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histo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本文轉錄自 historia 看板] 作者: 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 看板: historia 標題: Re: 為什麼閩南語變成台灣話? 時間: Tue Mar 27 14:38:01 2007 節錄自: http://0rz.tw/311yN 臺灣話與廈門話 形成差異 一般而言,在所有的閩南語當中,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在發音上最為接近[9], 同時兩者也有一些差異。一些學者指出,這兩種方言在方言形成的角度來說至 少有以下四種不同: 臺灣各大城市的居民並非直接由漳州和泉州搬過來的;而廈門的居民則大多直 接遷自漳州和泉州。 早在17世紀明末清初的時候,大批的移民就已經移居臺灣,因此臺南建府的時 間相當早;而廈門市的急速興起,則是19世紀五口通商以後的事。 臺灣由於交通、學校制度、電視、廣播事業發達,工商業、徵兵、就業、就學 所帶來人口的流動量和交流量遠超過福建,以致於臺灣閩南語的內部差異微小 ,互相通話毫無阻礙。廈門話雖然素有「閩南話的標準話」之威信,範圍卻只 限於廈門市和它的近郊,不論是人口或地域,都不如內部差異微小的臺灣閩南 語。 廈門的住民和泉州、漳州之間的來往從來沒有斷絕過;而臺灣跟中國大陸居民 的往來,曾有清代的海禁、日本的統治、國共的對立等,彼此影響的機會比較 小(鄭良偉 1987)。 詞彙差異 而歷來對於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語言本身的比較研究,學者們一致的結論是: 雖然臺灣閩南語與廈門話都是由漳州話和泉州話混合而成,但二者混雜的方式 不太一樣。其中在語音及語法上的差異很小,尤其臺灣閩南語中的臺北話跟廈 門話在語音上最為接近。臺灣閩南語和廈門話最主要的差異是在詞彙方面,約 有10﹪的不同(王育德 2002;鄭良偉 1987;周長楫 1996;張振興 1997;梁 淑慧 2004)。這些詞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兩地因受本身自然或文化環境的影響而產生的特有詞彙。如:鶴佬話的大甲藺 、在來米、九孔、花枝、唐山……等。 對於同一個事物或概念的用詞有異。如:「黑板」在臺灣閩南語是「烏枋 (o‧-pang)」,廈門話是「烏牌(o‧-pai)」。「鈔票」在臺灣閩南語是 「銀票(gin/gun-pio)」,廈門話是「紙字(choa-l?)」……等。 有些詞語,詞義範圍的大小不同。如:「烏白(o‧-pe?h)」在臺灣閩南語可 指(a)黑和白。(b)胡亂。如:烏白講、烏白做。廈門話則無(b)義。又 如「古意(ko‧-i)」在臺灣閩南語意為「忠厚老實」;廈門話除此意之外, 另有「古道熱腸」之意。 由於兩地的華語詞(普通話)不同而帶來的差異,表現在現代的、科技的詞彙 上。如:鶴佬話的「電腦」,在廈門話裏也可以稱為「計算機」。臺灣閩南語 的「計程車」廈門話也常被稱為「出租汽車」……等。 臺灣閩南語因歷史背景而特有的外語借詞,尤其是日語借詞為數眾多,是其他 各地閩南語所沒有的。如﹕甲(土地面積單位,荷蘭語)、放送(廣播,日語 )、tha-tha-mih(榻榻米)、水道水(自來水,日語)……等。(詳見下一 節的說明) 標準語問題 廈門自19世紀中葉成為通商口岸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大陸閩南地區政治、 經濟、文化的中心,廈門話也逐漸成為閩南地區的優勢方言,取代了早期泉州 話、漳州話的地位而被視為是閩南話的代表(周長楫 1996;張振興,1997)。 而臺灣在日治時期到40、50年代之間,也確實有把廈門話視為臺灣閩南語的標 準語並加以倣效的傾向(王育德 2002;鄭良偉,1987)。但這種觀念在現在 已經消失,由臺灣民間語言及媒體語言的自然使用、字典詞典及教科書的編輯 等看來,所使用的都是臺灣閩南語而不是廈門話(鄭良偉 1987)。 節錄自 http://0rz.tw/c52ua 台灣話文論戰 台灣話文論戰肇始自1930年,新文協外事媒體《伍人報》刊登的《怎樣不提倡 鄉土文學》,作者為思想左傾的黃石輝。