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NAK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BKMagician (Black Magician)》之銘言: > ※ 引述《RIRI (單純的幸福)》之銘言: > > 不能這樣講,田中芳樹只是提出一個問題給我們 > > 「到底最壞的民主跟最好的專制,哪邊才是好的?」 這部分我下面有提到我個人關於最壞的民主跟最好的專制的部分看法。 > > 小說的結局到最後.應該算是最好專制戰勝最壞民主的寫照吧. > 我是這樣解讀.雖然民主制度存下來了.但是那不算是民主制度的功勞優點. > 而是肯為楊犧牲奉獻的人的功勞.也就是說楊如果信念是願意暫時獨裁. > 楊的手下戰將們是不會與他劃分界線.反而還是會願意跟隨楊. > 楊的人民也是因為....楊是不敗魔術師才跟隨他.(在戰爭中選擇不多) > 而不是因為楊的信念是民主才跟隨他. > > 就優劣勝敗來說.楊的民主信念算是輸了. > 同盟會輸.也跟他頑固不知變通的信念有關. > 我認為如果楊願意透過合法民主手段.參選政治.> 並且願意成為對抗特流尼希斯的政治清流. > 把軍事交給其他優秀人材.(例如穩健的一些老練提督.) > 甚至當初他還有一擊幹掉小萊的機會. > > 同盟不至於輸的這麼慘.說到底.同盟輸.楊也要負責任. > 哪就是有維護信念的想法.卻沒有實現信念的決心. 我對楊思想有一定了解後,每想到楊,我就想到宋襄公。 或許你會很不服氣,世人皆稱宋襄之仁、婦人之仁。但我想問你他守的仁是什麼? 是「禮法制度」,宋襄公的「仁」就好比楊對自由主義信仰, 宋襄公寧可在如此劣勢下堅決維護禮法制度和楊威利在死前依然不肯違背自由主義, 雖然違背可能會有天南地北的結果, 但各就當時代的背景下看: 二人都是出於不肯違背其信仰且害怕作為當時人典範﹙好,楊是出於被迫。﹚, 若作出違背該制度、主義之行為會產生極嚴重的帶頭作用, 即使宋襄公打贏了泓之戰、楊威利以寡頭政府救國於危難之中, 那也是鼓舞了野心份子模仿這種行為…… 就算宋襄公之後未曾違背「禮法制度」、楊威利事成之後還政於民, 都無法阻止這種事再發生一次。 而下一次,如果不是像宋襄公、楊威利這種至少是遵守禮法制度、自由主義之人, 假宋襄公、楊威利事績而起,你說初期會不會像人們之於魯道夫大帝一樣幫助、歌誦他? 而當他露出真面目時呢? 當然,即使再好的制度都會為人所趁。 以姜小白﹙齊桓公﹚論。他的功業比之宋襄公大多了吧,維護周王室又豈是宋襄公可比? 但他「部分」的行為呢? 《左傳‧僖公三年》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未絕之也。 蔡人嫁之。﹙簡言之,齊桓公和蔡姬沒辦完離婚手續,蔡姬就被娘家拉去重婚了。 齊桓公帶了頂綠帽,當了烏龜。﹚ 《韓非子˙第十一卷 第三十二篇 外儲說左上˙右經˙說三》 蔡女為桓公妻,桓公與之乘舟,夫人蕩舟,桓公大懼,禁之不止,怒而出之, 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桓公大怒,將伐蔡,仲父諫曰:『夫以寢席之戲, 不足以伐人之國,功業不可冀也,請無以此為稽也。』桓公不聽,仲父曰: 『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貢於天子三年矣,君不如舉兵為天子伐楚,楚服, 因還襲蔡曰:余為天子伐楚而蔡不以兵聽從,因遂滅之。此義於名而利於實, 故必有為天子誅之名,而有報讎之實。』﹙齊桓公挾公以報私仇,遂滅蔡。﹚ 特留尼的行為也多類於此,打著名正言順的口號,私底下幹著偷雞摸狗的骯髒事。 不過他們是否敢在眾目睽睽之下違背禮法制度或自由主義呢? 至少這還束著這些野心家一層,考量成本,至少能讓他們放棄大部分不符成本的事, 而不若專制獨裁政治下,行骯髒事的門檻限制幾乎沒有!! > > > 況且楊一直到最後都是為了民主在奮鬥 > > 不然他大可以自己掌權不是嗎? > > 這很難講,以楊的個性來說他還是不會想出頭 > > 況且帝國那邊的人才還是很多 > > 這實在無法擅下評論 > > 我覺得最優民主VS最好獨裁.光是饑民與人道這一棘手問題. > 當初第一次同盟進攻.就應該直取首都.正面決戰才對. > 再慢慢搞占領.要不然還是大有可為. 因為本次作戰沒有戰略目標啊﹙嘆﹚! 其實我個人是認為一開始同盟是希望 1.上策 狀況:帝國軍前線部份按兵不動時。 對策:以優勢軍力快速掃蕩前線各星球數量較少的敵軍。 分析:優點︰犧牲較少,缺點:較耗時 2.中策 狀況:帝國軍前線部份集結時,優點︰耗時少;缺點:犧牲較大ꄊ對策:以優勢軍力一舉打擊前線數量較少的敵軍。 分析:優點︰耗時少,缺點:犧牲較大。 *探討: 以上二策,各有優缺,但都是同盟理想中的答案。 而贏了後,同盟就有本錢﹙與民意支持﹚,繼續長期與帝國僵持不下。 ﹙對著耗,差別只在以前在同盟側,現在在帝國側。﹚ PS:所以愛爾法希爾周圍除了防禦基地,看不到半點經濟力。XD 3.下策 狀況:找不到敵人前線武力,估計已退至第二線。 對策:立刻接收所能容忍者﹙力有所殆者,與重要戰略目標﹚,並建構防衛與軍事設施。 分析: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初期會有點疑神疑鬼,並注意新領土人民的滿意度高低, 帝國有否設下暗樁,甚至國民身分、公民投票權﹙選舉近哩!﹚。 且需長期大軍駐紮於外﹙除非放棄﹚,甚至還是超過國內半數以上, 乃至絕大部分的軍隊!民主制度下對將軍長期領兵在外有很深的忌諱    ﹙Trunicht版友的簽名檔︰ 戰爭是件太嚴重的事,不能完全委交給軍人。所以交給政客吧! 雖然有點好笑,但卻在某種程度上直陳事實, 如華盛頓便是以大陸會議代表中唯一在英軍中當過軍官打過仗的「議員」, 所以大陸會議才派他為總司令, 我記得「好像」是從這本看來的華盛頓傳∕佛萊明著;林浩譯。﹚; 此外,士兵也是公民厭戰情緒一發酵選票可是會說話的, 更別說數倍於三千萬士兵的家屬了……; 另外,暴增的軍費必然排擠社會投資與社會福利, 人民滿意度與選票勢必會有所反映的。 如此一來,政府大概這屆選完,下屆還是得下臺。﹙特留尼他當政時期的好處, 是他不會也無力面臨這種困擾,畢竟也沒這種國力了。