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上面寫了一篇文章 最主要是針對翻譯的部份自己產生了疑惑 也感謝在大家在維基板、台灣語言板以及閩南語維基給我的回覆 我想試著說說我特別對「音譯」部分的看法 當然,只是提供個人看法,而且自己也不是學語言的 只是自己對語言有些興趣跟想法 希望大家如果看到我寫的東西有問題能夠不吝指教 <(_ _)> 以下文章並附上一些之前我的文章回文 ◎要不要音譯
ffaarr:另補充,我印象中很多外來詞語是直接用原文拼寫的 02/07 19:53
ffaarr:例如愛因斯坦直接寫作 Einstein 02/07 20:27
現在閩南語維基上面的確很多比較少用台語講的外來名詞是直接寫原文 可是這就牽扯到......原文究竟是什麼文? 依許多人日常生活的習慣,講到原文就等於英文了 原文書等於英文書、看到外國人常常覺得是美國人 覺得外語就是指英語,於是書店裡面的外語書區等於英語書區......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不自覺有這樣的習慣,不過我滿不能同意的就是了 但是英文也有翻譯問題呀 或者也有唸法上的問題 只是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字都是由「英文字母」(其實應該是拉丁字母)寫成 而且也總不可能每種語言都去學上一學 所以會自然用英文的方式去唸它 這樣就很容易出現錯誤了 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愛因斯坦 Einstein 之所以翻成愛因斯坦,應該不是因為它的英文讀音吧 如果是英文的話,ei 可能發成「醫」或是「A」 所以用英文來唸的話可能就會翻成 伊恩斯丁 之類的名字 然而我們並不這樣翻,因為我們是取它的德文(原文)音 德文不像英文那麼亂,同一種拼法有好幾種唸法 德文裡面 ei 一定是唸成「哀」 (ein 是德文的「一」,stein 是德文的「石頭」,所以愛因斯坦其實是一塊大石頭) 在德文原音之下(發成類似 哀恩詩戴恩 的音) 所以翻成愛因斯坦 我們今天說「德國」、「德意志」,總不是從英文翻過來的吧 要從英文 German 翻的話就會變成「日耳曼」、「日國」 德文的德國是 Deutsch 日文也唸成 Do-i-tsu 中文也翻成德意志 而英文之所以會稱 German 不也是德文的德國先翻譯成英文的結果嗎 又如「荷蘭」 英文裡有 Dutch 的稱呼,荷蘭文跟德文稱 Niederlands 但我們是取英文跟德文裡的另一種稱呼 Holland 才翻譯成荷蘭 所以,外文裡面也是有外來語的 採納的時候,也是有時取其音、有時取其義、有時取其原型 像上面的德意志到了英文變成日爾曼是取其義 取其原型的例子,德文裡面相當多(因為德文裡也有很多外來語) 比如 Sandwich 德文裡也是這樣寫的 但是原本英文的 ch 是類似「ㄔ」的音 到了德文,此處 ch 是類似「ㄏㄧ」的音(也有點類似注音的「ㄒ」) 如果要唸成類似英文發音 ch 就會拼成 tsch 不過德文也沒把這個字拼成 Sandwitsch(而且即使如此唸起來還是有差) 但有時候也會把某些字不完全按照原型,而是略作修改以貼近原音的情形 比如說德文「萊茵河」 Rhein 到了英文變成 Rhine 至於同樣使用一般的拉丁文字的語言為了取原音而使翻譯後的文字樣貌大改變的例子 記得也是有,而且應該也不少,只是我一時想不到 @@" 不過這樣的情況發生在非使用普通拉丁字母的情況下可就多了 比如說俄文,剛好我想到一個例子 我去年暑假去了一趟義大利的「維洛那」 Verona(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發生地點) 記得在茱麗葉她們家(真的有這個景點)在她的陽台旁邊有個觀光商店 裡面賣了各種語言的維洛那城介紹書 封面都寫上大大的 Verona 只是拼法有些會有不同 其中我看到有一本上面寫著類似 BePOHa 的文字 此時一位同團的英文老師來叫我了 「我們要走了喔!...你在看什麼?...貝...波...哈...?這是什麼?不管了走啦...」 原來,她把 BepoHa 直接用英文看起來的樣子唸了 我也很納悶她怎麼會看不出來那個是俄文 =.= 而且像那個 p 也不是真的寫成 p,而是類似希臘文的ρ 雖然我沒學過俄文,但也會猜測這其實就是 Verona 的俄文寫法,ρ是唸成 r 如果今天世界上的強勢語言是俄文,這個問題可能就很大條 可是雖然情況不是這樣,比較強勢的語言是英文 而其他具有長久歷史文化或是在科技術語上有許多資源的語言 也很多是像英文一樣使用一般的拉丁字母 但是就像我剛剛講的,大變形的情況也是有,只是我暫時想不到(想到會再寫上) 講了這麼多,回到基本的問題就是,原文是什麼 當然我舉的例子可能都不夠好 因為像德意志、愛因斯坦、荷蘭 都是很有名的,常使用的辭彙 用台語翻問題也不大 但是今天問題就是 如果是百科全書的話,勢必會常常提到一些在專門領域裡面才會聽到的名字 或者比較冷僻的地名、國名、歷史人名 這些名字都是原本講台語沒聽過的 如果不譯的話,可能一種方法就是直接放原文