黃石輝以基層弱勢族群角度,強調台 灣話與文字合一後,會讓農工等基層族群閱讀及使用起來更方便。之後,引發 正反兩方的文學論戰。至1932年才稍稍平息的該論戰,與日治時期的台灣新舊 文學論戰息息相關。除此之外,該論戰亦有日治時期台灣話文運動的稱呼。 背景 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開始,台灣總督府開始以國語傳習所與公學校等官方教 育機構推廣日語與日文。以漳泉閩語為主的台灣話在遭到可能被新語言所取代 的危機外,在文字方面,也再度面對比漢文書寫台灣母語更為「言文不一致」 情況。在兩相權衡下,促使台灣文學界自覺而欲將台灣人民的生活語付諸書面 語,因而產生以漢文建構台灣話文的主張。 1924年,連溫卿發表〈言語之社會的性質〉一文;1929年,《台灣民報》先後 刊載連雅堂〈台語整理之頭緒〉、〈台語教理之責任〉二篇文章,他們兩個人 的論點都已經論及了台灣本土語言的重要性。不過仍沒有提出解決的方法,也 未從普羅使用者角度著眼,因此該數篇文章可視為台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 的後續發展,另外也可看成,在新舊文學論戰中趨於弱勢的舊文學代表,從台 語漢文化的新領域中,重新思考古典文學的價值與地位。 發軔 1930年,左派團體新文協中常委黃石輝於該團體的外事媒體《伍人報》上,發 表《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詩,用台灣話 做小說,用台灣做歌謠,描寫台灣的事物」。翌年,他再於《臺灣新聞》發表 《再談鄉土文學》。此兩篇作品皆明白表示台灣文人應該用臺灣話描寫臺灣事 物,另外,也主張用漢字表記臺灣話的言文一致運動。 黃石城這兩篇文章的明白揭示主張,立即引起了全島的注目,有人贊成,也有 人反對,因而展開了繼「新舊文學論爭」之後的另一場「鄉土文學論爭」大論 戰(侯俊榮)。而該鄉土文學論戰雖在立場角度上有所小差異,不過與台灣話文 論戰息息相關且不可分割。 台灣話文提案 1931年,黃石輝的台灣話文提議,在《台灣新聞》上獲得郭秋生為文支持。郭 秋生以兩萬餘字《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的這篇文章,明白主張以漢字為主架 構,於日本文學和白話文學之外,將台灣話文字化。郭秋生強調此舉不但可啟 蒙無產大眾,並可凝聚台灣民族意識。另外在此篇文章中,也具體指出,若漢 文無法周延顯示多音節的台灣話,則應該在有音無字情況下另造新字,除此, 他還主張改造台灣話文,言文一致,統一讀音等等實行方法。 論戰經過 黃郭兩人接連以不同角度發起台灣話文的新看法之後,在台灣文壇引發支持與 反對兩種聲音。支持陣營中,以賴和、莊遂性與李獻璋最為知名。該陣營認為 台灣話文為特殊區域,應在台灣現實情況下,建設新的台灣話文。 不過該台灣話文主張除了支持外,也引來廖毓文的《給黃石輝先生——鄉土文 學的吟味》(刊登於《昭和時報》)、林克夫《鄉土文學的檢討》(《台灣新 民報》)及朱點人《檢一檢鄉土文學》等反擊。反對陣營的論點,則認為台灣 話粗俗雜沓,無法成為文學語言。他們除了強調單純漢文之外,也強調讓基層 族群文化提昇的方法,則應從普及中國白話文著手。 1932年,該論戰因無法獲得交集而落幕。之後,郭秋生創辦《南音》,並在雜 誌內開闢專欄,以漢文直譯書寫台灣歌謠的嘗試,來實踐台灣話文字化的努力 。不過,隨後因為台灣總督府實行皇民化政策、中日戰爭爆發、官方禁絕漢文 等因素,該台話文運動被迫停止。 LQY按: 這兩個地方都有列出書單,故個人覺得wiki在這方面有參考的價值.倘若"台灣話" 這個稱呼何時出現這個論點來說,當是在1920-30年代開始出現在台灣的上層社 會.倘若以修辭學往往是從基層用語往上層社會傳入的觀點來看,"台灣話"這個 詞彙可能出現在1900年左右.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推斷啦.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6.67
leochang:感謝分享 03/27 21: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4.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