﹚ *探討: 本來是最好的答案,不過被金毛獅子倒將一軍才被我排第三,其中差別只在「焦土戰」, 不過我有些許疑惑,焦土戰的實行有賴於: 1.前線有軍隊拖延,所以可以放心將物資後移。 老實說,當時好像沒有帝國軍隊呢……而且同盟應該是有帝國的星圖才對 ﹙n百年前的﹚,行軍速度應該不會太慢或迷路才對 ﹙所以帝國才要入侵費沙時,優先拿取星圖。﹚,還是因年久失修 ﹙沒錢向費沙patch最新版的更新〔開玩笑的〕﹚,不能用啦?? ﹙中日八年戰爭,日軍開闢第二戰場於上海時,國軍實行焦土算是一例。﹚ ps:聽過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等故事吧。 ps:南京方圓15km內所有資源帶不走就焚毀,包括任何村莊!南京大屠殺原因之一。 2.領民有配合的意願,易於服從政府的要求: 就這點來說,帝國收走幾乎所有的糧食﹙只留下幾週份?﹚,只運糧和生產機具, 卻不運人,這可說是霸道至極,以軍部的形象和當時跌到谷底的聲望, 有金毛獅子當擔保人﹙當時應該只有軍功卓著……,我認為要等到換俘大宣傳時, 金毛獅子才真的有這種聲望來當擔保人。﹚,就能讓人們乖乖聽話? 我懷疑動畫撥出的是帝國版的宣傳畫面,實際上…… 所以當時帝國搞焦土時,我看地莫名其妙,焦土不是這樣搞的啊! 只能說金毛獅子如果不是被屬下欺騙,就是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這時疾風之狼怎麼沒出來殺人啊?還因為是軍方下的命令?一群偽善者! 這部分讓我感到帝國的上級﹙含新帝國﹚有的只有同情心, 完全沒有聽過「基本」人權的前二個字﹙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耶?﹚, 憐憫只是一時興起施與給基層人民的,只是一時間的心情罷了。 雖然孟夫子所認為的和上面提的意思頗不相類,但 容我引《孟子˙梁惠王˙上篇》比喻: ﹙孟子﹚曰:「臣聞之胡齕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 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對曰:『然則廢釁鐘與?』 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齊宣王﹚曰︰「有之。」 *我認為這就是帝國的人權,從銀河同盟時期退化到帝國時,上位者的心態。 ﹙孟子﹚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齊宣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         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孟子﹚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齊宣﹚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孟子﹚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         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剩下的這部分,則是我個人對最好的專制所下的註腳。 4.最下策 狀況:直取首都,逼迫帝國正面決戰,再慢慢搞占領。 對策:面對兩倍於己的敵軍,補給線天與地的優劣差,勝負可想而知。 分析:兄弟啊~作戰不可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呀。    放棄補給直衝帝國首都有兩倍以上兵力,只要一敗,    馬上面臨的就是後門一關加補給匱乏彈盡糧絕。    不要說楊、比、武、波……等名將當時只是「艦隊指揮官」,    就算是孫武復生,情況也是    「帝國軍於帝國曆487年X月X日,擊潰叛軍於弗雷亞星域,    追擊樂勝,殲滅叛軍殘黨於XXX,叛軍除俘虜外,無一生還脫離。」 還望諸君多多指教^^ King of Sweden “The Fat” Dany -- 拜倫在《恰爾德‧哈樂德游記》中曾將拿破侖華盛頓作比較, 發出感嘆:難道暴君衹能由暴君來征服? 就不能如哥倫比亞一樣擁有華盛頓? 難道英雄就不能像武裝的雅典娜一樣跳出來? 難道衹能在原野山間栽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92.16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36)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39)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43)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45)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46)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1:58)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2:33) ※ 編輯: dany9177 來自: 61.216.92.16 (01/10 02:33)
AyenG:推文章好長 XD 推 163.25.118.43 01/10
lisner:真的戰爭不會像你想的這樣理想化。 推218.167.193.162 01/10
dany9177:所以宋襄公與楊威利才註定失敗,也因此他 推 61.216.92.16 01/10
dany9177:們才會受到當世人的稱讚與楷模 推 61.216.92.16 01/10
Trunicht:難得見到這麼好的良識文 推210.208.176.196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