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iwan319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寫在前面…… 基本上宜蘭縣微笑章已經都到手了,這次應該只能算是心血來潮的回老家逛逛,反正也 閒來無事,所以就到微笑商店去走走,沒有蓋微笑章,只是單純的玩樂,然後寫下些關 於蘇澳的隨筆。 以下正文 忘了是那一天,日期這種東西一向都是不重要的。十月底、十一月初吧! 騎上我可愛的機車,直上縣道 106,我很喜歡這條公路,由其是從深坑到平溪之間的路 段對我而言這是小一號的北宜公路,有著不下北宜的風景,但是車流量卻是北宜的十分 之一不到,騎機車走是很輕鬆的,慢慢走,就這樣子一路吹著風接濱海。 下午四點整,從新莊出發,根據以往的經驗差不多晚上七、八點左右就可以到達蘇澳, 對!我是故意要走夜路的。 當我到達石碇鄉的小七門口的時候,天色已經有點暗了,小七門口休息一下,裡面的工 讀生應該是新來的吧!之前來的時候沒有看過。 跟著一台小貨車上路,老實說剛遇到他的時候還有點不滿,因為開得有點慢,沒想到才 不久,他馬上就開始飛車狂飆,不得已!我們也只好跟在後面跑,天色還沒有完全暗下 下來,至少還沒有讓路燈點亮的暗度,這個時候的縣道 106是屬於那台藍色小貨車跟一 台黑色 125機車的。 不知道過了多久,平溪鄉公所一如往常的等在那裡迎接這兩台車,本來以為我要獨自踏 上往貢寮的路的,沒想到那台藍色小貨車跟我有著相同的方向。 轉上台二丙 天色全黑,本來我以為至少可以撐到貢寮的陽光這個時候完全被山吞沒。在雙平隧道之 後我跟那台藍色小貨車分手,因為接下來的路段在施工,連白天的時候我都不太敢騎快 車了,更何況是現在的天色,這段公路晚上除了車燈之外,沒有太多照明。出隧道不遠 可以從山路上遠望東方的華燈初上,雖然沒有像其它以夜景有聞名的高地那樣豐富,但 是也足以讓我駐足。 台二丙跟北38合在一起走一小段,在進入雙溪之後轉上縣道 102,這條公路我很喜歡, 以前沒有機車的時候搭火車往來於宜蘭跟新竹之間的時候就是了,對我而言這條公路跟 蜿延的平林溪構成很特別的景色,好一幅與世無爭的山水畫。 現在的 102從雙溪接到貢寮這一段很好走,台二丙還沒有全線開通,就暫時以這條路當 做是替代道路,隔著小溪的另一邊是所謂的市區,還有鐵道。 就像我之前所說的,走這一段遇到火車的時候特別棒,就像是條全身發亮的龍在山野裡 橫行,不時發出震天的引擎運轉聲,夾雜著汽笛聲在高呼著:『我來了!快讓開!』這 條疾駛而過的巨龍在這寧靜的山城裡頭是這麼突兀,卻又這麼理所當然。 轉出控子陸橋之後,我要走上台二線,鐵道暫時跟我分別,他走上他的草嶺隧道,我要 去的地方是三貂角。 台二線漫遊 我不是很喜歡台二線,對我而言這條路比北宜可怕一百倍不止,除非是北宜的路況不佳 不然我不會走上這一條公路,橫行無阻的砂石車是這條公路上的頭號殺手,所以我在龍 門露營區前整理了一下心情,再上濱海。 夜裡的濱海沒有路燈,除了在有人煙的地方以外,所以一切的照明都要靠我小小的車燈 老實說,我的視線所及也只有前方十公尺處,除了車燈所照得到的地方以外,其它的是 一片黑暗。 福隆便當?沒有時間可以吃。 三貂角燈塔偷偷點亮燈火,一道道的光束朝海面上掃去。