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oft_Jo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碰到 一位教授 去南部當CEO的, 他的公司營業額至少是一個億, 公司專案是八成, 其中是政府的又佔八成, 所以有一半以上是靠政府機關的包案. 他說他們不是SI 公司, 是作訂製型軟體的. 他提到 programmer 的情況常需工作到晚上十點, 但早上九點仍需上班, 因為業務 常需要工程師出來支援, 跟客戶討論需求. 這位CEO對此情況覺得很無奈, 他覺得 如果像 SAP的軟體是改參數設定的 或 google公司是顧客自行上網填表繳費請求服 務的多好. 這個標題: 台灣IT產業轉型的困境與解套 是下的很好, 有"困"境才需要解"套". 如果就他心中的例子言, 這是 "沿街兜售訂製型西裝" 與 "客制化訂製型西裝店", "預鑄型組合套裝", "雲端套裝" 的差別. SAP 像"預鑄型組合套裝", 但不要忘了這是家德國公司, 有德國死板規矩的習性. google 當然是雲端套裝, 是買的人一心一意的嚮往, 而且覺得"花得來". 也就是 她有網路習性--讓客戶覺得低價免費, 末端用戶是免費的. 從大的方向比較, 那就是 "不會賣", 前線兜賣的業務還要後方工程師"支前". 顯然, 這是量與價的問題, 就是沒那個銷售量, 但卻是有長不大的好價位. 再用率 是要靠量銷, 量產 來支撐的.政府包案應該要擴張到全台/全亞洲一體適用 ======================================================================== ※ 引述《markzog21 (玉米)》之銘言: : ※ 引述《TonyQ (自立而後立人)》之銘言: ..... : 重點小弟認為最後只是環繞在"藍海"/"紅海"之爭, : 原原po的敘述不夠精確,導致篤信規格導向的IT從事人員心裡大概都在想: : "這傢伙到底在講什麼鬼?" .... : 他的問題無非兩個,我翻譯一下: : 1.我們有沒有方法,可以幫助IT產業找到並協助轉型, : 成為下一個"台積電"這類的高科技產業 : (他談的是面,希望能尋找出下一個藍海) : 2.在這個過程當中,非IT產業人員(非政府,因為目前的公民普遍不相信政府) : 可以如何幫助IT產業人員? ..... : 所以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應該延伸討論的點是: : 1.對於IT產業(軟、硬體或各種高科技產業)來說, : 希望能從其他產業(非政府)得到什麼幫助嗎? : (例如溝通:美國歐巴馬的做法是叫全民都去學程式,弭平溝通落差) : 2.如果不想為了轉型而轉型,我們應該如何因應台灣在IT產業逐漸失去競爭力的情況? : (如何創造產業環境已讓台灣人才不流失、做出來的東西品質冠居全球,一樣別想靠政府) : 不知大家看法?
bobju: 政府包案應該要擴張到全台/全亞洲一體適用 <- 這句話怪怪的 08/31 11:12
是指軟體公司要有這個企圖,才有可能長大變成SAP,Google 不過, 做訂製型西裝的師父是很排斥套裝的量銷. 但實質上, 組合或可調整型套裝必 然發生. 重製再用是免不了的技術, 但業務若知道技術太多, 價位就自己都抬不上. 從訂製客化到SAP設定組合套裝的差異就是價位 量銷 規模, 這是一種"困"狀.
andymai: 不少軟體公司有這企圖啊~但做出來的產品就跟遊戲一樣~看 08/31 12:09
andymai: 合不合消費者的胃口~不合的就不買了~那你會不會想要"改一 08/31 12:11
andymai: 下"去迎合那些不買的?變成"客製化遊戲"來維持自己的營運? 08/31 12:12
andymai: 在一個領域內深耕多時~可以做出一個像樣的產品~但是這還 08/31 12:15
andymai: 是不能保證你的設計看在客戶的眼裡是"好"的~更不要說一堆 08/31 12:15
andymai: 老闆認為就是"改一改而已~你就改給他嘛"... 08/31 12:16
這就是"困"境. 像瑞士刀那樣要有架構. 原功能都在, 再增添"新功能", 需要回溯性相容 的軟體更新與維護. 答應修改的是業務, 工程師要能快速配合增添補強.
pest: 業務遇到客戶說不客製就不買了 老闆就叮或凹RD,這沒救的吧 08/31 13:24
這不就是 資方, 管家, 業務與工程師 勇於內鬥?! 工程師若得全部新製的時程待遇會 有反抗不從嗎? ※ 編輯: ggg12345 (114.43.233.19), 08/31/2014 13: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