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pei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記者周維新/專題報導】 台北市交通再度因捷運施工,即將邁入交通黑暗期,既有快速道路系統理應發揮分散車流 的功能,但目前快速道路系統至少有7處嚴重壅塞路段,讓快速道路「快」不起來,交通前 景教人憂心。 環東大道接市民高架道路,是北市重要的東西向快速道路軸帶,但末端的市民高架卻出現 瓶頸,包括上午尖峰,環快南往北接駛市民高架往東堵車嚴重;下午時段,市民高架往西 下重慶北路或環河北路車輛更是大排長龍。 水源快速道路是台北縣新店或北市文山區一帶居民,進出北市重要快速孔道,但多年來在 師大路匝道附近一直是嚴重瓶頸點,源源不絕從南區灌入的車流,行至當地,車速硬是慢 了下來。 新生高架、建國高架及堤頂大道則是目前3條重要的南北向快速道路,但同樣都有瓶頸點, 行車牛步化。 新生高架的問題在圓山隧道;建國高問題則在圓山匯入中山高路段;堤頂大道南往北易堵 在港墘路口,北往南則在通往正氣橋附近堵車。 市民高架 耗時多三倍 快速道路「快」不起來,被塞在車陣的駕駛人當然怨聲載道。以市民高架為例,陳姓、梁 姓計程車司機忍不住罵說,若不塞車,從永吉路上市民高架到台北車站只要6至8分鐘,但 尖峰時段至少要花20至30分鐘,若乘客趕著搭客運或台鐵,常急如熱鍋螞蟻,怒氣沖天。 市府交通局指出,現有快速道路系統發生壅塞的路段,幾乎都是快速道路銜接市區道路的 匯入點,並因銜接點為號誌路口或因道路狹窄,造成車輛到達率大於紓解率,致使出現堵 車情況。 交通局副局長林麗玉表示,水快下師大路匝道易堵車問題,須靠道路工程,重新調整路型 才能有效改善。 林麗玉說,新生高在圓山瓶頸段、堤頂在港墘路口、市高與環快銜接等瓶頸路段,同樣也 要藉助道路工程克服,時程快的話,至少3到5年才能看到成果。 三處壅塞 靠管理紓解 據交通局評估,建高與中山高銜接段、堤頂大道銜接正氣橋、市高與重慶北路口,這三個 壅塞路段無法靠工程手段解決,需採取管理措施因應,或藉助其他公共工程完工後,發揮 紓解效益。 林麗玉指出,建高與中山高銜接段塞車,因高架及平面各有2線道要匯入匝道,若能宣導平 面車道駕駛利用濱江街上中山高,即可減輕圓山匝道車流負荷。 堤頂接正氣橋問題,交通局認為,明年下半年若復興北路穿越松山機場車行地下道通車, 應可分散堤頂車流,屆時堤頂通往正氣橋的壅塞情況可獲改善。 至於市民高架與重慶北路口瓶頸點,多位交通局官員私下說,市民大道平面與高架,以及 相交的重慶北路,共4個方向車流量都很大,近幾年來,可以想到、用上的辦法幾乎都已使 出,但車流依舊壅塞,短期內無解。 大眾運輸 宣導多利用 林麗玉說,台北車站地區公車路線多,又有捷運系統,交通局會加強宣導民眾多利用大眾 運輸工具;此外,善用市高上面的標誌資訊,建議駕駛人提前利用建國匝道下高架道路, 改走平面車道,避免車輛集中在重慶北路口下匝道。 市府建構快速道路系統,就是希望減輕市區道路擁擠程度,但北市現有快速道路系統卻存 在多處易塞車地點,導致功能無法發揮。後續5至10年又要面對新的交通黑暗期到來,市府 應拿出更積極作為,祭出有效對策,提升快速道路行車順暢,如果只仰賴道路工程才能解 決塞車問題,市民將飽嘗塞車之苦。 【2005/09/17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70.20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