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Y_Research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radian303 (http://fit-AT.cc)》之銘言: : 850百帕溫度場 : http://homepage.ntu.edu.tw/~b92704049/NFS_07030412_D10-RB_000.gif
: 紅外線衛星雲圖 : http://homepage.ntu.edu.tw/~b92704049/s3q-2007-03-05-00.jpg
: 雷達圖 : http://homepage.ntu.edu.tw/~b92704049/200703050000LmsMOS.gif
: 3/4 14:23 cloudsat 示意圖 (點一下那個數字區域底下會有放大的圖) : http://0rz.tw/ef2uE 前一波就有對流了 只是沒有降很多水 顯示低層對流 : 另外教授指出即使雲頂溫度是6.8'c 上層還是有可能形成冷雲的可能 : 我只能說如果冷雲只有一點點看不出來的話....IR就看不到了 : -- : : 此次標題應該是IR的判別錯誤? 或者IR使人被誤導 : 其實這不是IR的錯. 而是儀器的限制. 以LEO軌道上的MODIS來說, 目前IR目前的空間解析度約是 1 km, 小於 這個解析度的視場(field-of-view)radiance, 只能約略透過這個方法 來估算: R_sat = (1-N)*R_clr + N*R_cld 這邊, R_sat: 衛星sensor觀測到的SFOV radiance R_clr: 晴空 SFOV radiance R_cld: 雲頂skin temperature SFOV radiance N: effective cloud fraction. 而不同IR頻段, 對雲的敏感度不一. 以4 micron來說, 撇開陽光的反射 不談, 在4 micron對雲的敏感度就沒有11 micron來的高. 也就是說, 當有小部分雲移入該FOV時, 11 micron的radiance的變化, 會遠超過4 micron的變化. 所以, 不是IR的判別錯誤, 而是雲量雲頂溫度, 對於該FOV原本背景adiance 的影響有多少. 當還沒達到一定程度時, 儀器噪聲或許都還比這個雲量 變化來得大時, 這個就不一定在 R_sat中看得到. 也就如同 microwave一個 FOV, 動輒40, 50 Km. 以這個FOV推斷強流 所造成的降水強度, 在沒有動態的參數調整前, 往往都是低估的情形, 也是因為強對流影響的範圍一般可能不及這FOV的範圍所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04.108.246
radian303:歐歐 大感激 ~~ 03/09 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