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inchiest (超級Sinchi)》之銘言: : ※ 引述《bdw (bdw)》之銘言: : : 我知道「水」的文言音和白話音的不同 : : 只是就像台中的「大雅」,桃園的「大竹」等等 : : 可能不是照漢字文言音照念 : : 我是想問他原始是念文言音還是白話音 : 大雅 tai7-nge2 : 先有音 才被冠上漢字 : 所以..... 有些漢字甚至是經過了兩個轉換層次 從原住民語→閩南語→日語,所以在音和字上面的差距更大 最著名的例子如高雄 平埔族語:takau族名 閩南語音:打狗 日本語音:たかおtakao→高雄 taka o 至此不論高雄還是ko1 hiong5,都跟原來的takau相去甚遠 還有如萬華 凱達格蘭族語:vanka 閩南語音:bang2 kah4艋舺 日本語音:まんかmanka,日本漢字為萬華man ka,從現在的音來看也有很大差異 這之中牽涉了語音轉換(同音、音近、借音、語言間音素的差異)、漢字轉換, 另外就是地名的「正名」跟「俗名」的問題, 一個地方被官方賦予「正名」之後,當地的人可能仍慣用原本的稱呼, 所以有時候並不純粹由漢字的「文白」讀就能夠轉換切合發音。 比如萬華為何叫bang2 kah4?你能說他是因為文白關係嗎? 新竹師院台語所研究生蔡淑玲碩論 《台灣閩南語地名之語言研究-兼論其文化意涵與演變》 當中整理了許多從不同語言層轉換的例子, 有興趣的人可以找來參考參考。:) -- 摘要 本論文以台灣閩南語地名為研究對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台灣閩南語地名,首先介紹地名 的定義分類、來源,以閩南語地名中的語言層次、附加字和基本字、音譯地名的語音現象 、用字及構詞作為研究討論的範圍,並兼論其文化現象及其演變。 關於閩南語地名中的語言層次分別原住民語地名層、西洋語地名層、日語地名層、華語地 名層,透露著不同的語言特色。台灣閩南語地名中的基本字和附加字的表現出來的語言性 ,顯示閩南語特有的詞彙特點,透過閩南語地名與客語地名的基本字和附加字的比較,發 現地名中表現出閩南與客家語言詞彙上的差異。 閩南語地名中有許多地名是音譯原住民語社名,地名轉譯會受到閩南語語音結構所制約, 此外關於閩南語地名中用字,長期以來閩南語被視為一種沒有文字的語言,人們對閩南語 的用字概念欠缺,又無一套統一標準的用字,許多地名的用字多以改字或任意借字的情形 出現,也是討論的重點之一,而地名是詞彙的一部分,是遵循一定語言規律而形成的,因 此地名也和其他語詞一樣,有一定的語詞結構方式,本文亦針對閩南語地名中的構詞進行 探討。 本研究更嘗試從文化的角度來審視地名與文化的關係,閩南語地名的的由來與發展,反映 出閩南人社會風貌,也呈現出閩南人的文化,從地名中探討閩南人表現出來的文化現象。 地名的穩定性是特徵之一,地名須保持穩定才能發揮社會職能,然而地名也必須不斷改變 和豐富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在文中歸納出其演變模式,探求地名演變的情形。 關鍵詞:台灣閩南語、地名、用字、構詞、文化。 -- ╥───────────────────────────────────╥ 由此去→ 【TW-language臺灣語言研究板】 國家研究院 政治, 文學, 學術 LanguageRes 研究 Σ語言研究院 TW-language 語言 ◎臺灣語言研究板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141.178 ※ 編輯: TWkid 來自: 59.121.141.178 (03/03 13:58) ※ 編輯: TWkid 來自: 59.121.141.178 (03/03 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