼跑的。 但說真的也不是可以空手把這中間所有的code都自己刻出來, 不過要做porting/debug的話起碼知道該從哪些方向下手是沒問題的。 後來我做一做覺得在第一家實在有點沒搞頭,於是就把履歷稍微更新一下後開了104。 當時接到現在的公司的面試邀請信的時候還覺得有點納悶, 因為原本這個位置要的是三年經驗以上的老鳥,可是拎杯那時候連半年都不到囧 那為什麼我最後會被錄取呢? 第一,因為這個位置是我們公司在台北新開的據點,所以傾向找台北人,而我剛好就是。 第二,我們這個部門剛好很缺對platform有經驗的人,尤其是摸過bootloader這段的。 後來我到職之後,基本上我們部門十多個人, 撇開我和另外一個剛畢業的菜鳥以外,其他人工作經驗至少都是三年或以上, 更多的是從新竹那邊內轉過來的(這些人的老家大多在大台北地區)。 從我這個例子裡頭,我想說明的是: 你能不能被錄取,有的時候並不完全是因為你的年資, 而是因為你是不是剛好會人家需要的。 (當時我也有面試上其他家公司,當然被打槍的也是有XD)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有些職位(或者說很多職位),依舊會把工作年資當一個門檻呢? 這裡我想再講另外一個我自己的例子,當我被錄取進現在的部門後, 很快的就開始做新產品了,那我自然是被分配到跟一個老前輩一起做platform。 這個產品我在platform做的事情其實也不多, 一個就是試著把BSP裡面附的bootloader(我們用的是u-boot)給縮小, 第二個就是把一些我們公司產品的feature,跟kernel有關的部份, porting到BSP裡頭得kerenl上面。 因為這產品算是精簡版,所以其實真正要porting的部份不太多, 但比較麻煩的地方是我得從比較舊版本的kernel上面porting到相對較新的bsp kernel。 我想拿過linux來做產品得前輩都知道linux kernel改動的速度蠻快的, 所以當時我在做的時候自然也碰到了必須用新版kernel的api來小幅度改寫的狀況。 然後差不多過了一年之後,當我們又做另外一個產品的時候, 這時候又得porting另外一個feature,但這次的狀況比較不一樣, 因為這個feature跟storage的種類有關,原本的feature是針對nor flash來寫的, 但是新的產品用的storage是eMMC, 所以這次我必須整個重寫底層跟eMMC host driver對接的部份。 上一次的porting改到的部份都是一些很common的部份, 但這次就牽涉到platform driver,然後因為沒人懂eMMC這塊, 所以我也必須自己去研究eMMC的sub system在kernel裡面是怎麼實作的, 而這中間剛好過了差不多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上面這個例子,我想說明的是, 首先,同樣都是在改kernel,如果我沒有先前的經驗(小幅度改寫), 直接就去做後面重寫底層kernel module的任務, 那我應該會直接爆炸,然後那個feature肯定會開天窗。 再來,在這一年當中我當然不是只有做這兩件事情, 其他的像是打雜debug之類的,其實都是在累積做後面那件事情所需要的經驗。 撇開那種絕世天才不論,一般人在怎樣努力,累積經驗還是需要時間的, 因此從一個RD的工作年資以及他過去這幾年的工作內容, 對有經驗的主管或面試官來說,大概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現在可以做些什麼。 而且重點是,這些都是"工作上"的經驗, 跟自己在家裡那種沒有時程壓力下寫的小作品是兩回事。 面試官一方面可以從這些事情了解你對某個領域有多少經驗外, 也可以從你如何克服那些在工作上遇到的難題(也許是技術上的,也許是人事上的), 來判斷出你大概是個怎樣的人,或者確切一點講,你是不是他想招募的人。 回到你問的問題,我個人的看法是, 通常要求"工作經驗一年"的,若是碩士班學生,就算剛畢業應徵上的機會也很大。 (然後如果是台清交本科的學士,基本上至少等價於國立其他大學的碩士) 但若是要求三年以上的,那很有可能就真的是要找有經驗的老手了。 (當然若是碩班修課以及論文跟該工作有高度正相關的,我想也是有機會的) 希望有回答到你的問題嘍,祝好運:) -- There is no secret behind the source cod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161.239
uijin:推~ 06/21 21:33
peanut97:謝謝前輩您分享的經驗 讓我重新認識了工作經驗的意義:) 06/21 22:56
viper9709:推~寫得很好,很不錯的心得分享~ 06/22 00:51
Squall949:推~ 06/22 15:22
DongFeng:push 06/24 11:25
hliterature:推~很不錯的心得分享+1 06/24 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