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S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專訪台灣機械運輸董事長彭榮次 談李登輝夫婦》李登輝的歷史 等於台灣的歷史 文╱李心怡 2001/06/08 第272期 彭榮次眼中的李登輝夫婦是分不開的,李對妻子情愛,很能自然表現出來,曾文惠則具備 傳統婦女美德。  台灣機械運輸公司董事長彭榮次,前陣子因為替前總統李登輝接洽前往日本就醫的相關 事務,並全程陪同李登輝夫婦訪日而聲名大噪。身為李登輝長年的民間友人,彭榮次對李 登輝夫婦倆人相當了解。「他們兩人,是分不開的」,談起前總統李登輝與夫人曾文惠相 處的情況,彭榮次不禁做了這樣的表示。  彭榮次表示,李登輝與曾文惠倆的相處模式,不像他們那一代的人,反而跟年輕夫妻相 當類似,十分親密。李登輝他對妻子的愛情,總是能夠很自然地表現出來,這令彭榮次很 感動。他也稱讚李登輝是「自然主義者」,很純真、不虛假,但是討厭誰也都看得出來。 曾是李的忠實聽眾  與李登輝夫婦交往多年的彭榮次,對曾文惠的形容是,「她具備一個傳統日本婦女的美 德,就是『忍』」。在彭榮次的眼中,曾文惠總是以沉默,來對抗外面的毀謗。彭榮次感 嘆道,「過去的一些美德,在現在總常常是吃虧的,沉默的人,常常是被打擊的,但是她 還是一直在忍。」 每當李登輝面對苦難的時候,曾文惠也是李登輝最忠實的聽眾,給予李登輝最大的精神支 持。彭榮次表示,李登輝在外面要作各種防衛性、攻擊性的主張,但他回家後所得到的那 種安寧,對他幫助很大。  只要李登輝心中有所疑問,他也會跟曾文惠討論,問問她的意見,雖然曾文惠不一定能 給李登輝一些具體的建議,但她卻總是能提供李登輝一些啟示。也因此,李登輝才會說, 「當我不知如何下判斷時,我總是會參考她的意見。」 一個寡言 一個健談  一個寡言、一個健談,彭榮次認為,這使得李登輝與曾文惠這對夫妻是不可分的,「他 們是兩位一體的,兩個人是從來不分開的。談到曾文惠,就離不開李登輝。」也因此,日 本著名的女作家上板冬子的書,才會從「李登輝夫人」變成「虎口的總統-李登輝及其妻 」。上板也說,「本來想透過曾文惠,了解李登輝,結果,想了解曾文惠,也要透過李登 輝」。  上板寫「虎口的總統-李登輝及曾文惠」時,彭榮次也是安排上板到大溪山莊採訪李登 輝與曾文惠的人。其實,在寫書之前,上板冬子與李登輝早已相識十五年,與彭榮次也是 早就任識。  這十五年當中,上板也偶爾會來台灣訪問,由於之前都是透過新聞局,活動的空間比較 小,再加上上板從新聞局人員的言談中,覺得「怎麼都是一些新黨的人,拚命講李登輝的 壞話」。於是,在友人的推薦之下,去年總統大選之後,上板再次到台灣訪問,就直接找 上彭榮次帶路。  對於上板冬子的著作,彭榮次相當熟悉,不但耳熟能詳,他也讀了不少上板的作品。彭 榮次表示,上 冬子經常是從女性的一面、從家庭去觀察政治家以及當時的時代背景,然 後才寫成作品,她也經常以一些被遺忘的人為寫作的對象。 上板不但所寫的主題,都是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事件,而且她所做的採訪也大都具有相當 困難的過程。 曾文惠個性拘謹內向  彭榮次表示,原本上 並沒有要寫書,而是想報導選後李登輝的心情與現況,那時候剛 好是李登輝剛辭去黨主席之後。之後,便引起上板想透過李登輝夫婦的人生來寫台灣的歷 史的興趣,而李登輝也剛卸下總統與黨主席的職務,已經成為一介平民,因此也爽快地答 應了。  