有小路可以上去,不過現在不 是那種時候,但我想上面的視野應該不錯,可以把現在的太平洋看得很清楚。包括夜裡 的龜山島,還有海面上一艘艘補烏賊的漁船甚至是更遠方要進基隆港的貨輪。 順帶一提,好像像看得到龜山島的原因是因為那些夜釣小管的漁船們,利用他們趨光性 的特質點亮的漁火,我想,那個亮度可能在外太空也看得到吧!其實龜山島這種東西是 進宜蘭之後才會跟你打招呼的,很明顯的,龜山島是錯覺。 鶯歌石位於台北縣跟宜蘭縣之間的分界,這裡有幾處商家,通常會有磯鉤客在這一帶玩 磯鉤,所以平常這裡還算是有人煙,在轉過一個大彎之後正式進入宜蘭縣。 也許是心理作用吧!總覺得進入宜蘭縣之後,夜更黑了。 我放慢速度,差不多是時速四十到五十之間,剛剛在縣道 106的在殺氣在這裡完全消失 ,連鉤完魚回家的老伯都可以輕鬆的超我的車,雖然我很想跟在他後面走,可是那位老 伯一定很常走夜裡的濱海,什麼時候該用什麼角度入彎,他算得跟下秋名山道上的拓海 一樣準確。 『對不起!這條路我不熟。』我用這個理由消想跟老伯同行的念頭。 夜裡的濱海,大貨車們比較有禮貌一點,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通常會在身上安裝五顏六 色的燈炮,就是我們在美國電影裡頭卡車上會看到的那些裝飾,白天看的時候每一台都 一樣看不到,可是到了晚上,每台貨車都可比電子琴花車,如果連續幾台出現在一起的 時候,感覺就像是嘉華年會一樣。 這個時候的濱海上的車輛完全不敢亂超車,就像運動會入場的小朋友排排站一樣整齊, 路邊少有反光號誌,所以只能減慢速度來確認自已的位置,所以能看到一輛輛的車子接 在一起走,像發光的螞蟻行列一樣,一台接著一台,大貨車是兵蟻,小客車是工蟻,點 綴著這夜裡的濱海。白天看到這種東西理論上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可是夜裡的車隊反而 有種說不出來的可愛。 除了車隊以外,另一個提醒我身在濱海公路的是帶著鹹味的海風,黏黏的海風吹來,悶 悶的空氣讓我誤以為走在海裡。 忘了說,我在平溪的時候被小雨淋了一陣,不過在過雙平隧道之後雨就停了,如果我走 的是北宜的話,八成是傾盆大雨吧!雨天的北宜是另一種風情,不過夜裡的大雨北宜, 就留給想走的人走吧! 可能因為天氣不好,所以連海風都有點悶悶的。 差不多是六點左右,應該剛好好是天公下班後不久,本來想吃一下天公廟旁的花生捲冰 淇淋的,可是看來也只好作罷。 『上路吧!』我在心裡小聲說。 像個小偷一樣,我偷偷摸摸的進了頭城。 (腦海地圖模式切換,該把宜蘭縣地圖檔調出來了!) 這裡的路面有水,可能是剛下過雨,也可能是旁邊的住戶受不了砂石車經過所揚起的飛 塵所灑的水,也許橙色的路燈在夜裡比較明顯,不過我總覺得多了點詭異。經過頭城市 區之後快點回到宜蘭段的濱海公路吧! 濱海平原段 雖然號稱是濱海公路,不過在過了頭城市區之後很難得會再看到海,只剩下海風,還有 遠方的浪聲,濱海公路宜蘭段沿著宜蘭海邊的砂丘開築,「龜蛇把口」或者是「蛇龜把 口」其實都無所謂,反正只是說明宜蘭海岸被一條像長蛇一樣的沙丘像城牆一樣的守護 著,遙望遠方的龜山島,宜蘭的海邊,就差不多是這兩個東西了。 晚上看不清沙丘魔堡,再加上砂石車進了宜蘭之後像是入了山的老虎一樣,所以要再花 上很多心力在騎車上,也沒有太多時間讓我沉溺在這個景色裡。