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是陸仁賈──成長與回顧 小小海(國立政治大學五年級學生) 性別社團夢   對於剛進大學充滿憧憬的我,參加性別社團這件事,是一個極大的 期待,也因此我加入了陸仁賈同志社。那時,交朋友並且接觸大量的性 別議題是大一、大二最快樂的事情。   成為社團幹部以後,開始意識到社團的各種危機:地下社團沒有任 何資源,萬一必須為自己而戰的時候,恐怕無能為力,加上鄰近台大GC (同志社)的蓬勃發展,讓我好生羨慕。   因此,這件事情一直放在心上,便在我擔任社長時,「成立正式社 團」成為首要任務,以運用校方資源做更多事。 成長的關鍵:挫折   很意外的是,連署社團的過程校方並沒有任何阻撓,或許是因為自 己身為同志的敏感,一個風吹草動都會是一個挫折。畢竟,這個連署過 程,也同時是自己公開現身的開始,頗有壓力;老實說,到現在為止, 我還是相當難過聽到學妹那句話:「同志是可以治療的,我們教會有成 功案例。」   經營社團的時候,時有機會遇到各種論戰。無論是BBS論壇的文攻筆 伐,或是面對面的辯論,讓我逐漸開始熟悉運用論述參與同志社群,大 量接觸性別議題的素材。兩三年來的學習,讓我更進一步參與同志運動 ;同時,也嘗試號召身邊的人共同參與。   有時候,我感覺到迷惑。在人長期論戰、運動中感到疲倦,總覺得 讓別人理解概念與事情是不容易的。尤其,倡議時的力道拿捏過當,說 服別人反而形成對立。不能被理解的當下,再遇上對立,加上又必須與 族群內的「異見」溝通,曾使我一度混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一度認 為自己不適合去倡議、發聲。 樂觀之必要   或許忙碌關係,並沒有辦法讓我悲觀多久。加上慢慢掌握到倡議這 件事情,一兩次在公督盟何宗勳老師的帶領下,認識到到各種倡議模式 ,知道這確實是一門藝術,更理解到與不同對象討論性別應該抱持的態 度與分寸拿捏。   每次,我在挫折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在第一次站在陸仁賈的社團展 覽攤位上時,路過的女生笑笑地對我喊加油,或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默 默地在我的留言版留言,這或許並不能實質影響到我以及社團,卻使我 在脆弱裡更為堅強。 看見自己幽微的影響力   我一直沒發現到,自己默默地影響了一些朋友。直到後來陸續一些 驚喜,讓我發現自己並沒有做白工。有次在某個社團表演看到戲中嘲笑 了性別氣質,結束的時候,一位經常看我BBS看板的異性戀友人,跟我提 及他感受到自己內心對於看見歧視的怒意及難受,他因此也了解了我們 的社團為何這麼努力在校園倡議。正當我們試圖影響校園,希望把性別 生活化時,至今我仍然忘不了,一位校園自治學生代表跟我說:「學長 ,我願意做你在自治圈的樁腳。」 弱勢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從一個懵懂的摸索,開始學會領導/被領導,性別知識與日俱增, 論述能力的培養,以及一點一滴的幫助與感動;這些經歷,有些並不是 順利的過程,有時候內心煎熬莫名,但那些鼓勵的場景總讓我一再提醒 自己積極成長,並告訴自己這是非常值得的磨練。   晶晶書庫的負責人阿哲曾說:「弱勢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不但說 出同志運動的心聲,更說出性別社團的奮鬥心情。 [2010好青春集中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5.58.215 ※ 編輯: wallacew 來自: 219.85.140.196 (02/07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