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wccy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象中古代的相法 對於北方人和南方人在相法上的討論上有些差異 北方人的面相主要重視下頷的部分 南方人的面相主要重視額相的部分 記得蕭湘居士的書中這是由於飲食習慣的不同所致 今天無意中經過臺大醫院的人文醫學博物館(二樓的黃色建築物, 很漂亮的古蹟) 其中有一個展區是展示台大早期的體質人類學研究 放了很多前人的顱骨標本 注意一看, 許多早期的猿人在顎骨的部分都非常突出與大塊 而越接近現代人的智人在顎骨的部分明顯就縮小很多 人類學的解釋認為, 早期猿人在飲食上相對惡劣 需要強健的顎骨來咬斷骨頭或是堅硬的食物 所以在演化上早期猿人都發展出強健的顎骨 但現代人的飲食相對精緻, 所以現代人就漸漸不需要強健的顎骨 展區也有提到寬臉和窄臉的區別, 其中寬臉象徵顎骨和頷部肌肉較為強健 現代人寬臉的主要分部區域, 在亞洲主要集中在台灣原住民(布農等族) 韓國和日本九州(九州人), 以及蒙古 人類學有幾派的說法, 一些認為寬臉的人在族源上可能有一些關聯 (比方說蒙古與韓國在語系上接近) 但回到體質人類學的討論上, 寬臉似乎又跟飲食習慣有些關聯 所以可以推論到這些族群可能吃得比較硬或是粗糙的食物 以至於遺傳或是後天鍛鍊出比較強健的顎骨肌肉 連帶影響臉型, 而成為臉型比較寬的臉 臉型和飲食相關的說法感覺跟蕭湘居士的談法還蠻類似的 (當然瀟湘居士沒有提到飲食跟肌肉的關聯, 比較強調風土和體型的關聯) 不過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南相北相得以成局的問題 以及南相北相與身高之間的關係 這個部份恐怕還有待高明來解答吧 這邊只稍微談一下自己在博物館看到的有趣觀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13.40
eyeye:有見解! 218.161.50.174 06/09 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