比較好的是,在這一段 路上有路燈,雖然一盞盞之間的距離很遠,可是至少有了點安心的理由,還有會偷拍的 測速照相機,所以這裡的車子再囂張也不敢太過份。 噶瑪蘭大橋跟加禮遠橋之後在修路,傳藝中心跟親水公園都沒有辨法進去看,那棟很高 建築物叫什麼?噶瑪蘭大飯店嗎?那些都不是我關心的重點,頭上的綠色路標告訴我, 再往前走11公里,我就到家了。 道路擴寬的工程一直修到利澤簡橋前,一直到看到龍德工業區,我才有回到家的感覺, 這種感覺是奇怪,工業區裡頭怎麼會有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是都市人到鄉下時,雖 然會有很多感觸,可是回到市區裡公車廢氣一薰才有回到家的感覺一樣。對他而言公車 廢氣是家鄉的味道,對我而言,龍德工業區是家鄉的代表,就像台北人看到 101的感覺 。 蘭陽隧道前的路面全是水,這裡不太可能會是住戶灑的,所以唯一會讓路面全溼的理由 只剩下我最不想看到的那個,果然在蘭陽隧道另一頭迎接我的是豆大的雨點,從這裡到 我家門口差不多一公里,最後的一公里果然是最難走的,鑽小路直接穿到蘇澳大飯店前 直上白米橋。 『靠腰!怎麼在修路?』不知道為什麼,蘇花公路的入口只剩下單線通車的大小。 我家在冷泉公園旁,停好車,進家門,一天結束了。 回到家的第二天剛好是天下雜誌辨的 100俱樂部活動,搭火車前去參加,然後再搭火車 回到宜蘭,因為下大雨,所以當了二天米蟲,不過也剛好避過了假日的觀光人潮,如果 這個時候的蘇澳鎮還有所謂的『觀光人潮』的話。 還是我的機車,不用五分鐘就可以到南方澳這個地方,南方澳這裡算是蘇澳鎮交通最像 台北的地方,這裡的路是沿著港口建的,因為蘇澳漁會這一帶很難找到停車位,所以我 不顧『非洽公車輛請勿進入』的告示牌,把機車停在消防隊旁邊,然後開始我的南方澳 小冒險。 蘇澳鎮雖然是個小地方,可是這個小地方很神奇的被切成很多區塊:新馬(新城馬賽隘 丁一帶自成一區)、大蘇澳(聖湖、環冷泉諸里)、南方澳(環蘇澳港地區)還有在蘇 花公路上的東澳再加上山裡頭的永樂等等,一個小小的蘇澳鎮就這樣子被形切成好幾塊 ,而且光是我所謂的大蘇澳地區也可以再切成聖湖一帶還有環冷泉區,雖然同樣是冠上 蘇澳鎮的名字,但生活形態卻有很大的不同。 新馬一帶為於蘭陽平原南端主要是農業區,直到水泥工業進駐,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濃 的農村風味,比較靠海邊的港邊里,在蘇澳港開工之前有個無尾港,不過現在已經是水 鳥保護區了。位於濱海公路旁的榮民醫院,在老一輩的口中是早期宜蘭地區醫療水準最 高的醫院。 還有一個地方叫武荖坑,小時候是個玩水的好地方,現在聽說被開發成『亞洲最棒的露 營場所』老實說,自從那個地方被開發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進去裡面玩水過了。也許裡 頭的某顆石頭還記得,曾經有個小鬼的拖鞋被水沖走,然後從武荖坑裡頭一直追到武荖 坑橋下的畫面吧! 聖湖一帶比較像是住宅區,蘇澳鎮最大的蘇澳國中位於這個里,連蘇澳鎮的最高學府蘇 澳海事也在這個一帶。 環冷泉地區在日據時代就開發出來得很完整,或者說是街廓在日據時代之後就沒有什麼 太大的轉變,蘇澳火車站一帶的商圈,在北迴鐵路開通之前,可以說是宜蘭縣數一數二 的。