原本,上板是打算按照她過去寫作的模式,以夫人曾文惠作為主角,來寫她的出身、和 李登輝認識的經過、以及幾十年來當李登輝夫人的日子。希望從太太的眼中,來了解李登 輝踏入政壇的過程。不過,因為曾文惠話比較少,李登輝比較健談,後來這本書才變成以 李登輝為主角。  彭榮次表示,曾文惠是出身於日本時代環境非常好的家庭,高中唸的也是台灣富裕家庭 之女才能唸的第三高等女子學校。一般三高女的學生,大都是一畢業就嫁給醫生、律師, 曾文惠畢業之後,還唸了台北女子高等學院,這表示她的家庭相當重視子女的教養。但也 因此形成曾文惠相當拘謹、內向的個性。  曾文惠由於個性內向、不喜歡曝光、不善於談論自己,是一位相當傳統的女性。因此, 儘管十五年前,曾文惠就曾經帶著來訪的上板,去做了一套同款的旗袍,她本來還是不願 意答應上板的採訪請求,她謙虛地說著,「要談自己很難,我沒有這樣的本領」。  但是,剛好選舉後,李登輝夫妻面臨了許多波濤洶湧的挑戰,曾文惠自己也有許多感慨 ,認為「這麼多風風雨雨、應該把真實的事情告訴大家」。後來,在李登輝的鼓勵之下, 曾文惠令人意外地答應了上板的採訪。  彭榮次認為上板運氣很好,因為後來也有許多日本的記者要求曾文惠接受訪問,她都一 概拒絕。但對於上板能夠捉住正確的時間點,成功地讓曾文惠答應接受訪問,彭榮次也感 到相當的佩服。  曾文惠一答應接受採訪之後,上板便立刻來到台灣,住進離李登輝家相當近的鴻禧飯店 ,每天跟曾文惠約時間進行訪談、對話。來來去去,就這樣進行了好幾個月。李登輝有空 的時候,也會加入對談的行列。  【虎口的總統】書末,附有一篇李登輝過世的獨子李憲文所寫的兩篇文章,分別是一九 七九年五月十四日,在中國時報刊登的「我的母親」,以及一九七九年八月八日,在中華 日報發表一篇「父親與我」。那是李憲文去世前三年寫的,當時他只有二十九歲。 上板被台灣歷史吸引  李登輝訪日時,上板也送了書給李登輝,李登輝與曾文惠當天在飯店就將這本書看完了 。那個晚上吃飯時,李登輝就向彭榮次表示,他與曾文惠看完李憲文的文章,都流了淚。  彭榮次相當欣賞上板的熱誠、執著、尖銳與用功。有時候李登輝不在的時候,彭榮次也 會陪著曾文惠一起接受訪談,提供政治、經濟的背景資料。他說,「上板非常用功,她每 次都會準備很多資料,相當能夠捉住幾個焦點」。此外,上板講話也相當直接、尖銳,經 常緊捉著問題不放,因此才能挖到問題的核心。  彭榮次也認為,上板寫這本書是一舉兩得。原本是透過曾文惠來寫李登輝,但是寫李登 輝夫妻的傳記,上 也必須了解台灣的背景,政敵也要寫、白色恐怖也要寫。因此,透過 這次的訪問,原本對台灣一知半解的上板,對台灣的政治環境、台灣人民意識的來源,都 搞清楚了。  彭榮次表示,上板是被台灣的歷史所吸引,才寫成【虎口的總統】這本書,也因為寫了 這本書,才知道日本人對台灣的認識,是如此膚淺。【虎口的總統】在日本出版之後,上 也因此受邀到處演講。  彭榮次認為,李登輝的歷史,等於是台灣的歷史,所以,上板真正寫的,是台灣的歷史 。不過,一位日本的政治家看了書之後,也跟彭榮次提到,「李先生很有分寸,真正緊要 的秘密都沒有透露」。「雖然不是很深入,但是她提出了很多問題」,則是彭榮次對這本 書的評價。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58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0.20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