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W-languag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yangyamaha (萌)》之銘言: :   早上在幫學姐做實驗時,切番茄切得很煩,遂便開始閒聊 : ,就聊到番茄的台語,而之前在修語概課時,剛好老師也有詢 : 問統計過,那時候有: : t'o-ma-to、t'a-ma-to、oo-k'i-a、 : kam-a-bit(我母的說法,台南) : 但沒聽到有跟我家(彰化)念一樣的:k'a-ma-to : 而今天,學姐說他們家(台中)是念:ka-ma-to :   這讓我非常困惑,怎麼念法可以這麼多變?關於前面四種講法, : 其實我還能理解,但對於後面兩種我就不大懂為什麼,剛剛爬了一下 : 文,也沒看到有過討論...。這些 不同念法有地域上的原因嗎?再來 : k或k'到底是怎麼變出來的? :   第二個疑惑是,有一個四字的用語,是指:「很臨時、突然才...」 : 我們家是講:「lim-si-lim-tiau」,可是,剛剛google卻看到: : 「lim-si-lim-iau」。原本是想找第四個漢字怎麼打的,可是現在連音 : 都出現疑惑... :   第三個疑惑:台語有幾個有/i/的字音,像是豬、箸、時等等, : 是不是不只有念做 舌面前 或 舌面央兩種?或是在高元音這一段的 : 都有人念?今天又聽到一位老人家念得位置,跟我認知的不一樣...ˊˋ : 還望大家幫忙解惑~感恩 第一個問題你開啟我一個想法 宜蘭這裡我聽過kamato khamato 我以為 詞源解釋成 kam- + tomato or thomato ~ k/khamato 乍看還蠻合理的 日語嘎行兩可應該蠻合理的 不過不同地區的相合就要多一點解釋 第三個問題豬箸一組 資料上是 i u之間都有 時一組只記錄過前元音 這邊要問的是音類還是音質變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30.7
yangyamaha:音質變異...吧>< 11/02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