在那個遙遠的年代,要往花蓮的火車只能開到蘇澳為止,然後要換搭台汽的公車, 那個時候的蘇花公路是單線通車,蘇澳跟花蓮之間的交通非常不便利,往來的班次也少 ,所以要是沒有辨法趕上最後一班車的話,就只能在蘇澳過夜,然後搭第二天的班車走 。 現在聞名的冷泉,那個時候只是拿來當做汽水的原料而已,在我小時候的冷泉公園,是 由一塊大大的水泥把溪面蓋起來,還有幾池被鐵皮圈起來的東西。一池長滿紅色的藻類 而另一池是清澈見底的,成為居民口中的「紅磺」跟「白磺」。 觀光客差不多是從『冷泉嘉年華』這個活動被舉辨之後才開始被重視的,會辨這個活動 的原因很簡單,藍色的鎮長想辨個活動跟綠色的縣長互別苗頭吧!有聽過『觀樂宜蘭年 』嗎?其實蘇澳也偷偷辨了個『快樂蘇澳年』,但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只有在蘇澳國中 前的大天橋上多了幾個大字告訴我有這個活動『快樂蘇澳年』。 白米橋旁邊的郵局一直到平交道之間的路段,曾幾何時那裡是個跟羅東夜市差不多熱鬧 的夜市,至少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頭,那個是個燈火通明的地方,常常會有外來的攤販 帶著奇奇怪怪的東西在販售,從下午四點開始,一直到凌晨二、三點才收攤。 前任鎮長把這些夜市攤販遷到鹿王自助餐旁的那條小巷子裡頭,所以這個夜市就這樣子 因為來客數大減而消失,還是跟著冷泉嘉年華的活動,觀光客再度進入蘇澳這個地方, 才在原址又開了幾家店面,不過規模跟店家已經不如從前那樣了。 山裡頭的永安、永光跟永樂里,因為水泥廠的進駐而發展起來,小時候還有纜車會把水 泥的原料從山的另一頭運到這一頭的水泥廠裡加工,以前士敏國小這裡的樹常常會卡著 厚厚的水泥工業副產品,所以樹葉是不白不綠的顏色。 現在這一帶有個白米木屐村,這個東西是在之前有個「社區總體營造」下的產物,在水 泥工業的陰影之下,這裡的居民活出另一片天空的見証。 往山裡頭的永樂走,在近乎路的最未端有座四面佛寺,我國中時的回憶裡,廟門有座白 象塑像,身體有那裡不舒服就用金箔貼在對位置,聽說頗為靈驗。 對於蘇澳港這個地方,一般人的印象通常是在地理課本中的十大建設那一段開始,北方 澳是軍港,雖然平常不能隨便進去,不過這裡的官兵是蘇澳沒落時期的主要經濟來源, 有時候會辨個登艦活動來聯絡一下軍民之間的情感。蘇澳港務局後應該算是商港區吧! 不過我印象中很少有商船停泊在這個港口,聽說在很多年前的我的高中時代,蘇澳港才 正式轉虧為盈。 再下去就是南方澳了。 富美活海鮮出現在我的眼前,門口的微笑貼紙也在呼喚我的腳步,那為什麼我不進去呢 ?因為這家店太大間了,完全不像我印象中南方澳應該有的樣子,所以我沿著小路直行 雖然是條死巷子,但是也讓我小滿足了一下冒險的癮頭。 早上的碼頭沒有很忙錄,可能現在是接近中午的時間,早市快結束了,而下午的漁船還 沒有進港,所以這個地方難得有點攸閒的味道,我穿梭在工廠跟民宅之間,在少有觀光 客的現在顯得格格不入,我已經脫離這個地方太久,連蘇澳人該有的樣子都沒有。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 ~賀知章 回鄉偶書 鄉愁?對我而言,這是個遙遠的名詞。 