Richter78:白話字就不需要音譯了,直接原文吧 02/08 10:54
但一個問題就是上面扯很久的,原文是什麼文的問題 再來,既然很多「原文」自己都有發音上的問題 同一串字用不同語言可能會得出差很多的唸法 那不同人唸起來誤差其實還滿大的 這也是為什麼華語有必要把外來語翻成一個個的漢字 這不是搞笑,也不是多此一舉 而是在知識的傳播、大家的溝通上面都比較容易 所以我同意可以暫時使用原文來寫 不過長久來看,音譯還是重要的 就像大家比較會說 我要去看「哈利波特」;「莫札特」的歌劇「唐喬望尼」 如果換成 我要去看 Harry Potter;Mozart 的歌劇 Don Giovanni 一方面很多人唸不來,二來大家對於名詞的感覺也比較弱,不容易記住 我相信魔鬼加州州長「阿諾史瓦辛格」 如果一開始就用 Arnold Schwarzenegger 這串字在台灣打廣告 名氣不會那麼旺吧,而且我懷疑有多少人記得住它 可能最後會縮寫成 A.S. 還比較快 (就像 Play Station 很多人就記不住了喔!所以乾脆唸PS比較快) 我們現在生活裡也有類似例子是用原文來傳播知識(只是類似,而非真的「原文」) 就是我們現在電視上的台語新聞 大部分講到專有名詞的部份 都會換成用華語來講那幾個字 可是其實這樣來說,使用台語的人 可能還是對他所講的東西感覺比較小 或是感到陌生吧?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講了這麼多其實只是在說...... 一個語言的發展,長久來看的話還是能夠給外來名詞都有自己的音譯 我覺得這樣比較正常 而問題就在怎麼譯了 --- 其實我還要繼續寫 不過今天的連線卡卡的 我這篇 lag 了好久中間還被家人叫出去 囧 很怕突然斷線 先存起來另寫一篇好了 or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14.150
sakaliba:home.kimo.com.tw/profliim/CHEMISTRY/Element.htm 這樣? 02/08 14:25
dotZu:名從主人。本人用哪語就用哪個,或本人所用語言的拉丁轉寫。 02/08 14:48
dotZu:維基百科政策之一是維基不是做初始研究的地方,所以如果現在 02/08 14:51
dotZu:並未有人去翻譯過它,還是儘量避免自己發明一個出來比較好。 02/08 14:51
astroviolin:同意最後一行:未有人翻譯過的話,要避免自創一個新的 02/08 15:21
astroviolin:所以如果我要寫維基而遇到這樣的問題我不會硬寫 02/08 15:22
astroviolin:不過我只是覺得翻譯問題是可以有人推行研究的 02/08 15:23
astroviolin:畢竟華語的翻譯已經翻得亂七八糟 囧 02/08 15:23
astroviolin:喔喔,謝謝一樓 ^^ 只是我看了以後還是不太清楚 02/08 15:44
astroviolin:怎麼唸 MLT 台語名,也就是哪個字母對應什麼音 02/08 15:44
astroviolin:還有 MLT 是什麼呀 @@" 02/08 15:46
nakadachi:A版友已經在接近問題的核心了 02/08 19:11
nakadachi:世界上沒有一種語言是因為堅持"名從主人"而強迫一定要 02/08 19:14
nakadachi:去發別種語言的發音 02/08 19:15
nakadachi:就算是外來語爆炸的日語也是讓外語發音去"適應"日語 02/08 19:16
nakadachi:所以還是註明一下其他譯文讓讀者選擇一下吧 02/08 19:20
※ 編輯: astroviolin 來自: 203.73.114.150 (02/08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