在那個不像鋼鐵廠的鋼鐵廠,我跟老闆娘小聊了一下,感慨這個地方的改變嗎?其實對 於一個地方而言,改變是必要的。 『因為時代變了。』 對了!金媽祖廟門口的公車站牌的那個售票亭裡面,在國中時候是有售票小姐在裡面賣 票的哦!南方澳裡面還有一個公車總站,那是台汽宜蘭線的最南端,再過去就是長程巴 士往花蓮的天下了,只是現在那個原來窩藏售票小姐的地方,現在被其它東西佔領,連 南方澳站也跟蘇澳站一起被裁徹掉,現在宜蘭縣的公車是由羅東發車,南方澳站變成廢 墟,蘇澳站外包給產商賣軍用品,對!就是出火車店看到的那一家!一直在我離開宜蘭 之前,他都還是宜蘭縣南部的發車站。 南方澳是個信仰很豐富的地方,有著後期聖徒教會、媽祖廟、三太子跟城隍廟等,全部 都蓋在港邊,滿有趣的。 南方澳只有一條路,一直走到底經過內埤海邊也就是南安國中一帶,在居民口中的『駝 背橋』還沒有開通之前,住內埤這裡的居民要出來到蘇澳市區要繞很大一圈,雖然只是 在港口對面,可是因為沒有直接通行的道路,所以居民們不得不如此,但座橋在離開之 後也因為高度不足改建成我不認識的樣子,同樣的,豆腐岬這裡也有比較多人來被海水 玩。 偷偷說:這座居民口中的駝背橋曾經出現在某宋姓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影片裡頭,這是他 省長任內的成果之一。 沿著環港道路從造船廠旁邊的小路走過,可以看到豆腐岬的大門,或者是也可以在剛進 入南方澳的時候,馬上左轉上橋也是一個方法。 帶著一碗飛虎魚丸,我回到機車上準備回家。 老闆忘了他碗底已經放好胡椒,所以我那碗的胡椒份量是平常的兩倍。這大概是這次南 方澳小冒險最難忘的地方吧? 炮台山上可以看到南方澳夜景,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第二天趁著雨停的第二天,沒有很飛車的飛車回台北,走的是我回宜蘭的相同路線。 故事結束了。 ============後記================== 要談冒險應該談不上,畢竟在自已家後院有什麼險好冒的?只是因為很久沒有去南方澳 ,所以多了點陌生感,連看到製冰場的冰塊從頭上經的時候也覺得很有趣,更好玩的是 在駝背橋上看漁船往來的時候。 東澳的部分因為真的不熟,記象中只有東澳漁港、粉鳥林、烏石鼻還有東澳冷泉,基本 上那裡的人生活比較接近南澳鄉,因為交通不便的關係,所以跟蘇澳這裡的人不太有往 來,反而比較常到南澳那裡辨事,所以我沒有辨法介紹。 有點沉重哦?好像沒有以前那些文章的明快,不太像遊記,比較像鄉愁文。 這個星期五要去五峰,回來再補篇快樂點的遊記吧! 本來只是想寫寫南方澳的東西,結果沒想到連蘇澳本身也寫了一堆。 雖然沒蓋到微笑章,不過有去微笑商店玩玩,應該也算是319類的文章了啦 XD -- 你跟得上我吧? http://spaces.msn.com/members/ognslpj/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63.45
NRS:推一下這篇文章.寫的很好 11/08 19:01
nikom:推推推...好想再去玩一次阿!!! 11/08 20:05
錯誤太多……一直修文……真對不住 ※ 編輯: ognslpj 來自: 220.137.198.186 (11/08 21:49)